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安物流业发展前景研究

2019-12-26白卫东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9年2期
关键词:淮安物流企业

□ 白卫东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1 研究背景

淮安地区地处江苏北部平原腹部,位于淮河下游,京杭大运河贯穿全境,西接宿迁市,东面与盐城、连云港市毗连,东南邻扬州市,南与安徽省滁州市接壤。淮安地区辖清河、清浦、淮阴、楚州、洪泽等5区和涟水、盱眙、金湖 3县,总面积为 10072平方公里。淮安地区位于江苏北部交通网中心,现建有沂淮高速,淮江高速,淮连高速,宿淮高速,淮盐高速,宁淮高速,宁宿徐高速公路盱眙段。铁路线通往南通,扬州,泰州,南京,连云港,成都,北京,哈尔滨,太原,兰州等地。连淮扬镇、徐淮盐宿高铁也即将开通,大大提升了淮安的地理区域优势。

2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

①物流市场总量发展迅速,但市场质量有待提高。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物流行业的发展,发展至今物流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行业,更是被国家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行业之一,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更是直接刺激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快递行业为例,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同时产生了顺丰、申通、韵达、圆通等著名快递企业。市场改革虽然促进了流通体系的市场化,同时也形成了物流领域低水平、小规模激烈而无序的竞争,仅仅苏州地区注册在案的物流公司就高达1万多家,每年倒闭的数量也同样惊人,物流行业的竞争呈现出低技术、低管理水平、小规模的作坊式竞争模式,这造成物流行业供给与庞大市场需求的脱节,社会物流能力浪费惊人,2017年物流总费用占GDP比值为14.6%,远高于美国、日本等物流发达国家,物流行业缺少大规模、覆盖网络全面的大型流通组织,无组织竞争必然导致盲目的、无序竞争,使得我国物流行业的物流能力无法充分发挥作用,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②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巨大,物流基础日趋完善。以物流运输最重要的道路建设为例,2017年公路水路领域完成投资2.27万亿,新建农村公路28.5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达12.5万公里,其中高铁近2.4万公里,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477万公里,仅高速公里就达到13.6万公里,内河航运里程达到12.7万公里,而2018年我国将新建设高速公路5000公里,改建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新建农村道路20万公里。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为物流网络的高效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物流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逐年降低。

③物流市场需求不平衡与物流企业供给不足同时存在。以电商物流为例,京东每年投入巨资建设自营的物流体系,阿里巴巴等随后跟进,物流业务的自营化导致社会资源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社会物流能力无法充分利用,社会物流效率低下,在传统行业中,这种自身解决物流业务的现象更为典型,这种社会物流模式导致高效率、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企业发展缓慢,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很多物流企业在流通加工、数据信息服务、物流成本管理控制等方面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尤其是在物流供应链整体方案设计方面更是缺乏专业化的服务;另一方面,物流需求空间分布不均匀也是典型的现象,尤其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区域的差别,农村与城市的物流需求差异十分明显,从快递行业布局来看,北上广所形成的经济区域是必争之地,物流企业投入巨大,以快递行业为例,江苏、浙江、上海等区域基本都是免邮费,这与华东区域的物流需求总量庞大有直接的关系,而不发达区域如西部地区,不仅不会减免邮费反而需要另外加一定的邮费,这也限制了当地物流需求总量的增加。

3 淮安物流业现状

淮安地理位置独特,处于南北交接处,水陆运输都很发达,有“南船北调”之称,是连接南北粮食运输的中心地区,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淮安物流业发展起步较早,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受限于淮安经济体量的规模,淮安物流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3.1 物流市场需求规模偏小

2016年淮安地区生产总值,在江苏省13个地区中排名第11位,仅仅为苏州地区的五分之一,经济体量规模偏小,尤其是工业总体产值偏低导致物流需求不足,大大制约了淮安物流行业供给能力的增加,同时也制约了淮安物流行业现代化技术和物流管理理念的发展。

