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易》卦爻辞“有攸往”析

2019-12-26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阳刚周易君子

刘 薇

《周易》一书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卦形符号与卦爻辞究竟具体产生于何时我们虽不得而知,但显然,在《周易》的卦形符号以及卦爻辞创成之后,其最突出的效用是占筮。无论是《周礼》中所记载的“太卜掌《三易》之法”,还是《左传》《国语》等诸多先秦史学著作中对于《易》例的记载,都足以印证这一观点。古代的占筮活动往往与政治大事紧密相连,天子、诸侯的政治、军事措施,有时必须取决于卜官的占筮结果。那么,在占筮过程中,实际上影响人们思想、左右人们行动的关键因素是筮书背后所表露的哲学内涵[1]。因此,《周易》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就自然地承担了教化天下的作用,其背后的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周易·系辞》有“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典常”一句,阐明了唯变所适之理。正如世间万物刚柔阴阳交替,变动不居,只有趣时变通才是正确的出入行藏之法,如果遇事能够遵循《易》辞而行,揆度自己的行动方式,那么就算是掌握了适时而变的规律。因此,卦爻辞中寥寥数字占断语背后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蕴含,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

“有攸往”是《周易》卦爻辞中常出现的一句占断语。它在《坤》《屯》《贲》《剥》《复》《无妄》《大过》《恒》《解》《损》《益》《夬》《萃》《巽》等卦的卦辞以及《大有》的九二爻、《大畜》的九三爻、《遯》的初六爻、《明夷》的初九爻、《损》的上九爻、《姤卦》的初六爻的爻辞中均有出现,共计20处。因为所处的“卦时”与“爻位”不同,每个“有攸往”的占断辞背后所展示的哲理启示也就随之而变。

一、“有攸往”的具体内涵

攸,《尔雅·释言》:“所也。”“有攸往”即释为有所往。“有攸往”在卦辞与爻辞中都曾多次出现,但又因为所处的条件、境地不同具体内涵又随之而变。

(一)《周易》卦辞中的“有攸往”

1.卦德对卦辞的影响

卦德乃是一卦之主旨,有时候一卦之德会影响该卦旨意。如《坤》卦的卦辞:“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朱子认为:“坤者,顺也。”[2]坤卦之德,在于顺,顺为阴之性。坤卦六爻皆阴,为阴之纯,顺之至也。再加上震动在下,而坎险在上,是能动乎险中。能动虽可以亨,但是在险则宜守正,而未可遽进。于是此时有所往抢先于人居于首位的话,必然导致误入歧途,但如果随从人后,便会有人做主,必有所利。对此,《坤·文言》进一步解释道:“后得主而有常。”阴主卑退,若在事之后,不为物先,即“得主”也。此阴之恒理,故云“有常”[3]。《屯》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4]意思是,不宜有所前往,利于建立诸侯。《屯》卦象征事物的初生阶段,此阶段是十分艰难的,再加上“《屯》之四德,劣于《乾》之四德,故‘屯’乃‘元亨’,‘亨’乃‘利贞’。《乾》之四德无所不包,此即‘勿用有攸往’,又别言‘利建侯’,不如《乾》之无所不利”[5]。由于《屯》卦的四德不如《乾》卦的四德广大包容,因此受到卦德的影响,于此时不利于有所前往。《恒》卦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恒卦阐释了“人贵有恒”的崇高个人品质,王弼在注《周易》之时,也对《恒》卦之德、恒久之道大加赞赏,他认为能守“恒”者不仅可以获得“亨通”,同时可使人利于“无咎害”之地,使君子“利于守正”并且利有所往。《解》卦卦辞:“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是在规诫人们遇见危难要尽快有所前往,“有攸往,夙吉”是前文“无,所往,其来复吉”的对举,说明遇见险难之时,若无所前往,则宜来复其所而获吉;倘若有所往,则宜早往早复,不可久烦扰。《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告诉人们只有心存诚信,才能够至为吉祥,免于无咎害,君子可以守持正固,利于有所前往。正因《损》卦之德损其所当损,而有孚信,固其占者能获“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矣。《夬》卦的卦辞:“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夬》卦象征决断,卦辞的意思是说,人们可以在君王法庭上公布小人的罪恶并对其予以制裁,同时心怀诚信地号令众人戒备危险。此时应当颁告政令于城邑上下,不利于兴兵出师用武力强行制裁,如此行事就利于有所前往。“有攸往”在此起到总结前文的作用,出“夬”之时,利于“刚强”之道而不利于“柔小者”,故阳刚者遵循卦辞中提出的道理而行,就能利有所往。

