APP下载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质

2019-12-27张继杰

文化产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语文课

◎张继杰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黑燕山学校 甘肃 通渭 743306)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既要教书,更要育人。那么,在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环境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素质,如何通过语文课堂增强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怎样才能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是必须深思的问题。

俗话说,思则变、变则通。要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建设,实现“立德树人”的宏伟教育目标,就应重视对中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每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都需要持续“养成”,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养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依然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方式[1]。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更应该重视这一问题。要借助语文课本中古今美文名篇和人物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在内心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让传统文化思想和传统美德价值,通过语文学习内化为学生个人内在能量,使学生自我感受、提高认识,最终达到影响学生行为,提升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不断发展的个体。因而,学生在成长和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个性、情感、认知都在发生着变化。所谓个体的发展,就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1]。

我们教育学生是为了让他们能够自主成长,而不是教师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怎么样。因此,教师不能把自己的个人主观意愿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认可学生在兴趣、爱好、动机、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方面的差异。要认识到,正是学生的这种差异、这种独特性,才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前提。要在此基础上鼓励、激发、引导、促进他们发展,只有理性地认识到学生的个性差异,才能实施具体的因材施教[2]。教师不盛气凌人、不居高临下,坦诚、真挚地和学生交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喜爱,这样学生对老师才会有亲近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任何时候,没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没有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就难以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学生也必然不会有思想上的彻底转变。

二、以行导行,言传身教

农村语文文化课堂多年来将说教、批评、甚至指责的方式作为影响学生思想的基本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语文文化教育方法难以奏效,必须提倡人性化的德育教育,也就是“以人为本”。例如:针对学生懒惰健忘的不良习惯,教师在课后主动擦黑板或整理书箱,捡起学生桌凳下的纸屑等,这些“小事”都能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要把语文当中的某些理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行实践,以行导行,在自己的言谈举止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3]。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教”甚至远远大于“言传”的意义,老师自己就要成为榜样。比如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写一手工整、漂亮的板书字,对学生书写的影响远远大于反复斥责学生书写不工整。通过这些日常的细节我们可以得知,与学生一起身体力行,能产生行动教育的巨大力量。

三、书写心得,感悟事理

要让农村初中学生养成书写心得、感悟事理的良好习惯。从中小学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对事理的认识尚不成熟。我们在语文课教育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他们缺乏理性认识的支撑。

语文教育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品德和人格力量呢?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与体验中获取知识,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获取知识,学会主动体验,自我教育,这无疑是德育教育的最佳途径。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并与语文里的人生道理结合起来,通过写感悟心得的方式,将自己的内心感受进行文字总结,这样可以弥补语文教学中的欠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体会和理解。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与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四、重视家风家训名篇的教学

我们要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和价值,重视家风家训美文。通渭地区有一个优良的传统,那就是重视书画,有道是“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说法。这些字画大多书写朱子治家格言等文章,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可以在无形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影响学生的价值观[4]。因此,语文教学不只在课堂,家风家训名篇也是语文课外教育的好素材。

我们注意到一个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怀,离不开教师的教诲。学生除了学校生活之外,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这些书画在不知不觉中延伸了自我品格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起到了推动作用。学生在家里的言谈举止,通过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交流,可以实现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

五、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语言知识的传播,也是德育的方式和途径。在教育中要注意方式和方法,与传统家风家训教育相结合,以语文促德育,以行为内化品格。对学生应该细心观察,持续关注,对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热情的鼓励与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多次、反复地表扬会使他们巩固优点、克服缺点,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能够做得更好。避免填鸭式的语文教育,教师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做好孩子榜样,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通过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健康地学习与成长。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语文课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让语文课永远充满生命的涌动
最快乐的一堂语文课
语文课上做游戏
家风伴我成长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