3.2 物流企业技术含量低,专业化欠缺

淮安物流企业主要业务依然是以运输、仓储为主,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智能化、自动化物流业务尚未开展。淮安虽然有众多的物流企业,但是多数由传统的仓储和运输企业转换而来,这些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含量较低,其开展的业务主要是物品的暂时储存和物品的临时运输,即使在规模较大的物流园区中提供货位,以仓储费用为主要收入的业务仍占据非常大的比例,绝大多数物流企业仅仅是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储存和周转,能够提供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服务、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服务和物流智能解决方案的企业几乎不存在,物流技术和物流方案设计能力的缺乏大大制约了淮安物流企业的发展,淮安物流企业整体表现出“小、弱、散”的特征。

3.3 淮安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物流活动极具专业化,是低端劳动力和高级物流专业人才共存的行业,截止2017年淮安总人口567.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394.74万人,占全市人口70.38%,大量人口集中于农业,另外,由于苏北、苏南经济发展的巨大落差,淮安大量人员选择迁移到苏南就业,这部分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专业技术化人群,同时,经济地理位置的差距使得淮安缺乏对外来高级人才的吸引力,这部分人群的缺乏使得外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理念很难引入到淮安。从淮安内部人才培养来看,淮安缺乏高级人才的培养基础,虽然淮安目前有本科院校2所,高职院校5所,但所培养的人才仍缺乏物流专业化水平。物流专业化人员的缺乏是制约淮安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 淮安物流业发展前景展望

4.1 PEST分析

4.1.1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法律法规、地方条例、地方政策等内容,政治环境对企业是宏观间接的影响,经济政策引导市场,经济法规约束市场,从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物流涉及众多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十分繁复,受到的政策影响更是明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物流市场与物流供给的矛盾逐渐显现,国家和地区对物流的重视程度开始逐年提高,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扶持物流行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物流业的发展,“十二五”期间制定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多个文件,明确提出要发展智慧物流,推进产业自动化升级。

淮安地处全国经济强省江苏,经济发展迅速,物流行业得到了充足的发展,淮安市政府对物流业高度重视,2015年出台了《淮安市物流业及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5-2025)》及《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淮安物流行业的发展总纲领、空间分布布局、物流功能定位和未来的发展重点等内容,并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2016年淮安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航空物流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淮安航空物流的发展。2017年淮安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快递行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了淮安苏北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

虽然江苏省和淮安市政府对物流高度重视,但由于淮安工业基础薄弱,与苏南在经济总量方面差距还比较大,造成物流需求不足,物流专业化和物流技术发展不足,同时,由于物流行业的管理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机制,并没有形成合力为淮安市物流行业提供有效支持,很多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执行力度不足。

4.1.2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策,经济发展的总体概况。经济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是迅速,地区经济总量越是庞大,蕴含的物流需求越是旺盛,物流供给的能力就会越高。2016年淮安地区生产总值3048亿元,比2015年增长9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产值324.61亿元,第二产业1268.15亿元,第三产业1455.24亿元。 2016年公路总里程1335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03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181.58亿吨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190.56亿吨公里,公路客运周转量46.34亿人公里,水路客运周转量125.34万人公里,港口货物吞吐量9050万吨。从城市经济规模与城市发展水平来看,淮安与苏南地区,甚至相比于苏北的徐州等城市仍有不小的差距。从城市物流基础设施来看,徐州的铁路运输条件远远优于淮安,连云港的海运基础也强于淮安,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淮安物流区位优势的发挥。

4.1.3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风俗习俗、宗教信仰、教育水平、人口状况等内容,其中,人口因素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人口总量决定了市场的规模大小,人口的年龄结构影响市场的消费结构,人口的教育水平直接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截至2017年底,淮安农业人口占全市人口的70.38%,这说明淮安的城市化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扩大消费规模,提高物流需求的有效规模。2017年淮安共有学校总数474所,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706470人,毕业生172844人。地处全国教育大省江苏,淮安也享有了教育所带来的社会福利,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淮安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高级专业人员的数量不足,这与淮安人口规模偏小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淮安所培养人才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016年底淮安市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群只占总人口的4.65%,淮安缺乏极具科研实力的高校,这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科研成果商业化转换程度,淮安物流行业与其它发达城市物流行业相比缺乏技术支撑。

