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取向:两种路径及其特征

2019-12-26李淑清王雁冰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心智话语语境

李淑清 王雁冰

一、认知取向下的认知话语路径分析

(一)分析中带有社会表征

在批评话语的认知话语分析路径中,社会表征在语言及其结构和社会之间的具体作用是十分受到重视的。在话语中,关于他人的一些偏向性表述就是来源于社会表征。社会表征这个概念是在1981年提出的,实际上指源于人们日常生活环节并且又被应用于语言交际之中的观念、态度等一系列思维化产物,其自身具备规定、动态以及历史性三个特点。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知识、态度以及意识形态这三大社会表征和话语的分析理解之间存在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随后,在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认知语言学共同发展的影响下,认知语言分析中出现了一种名为“社会—认知”话语分析的分析方式,这也是目前较为主流的认知话语分析路径。在这种话语分析模式下,认知分析和社会因素之间是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在语言认知和社会过程及行为完全联系的基础上,才能做到最为全面的语言以及语篇的分析。也就是说,当社会中的每位成员在社会实践环节中使用了语言,那么其话语不仅是社会实践环节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实践的具体表征,这也就是批评话语分析人员自身的现实主义视角所在。

批评话语分析本身就十分关注某一社会群体的社会表征是通过什么方式为社会内部成员提供解读社会表征的框架。话语本身的作用就是通过各种方式的使用,将社会表征借助语言活动形式得到应有的生产或者是再生产环节,又或者接收到挑战之后发生对应的改变。也就是说,社会表征本身就是源自于语言又通过语言的使用将社会表征予以维持和传播,这也正是认知话语分析中会带有社会表征的根源所在。

(二)社会知识

在进行批评话语的认知话语分析工作之时,也需要对应的社会知识作为支撑。社会知识自身带有认知与社会双重特点。批评话语分析的另一个目的就是在应用到权力的控制、再生等环节的基础上,解决因为权力滥用带来的社会不公问题[1]。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涉及话语、语言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这个时候就是大脑发挥作用的时候。感知、信念以及记忆等环节就是认知过程的一部分,这也是话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认知接下来就会在大脑中被具象为与某一事件具体相关的认知模型。简单来说,社会知识会在大脑中被具象为各种不同的认知模型,借助于话语将之表达出来,并且这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些模型除了会引导人们对于行为以及经验产生理解之外,也会因为行为和经验影响而得到对应的更新。也就是说,这些社会知识起到了连接话语和社会的作用。在进行认知话语分析的过程中,无论是总结出正面或者是负面意见,都是其社会知识支撑的结果。

(三)语境心智模型的建立

在批评话语分析的认知话语路径中,语境因素也是认知话语分析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任何话语来说,只有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会出现含义上的差异。但是,认知话语分析中却是在社会真实情景和语义的选择上生成了一个认知界面,也就是语境心智模型,这个模型的存在对说话者的语义选择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本质上来看,语境心智模型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与之相关的交际情境的一种心智表征。语境心智模型的建立将之前所获取的社会表征具象化,并借助于心智模型和话语来得到对应的表达[2]。同样,人们需要借助于交谈等日常话语的心智模型来得到对应的知识,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态度等。进行认知语言分析的过程中,也正是在心智模型的影响下进行的态度的交流以及分析。

二、认知取向下的认知语境路径分析

(一)认知语境要素相互交融

认知语境自身就是一个完形的概念,完形指一种经由一定组织方式组织的起来的特殊的具体存在的实体,这个实体自身也有着固定的形状或者是形式,因此,认知语境也将这个完整性得以体现。需要注意的是,认知语境分析路径的要素是相互交融,并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完整集合体。借助于这种认知语境的分析方式,在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过程中也就不需要如同传统的语境分析一样将语境中的大小、言语内外等方面进行细致划分,而只需要将之视为一个社会成员自身在概念、情感、经验等方面经过整合以及内化之后的一个具备动态发展特点的知识合集[3]。在进行认知语境分析的过程中,看似是时间、地点等要素中参与到话语中,实际上与这一句话相关的全部语境要素已经做到了被完整地整合以及内化到认知主体之中,并将之整体应用到语境分析之中。

举个例子,图书馆常有看书的人,有的一待就是一天,管理人员会经常性在闭馆之前说一句“明天再来”。如果对这句话进行语境分析,其中只有一个时间要素和一个行为要素。对这句话进行语境分析之后可知,这句话就是告知看书的人时间到了要闭馆这一意思,这是最为基本的意义,也就是语言知识。除此之外,还会涉及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营业时间等方面,这就是语言背后的知识。由此不难看出,人们在进行认知语境分析的过程诸多认知要素的相互交融是必不可少的。

(二)以人为本

在分析认知语境的过程中,需要认知主客体之间的配合,但也无法离开语境进行分析。认知主体自身的活动及直觉与语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认知语境本身就是主体针对客体开展对应的感知活动之后整合而成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在认知语境分析的过程中,认知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于同一个认知语境,主客体在进行认知语境分析的过程中会因为主体自身的认知差异而产生诸多不同的理解,或者是因为认知主体在目标上的差异而解读出不同的含义。通常来说,在进行批评话语分析的过程中,认知的主体之间存在着一定趋同性。对话语的完整准确分析是一件较为简单的事情,但是用认知语境分析方式的过程中,却会因为认知语境自身的差异而产生极大差异,这一点与“再现意义”“所指意义”比较接近。

举个例子,“the Commander-in-Chief of the armed forces”以及“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放在美国这一大背景之下,实质上指同一个人。也就是说,二者的“所指意义”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前面指代武装部队的总司令,将其武装力量统帅的权力予以再现,而后面指代美国总统,将其行政领导权予以再现,这一点也与认知语境分析中因为语境差异而产生的意义差异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三、批评话语分析路径体征总结

(一)认知话语分析特征总结

本质上,认知语言分析就是将认知语言学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中的产物,这种分析路径中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就是批评隐喻分析。认知语言学可以被应用到批评话语分析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认知话语分析中使用了认知语言学,而认知语言学中就包含了社会表征、社会知识的支撑以及心智模型建立三大特点,社会知识的支撑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学习、整合、内化知识的知识对于话语分析的支撑。心智模型的建立指的就是在实际情境和语义之间的一个全新的情境中相关的部分表征集合。也正因在认识语言学中两大特点为话语分析提供基础支撑以表征集合,它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一个最为有用的框架。

(二)认知语境分析特征总结

认知语境分析则是在立足于认知视角之上开展对应的批评话语分析的又一种路径,这种方自身主要强调了认知主体对话语语境进行实时的动态化的主观架构,这个主观化的架构对话语策略的选择也有一定影响,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语境中要素的互相联合。在使用这种方式时,除了话语中明面上的要素之外,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也需要做到综合性考虑。第二,人性化。这种方式注重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指出主体自身的差异也会引起语境分析上的差异[4]。

四、结语

当前,批评话语分析中存在认知话语、语境分析两种方式,本文在深入分析两种路径的基础上,在文后总结其特点,以期为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猜你喜欢

心智话语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郭守祥箴言:品牌,只有形成心智认知才能抓住顾客的心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是什么偷走了孩子们的绘画兴趣——心智表达课程设计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大学生心智的二次构建
跟踪导练(三)2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