2.卦象对卦辞的影响

3.卦时对卦辞的影响

《周易》六十四卦,每卦都各自象征某一事物、现象在特定背景中的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而伴随着卦义而存在的这种“特定背景”,易例称“时”[9]。卦时同样会对卦辞产生影响。《无妄》的卦辞:“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这是一个反面训诫,告诫人们当“无妄”之时,不可妄为,至为亨通,利于手持正固。不行正道的人必有祸患,不利于有所前往。《正义》:“物既无妄,当以正道性质;若其匪依正道,则有眚灾,不利有所往也。”《萃》卦象征汇聚,认为当天下大聚之时,用大牲进行祭祀可以获得吉祥,“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利于有所前往。

(二)《周易》爻辞中的“有攸往”

“有攸往”同样在《周易》的爻辞中多次出现,其具体的内涵意向大体与该爻所在所处的爻位密切相关。《大有》卦九二爻:“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意思是用大车运载财富,有所前往,必无咎害。这是假外象以喻人事。比喻九二爻以阳刚出于“大有”,而上应于五,从而展示出见信于“君”、能堪受其任,不有倾危之象,故曰所往必无咎害。《大畜》九三爻:“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只有不断地熟练车马防卫的技能,才能利于有所前往。《程传》:“当自日常闲习其车舆与其防卫,则利有攸往矣。”[10]虽然《大畜》的九三爻与上九爻呈现出两阳对峙的“不应”之象,但是在《大畜》卦中,是阳德并盛而“合志”之征。程颐谓此两爻“不相畜而志同”就是指这个。《遯》初六爻:“遯尾;厉,勿用有攸往。”退避不及而落在末尾,有危险,不宜有所前往。这是因为初六处于一卦之最下方,当“遯”之时,没能及时退避从而落于末尾,这个情状甚是危险,于是诫其“勿用有攸往”。《明夷》初九爻:“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这是因为初九阳刚处下,过早地审时度势,未必能够为人所理解,所以此时有所前往,主事的人可能会有疑怪责怪之言。爻辞中含有劝诫审慎的意思。《损》上九爻:“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正因为处于上九之位能“弗损”而“益”下,所以必无咎害,守持正固可获吉祥,利于有所前往,最终必将得到广大臣民的拥戴而不限于一家。《姤》卦初六爻:“系于金柅,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该卦辞旨在训诫人们,若是处于初六还急于有所前往,心性不定,心不专一,则必然会有凶险,说明初六必须守持柔顺之道并接受阳刚者的牵制。

二、“有攸往”的哲理启示

朱子认为,易本为卜筮之书,也在其所著的《周易本义》中多次基于卦象对于所占卜之人提出建议。不能忽视的是占断辞固然是《周易》占筮结果的重要表征,但同时也代表了《周易》背后的价值取向。从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有攸往”是《周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意象,多次出现在《周易》的卦爻辞当中。现在对于其不同的意义进行整体的考察,可将其背后的哲理启示归结为以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首先《周易》鼓励君子们要有所前往,刚健进取。去跨涉大川巨流。《周易》崇尚的是阳刚、积极进取的精神,正如《乾·大象传》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出于对这种精神境界、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追求,进而鼓励君子要有攸往,要刚健进取。如《益》卦的卦辞,简而言:“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大过》卦:“栋挠;利有攸往,亨。”但同时,《周易》也不是一味地鼓舞人们盲目地有所往,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于处于不同位置的“有攸往”给出不同的建议。

其次,告诫人们要适时而变,与时偕行,才可往有所利,往有所得。譬如,当处于《坤》之时,如果抢先于人有所前往,居于首位的话,必然导致误入歧途;但如果随从人后,便会有人做主,必有利益。这是由于《坤》之德在于“顺”,于是此时贸然“有攸往”便会误入迷途,需得随从于他人之后,才能有“利”。再如《复》卦,《正义》曰:“君子通达物理,贵尚消息盈虚。”[11]君子关注世间万物的消息盈亏之道是符合天理伦常的。而当你处在《复》卦之时,必须谨慎所处,才能把握住转“剥”复阳之机。只有适时而往,才能无往不利。《解》卦:“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也指出,当处“解”之时,若有所危难,必须及早前往疏解,方能够获得顺遂吉祥。

以上两个方面,告诉了我们为何要“有攸往”以及如何“有攸往”。这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周易》。

猜你喜欢

阳刚周易君子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一个人比往常更早醒来
敦煌古迹旅游景点与《周易》
觉醒
君子无所争
分布式电驱动商用车驱动防滑控制
甜甜的“蝴蝶茧”
有君子之道四焉
试论《周易》卦体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