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物流运筹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研究*

2019-12-26李娅莉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运筹学实务一带

□ 李娅莉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伴随一大批投资贸易、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落地,“一带一路”沿线物流产业蓬勃发展,我国正加速走向物流供应链化、物流信息化及物流国际化,对新型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明显加大,对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上的“一带一路”跨国物流供应链,需要更加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和配套的国际物流网络,需要对各类物资产品进行物流规划与管理。同时,企业开展“一带一路”国际融资、结算、风险评估、仓单质押等业务,也需要大批物流运筹及优化管理人才。为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对物流人才的新要求,《物流运筹实务》作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技能提升的核心课程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值得探讨。

1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运筹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定位

运筹学的目的是为管理人员在做决策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它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有力工具,是管理类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课程;物流运筹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

由于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学好运筹学,必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课程的基础。因此,许多运筹学教师往往都来自数学专业,由于这个原因在课程教学时多半偏重于数学方法的论证,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要的推理能力以及进行系统优化的思维方式不够重视,这种情况与高职院校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的目标不太适应。

物流运筹实务面向的主要岗位是已经具备一定基层操作经验后二次晋升的管理型物流人才,即部门管理人员。该岗位要求其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一般物流业务的具体操作,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的能力,同时,具备刻苦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逻辑思维、理性分析、敏捷反映的能力;积极应对、管理控制风险、不怕挫折的意志和品质。

综上所述,对于中职和培训班基本不开设此类课程;本科院校是以培养专业化的物流方案策划与咨询工程师为目的;高职院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不但能够熟练操作一般物流业务,并具有一定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能力的新型物流管理人才。

2 “一带一路”背景下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2.1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践

现在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传统板书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教师基本采用传统课堂讲授,平铺直叙的讲解课程内容,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如何教会学生按照书本上的解题步骤进行解题,而且运筹学解题运算量大,重复劳动多,对于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很难坚持下来,从而对课程本身也失去兴趣。另外该课程一般是在高年级开设,而这个阶段的学生更喜欢实践,很难再安下心来进行理论的学习,同时,由于课程本身是一门综合的课程,既涉及理论又涉及实践,是在以往知识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从而使得学生感到学习难度较大,缺乏学习动力。

2.2 教学资源少,实用性差

现有的教学资源除了教材以及教师的课件之外,学生手上基本没有其他的教学资源,而且大部分的教材主要还是遵循运筹学的基本模块(线性规划、运输问题、整数规划、图论等)进行设置,和企业真实的生产实践严重脱节。教师的课件由于自身能力有限,大多也是按照教材的结构进行设计,有些甚至就是教材配套的课件,而且多媒体传递的信息量较多,采用多媒体讲授速度较快,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学生也很难从中体验到课程的实用性。

2.3 考核方式单一,成绩构成不合理

传统的运筹学考核方式以试卷为主,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计算题等,因此,学生为了备考,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如何解题上,很多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计算工具完成的复杂工作却花费了学生所有的时间,以至于在如何提高实践能力上无法投入较多的时间。

2.4 师资水平能力不足,教学效果不好

物流运筹实务课程涉及内容较广,涵盖所有物流运筹相关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包括物流各环节(比如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的优化和设计,所以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上该课程的教师只是一般的物流专业教师,对于实际中可能遇到的成本核算、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就会有所欠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国际物流的人才需求更多,要求更高,需要具备工程背景和语言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这对我国国际物流运筹实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师资水平提高的重大考验。

3 “一带一路”背景下《物流运筹实务》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3.1 大力推行信息化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震撼。通过信息化教学,可以充分利用“一带一路”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最终的自我学习。

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引入蓝墨云班课等多种信息化平台,鼓励专业教师采用各种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如《物流运筹实务》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学生课前把教师在信息化平台上上传的网络讲义提前预习并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遇到的困难提交到平台上,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可以在课上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并通过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和探讨解决遇到的问题。

3.2 构建教学资源库,丰富教学资源

由于目前信息化教学的推广,广大职业院校都在引入不同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供师生使用,传统的课件、教材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师和学生对于教与学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构建教学资源库势在必行。

物流运筹实务课程教学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基础理论部分比较抽象、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于网络平台,采用微课、慕课、网络公开课、微电影、游戏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建设线上资源,不仅可以让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能够上网,便能实现自主学习,而且先进的动画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把原先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具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3.3 构建多级技能大赛体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物流运筹实务授课对象是已经具备一定物流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高年级学生,而且该门课程也主要在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能力,通过构建校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四级技能大赛体系,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练”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学生的专业技能素养。

同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多参加“一带一路”国际级别的技能大赛,一方面能够开阔师生的眼界,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课程的教学资源,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教材。

3.4 多种考核方式结合,优化考评结构体系

与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适应,校内一体化和综合性实训教学改革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引入基于学习过程表现和结果的全方位学生评价方法,采用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基于行为过程表现和学习成果的评价考核模式。结合蓝墨云班课等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采集相应数据形成过程评价资料。

考核内容包括平时学习情况(学习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听课情况等)、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作品效果、实训报告、答辩情况、职业能力素质、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多方面进行。

考核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学生评委。让学生听取不同角度的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评价能力。

3.5 加强物流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建设

“一带一路”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综合实践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课程教师可以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到国内外各高校或企业开展各种类型短期的学习培训和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思想,同时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达到与“一带一路”国际接轨。另外,“一带一路”校企合作也是加强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

4 总结

高职《物流运筹实务》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物流运筹实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同时具有一定的物流系统分析设计与优化的能力、能依据实际问题整合物流企业内部资源达到企业利润最大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社会对物流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运筹实务》课程为适应新的要求分别从信息化教学、教学资源库构建、技能比赛、考核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为新型物流技能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运筹学实务一带
关于《民法典》中不动产登记实务要求的新变化新思考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一带一路风光无限
物流管理专业运筹学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加保兑贴现信用证处理实务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PBL+LBL双轨模式下运筹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六盘水师范学院采矿工程专业《运筹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