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协作干预对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2-26张艳霞翟清华王喜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22期
关键词:韧性颅脑重度

张艳霞 张 苇 翟清华 郑 蔚 王喜明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指因指外力导致的颅脑外伤,可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脑功能损害[1]。相关数据显示,重型颅脑损伤占到颅脑外伤的1/5左右,也是治疗的重难点。随着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和车辆的大量使用,颅脑外伤患者随之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全世界遭受颅脑损伤的患者高达1 000万人/年,其中5.2万人因此丧失生命[2],其中250万~650万人长期受颅脑损伤影响[3]。目前我国颅脑损伤患者也已超过100/10万[1],颅脑损伤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问题。颅脑损伤不仅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而大多数存活下来的患者也都遗留严重的并发症,如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障碍等[4]。由于该病并发症多、恢复周期长,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相关文献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患者中普遍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而心理韧性是其主要影响因素[6],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理韧性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影响因素、早期护理干预模式构建心理及综合护理干预等研究上[7-9],缺乏多学科协作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的干预研究。本研究将多学科协作模式用于改善恢复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理韧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对92例2018-04—2019-03在郑州某三甲医院住院的恢复期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符合《王忠诚神经外科学》中重型颅脑损伤标准,且经头颅CT确诊;(2)无精神疾病及人格障碍;(3)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配合;(4)经医院学术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失语、失能患者;(2)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其他严重疾病患者;(3)病情不允许而无法配合完成者。92例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中,男64例,女28例,年龄18~78(38.02±8.13)岁。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患者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0.63±8.74)岁,干预组年龄(38.11±9.27)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家庭月收入、职业、文化程度、功能状态水平、治疗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1.2.1 测量工具:①一般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学资料,涉及文化程度、年龄、职业、家庭月收入、治疗时间、合并疾病等内容;②心理韧性量表(激惹、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采用于肖楠等[10]翻译修订的心理韧性量表,包括坚韧、乐观、自强三个维度共25个条目,Cronbach’s a系数为0.91。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分别计0~4分,总分100分,根据分数<60分、60~70分、70~80分、>80分分别为较差、一般、良好及优秀;③SF-36生活质量量表:采用波士顿健康研究所开发和研制[11],医学会翻译的中文版量表[12],问卷包括生理功能(PF)、总体健康(CH)、情感职能(RE)、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活力(VT)、精神健康(MH)8个维度36个条目,标准得分=(原始得分-该条目最低分值)×100/(该条目最高分-该条目最低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2.2 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用药指导、病情管理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协作干预。

1.2.2.1 成立多学科协作团队:根据患者需要、临床角色及职能分工,团队成员组成包括10名成员,由护士长任小组组长,医师2名(1名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神经康复师1名,呼吸治疗师1名,专科护士3名,营养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

1.2.2.2 多学科协作团队培训:团队负责人根据研究需要,通过专家咨询制定培训课程,包括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药物治疗、感染控制、气道管理、营养评估及管理、康复治疗、心理评估及沟通等,采用授课、PBL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形式对团队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通过结构化考核达标者方可进行。

1.2.2.3 多学科协作干预实施:对患者详细说明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研究对象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入组后,由团队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并详细讲解注意事项等;呼吸治疗师根据患者呼吸情况,协助患者心肺康复,控制肺部感染;营养师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协助患者制定膳食计划,保证膳食营养均衡;康复师制定康复计划并协助患者执行;心理咨询师评估患者心理状态,指导患者进行心理调适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专科护士根据团队意见,建立档案并跟进团队计划,建立微信群方便团队随时随地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1.3质量控制调查人员经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问卷现场收回,调查结束后对调查量表进行检查,遗漏或错误及时补充更正;调查数据采用双人双录入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处理调查数据,一般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干预前2组患者在心理韧性、生活质量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表2。

表1 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比较 (分,

表2 干预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分,

2.2干预后2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坚韧、自强、乐观三维度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但干预组更明显,2组患者干预后在心理韧性相关指标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 干预后2组患者心理韧性得分比较 (分,

2.3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及其维度得分上较干预前均有提高,干预组干预后在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得分上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4。

表4 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比较 (分,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得分均较低,心理韧性得分低于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女性患者[11]及普通人群[10],甚至低于乳腺癌患者[12],心理韧性得分结果仅仅较高于失眠症患者[13],而生活质量得分甚至低于甲状腺癌患者[14]。其原因可能是因重度颅脑损伤及失眠患者病程持续的时间较长,且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预后情况属于未知,使得患者往往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加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疾病较多,康复前患者心理突然遭受疾病的打击,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得分无论是干预组还是对照组得分均较前有所提高,可能与通过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有关,虽然未能完全康复,但病情趋于稳定,患者对生命重燃希望。在通过多学科干预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干预组在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得分上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其原因:干预组在多学科协作团队全面评估后,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个性化的康复、营养指导,针对性的心理调适,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了患者的信心。多学科协作团队有分工也有合作,团队可通过知识和技能互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康复、心理调适、营养支持、咨询和高质量护理,这也就弥补了单个角色分工中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性的不足[15-18]。

同时,国外学者研究显示,心理韧性高的患者能更有效应对,生活质量相对较高[15,19-22]。因此本研究中心理韧性提高的同时,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分析其原因:心理韧性高的患者生活态度更积极,乐于与人交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遇到问题时能更快进行自我调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23-24]。

对重度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干预能够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猜你喜欢

韧性颅脑重度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宫斗剧重度中毒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