4.1.4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与科学技术有关的各种因素。技术因素是企业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是社会、企业组织效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市场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发展。2017年淮安专利申请受理量为17293件,其中发明申请4061件,专利申请授权量8081件,其中发明授权量406件。2017年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以上企业科技机构人员有14314人,投入研究经费44.46亿元。淮安具有较好的科技环境,每年淮安市政府对物流行业都有相应的技术资金支持。

4.2 淮安物流行业发展趋势

4.2.1 物流需求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物流发展迅速

近年淮安工业产值呈逐年增长趋势,2016年淮安工业总产值5323.29亿元,其中制造业产值达到5043.09亿元,逐年增长的工业产值为淮安物流需求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物流需求的增长促进了物流行业的增长。2016年淮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总产值268.74亿元,保持了7.3%的增长率,其中,铁路运输业产值3.74亿元,道路运输业产值133.29亿元,水上运输业产值73.46亿元,航空运输业产值0.47亿元,管道运输业产值0.17亿元,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产值27.98亿元,仓储业产值17.65亿元,邮政业产值11.98亿元,从上述数据也可以看出虽然淮安具备多种运输方式,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都具备一定的物流基础,但是在各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仍然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淮安水路运输虽然有京杭大运河等多条内河,但受限于河流运输的特点,水上运输的物品种类比较有限,规模发展速度较为缓慢。淮安铁路运输还未进行升级,运输速度较慢,苏北中心城市的铁路交通系统还未形成,但是随着徐淮盐宿高铁、连淮扬镇和宁淮高铁的相继建设和完工,再加上淮安对招商引资的大力推进,将会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入驻,提供更为庞大的工业产业需求,届时淮安物流行业的发展将会迎来更多的机会。

农业仍然是淮安重要的产业,淮安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出产众多特色的农产品,并且淮安的农产品还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价值,如盱眙龙虾、金湖螃蟹等驰名中外。2016年淮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02.72亿元,其中农业373.23亿元,林业13.59亿元、畜牧业139.93亿元,渔业64.6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4亿元,2018年淮安市重点推出发展品牌农业的思路,推广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特色农产品,尤其是将农业发展与品牌、物流结合发展的思路将会为淮安物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农产品对于运输过程中品质的极高要求将会对淮安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4.2.2 物流行业集中程度逐渐提高,龙头企业已有雏形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淮安市已经拥有数百家物流企业,存在着发展速度不一、规模差距较大的现象,在竞争过程中逐渐有一部分物流企业脱颖而出,成长为实力较强的领军企业,在这些物流企业中有一部分发展规模相对较大,企业管理规范,物流业务开展比较广泛,如淮通物流园、金网物流公司、忠义物流基地和淮安现代物流基地等企业发展速度较快,获得江苏省重点物流基地称号,尤其是淮通物流园和众多知名制造企业如海尔、红牛开展了业务合作,随着业务量规模的增加,对于企业改进物流管理制度、规范物流运作流程和提高物流技术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物流行业资源集中化的趋势有利于淮安整体物流水平的提高,对于改善物流行业竞争,增加城市物流竞争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随着物流行业竞争的加剧,淮安物流行业细分程度逐渐增加,在各细分领域逐渐形成了具有优势竞争力的企业,如淮安仓储业务主要有淮通物流园,运输业务有金网物流、翔和翎物流等公司,化工物流有淮安危化品运输公司等,这些企业在细分业务领域有较强的经济和技术实力,规模较大,对行业水平的提高有正面作用,同时,又对细分行业资源的整合起着主导作用,改善了行业的竞争环境。

猜你喜欢

淮安物流企业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