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诗经·蒹葭》探微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2019-12-26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伊人白露含蓄

张 莉

资中筠先生在《文化要用母语讲》一书中提过:“你要是讲文化,首先母语是最重要的,文盲跟一个有文化的人的区别,不就是因为他认字,越学越多吗?你是靠什么来思考的?一定是用中国话来思考,不是用外文,除非你从小就在外国生长,先学外文,后学中文。你的中文学到什么程度,你认的中文字有多少,用中文掌握了多少知识,就决定了你思维的复杂程度和文化程度。”在中西方文化不断冲撞、交融的进程中,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怎样的形式和姿态来滋养学生?教师如何深入中华文化的深处,进而帮助学生获得精神动力?唯有教师和学生共同感知民族的语言文字,在民族文化的浸润中找到中国人的文化之“根”,我们的精神家园才能充盈而又丰满。

自华夏民族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用自己的方式开始记录人类生活的点滴。文学作品《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汇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300余篇诗歌,是华夏先民们经年累月的生活劳作中情感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心理和生活状态的全面展示,更是中国诗歌史上照亮后人的经典。作为文学创作历史最早的源头之一,《诗经》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中国人的心灵,但是它却不如唐诗宋词那样更易于让读者产生亲近感或是情感共鸣。其遥远的历史时空感如同高山深壑阻隔学生对古诗词的品味,其质朴委婉的风格让学生在品鉴时兴致不浓、回味不永。学生对于《诗经》缺乏良好的感悟力和想象力,更无法从中获得审美的体验,也就不能理解《诗经》的重要性。那么,《诗经》其重要地位到底体现在何处?大学语文作为涵养学生文化素养的通识课程怎样带领学生品味经典、赏析经典?我们不妨从名篇《诗经·蒹葭》开始,一起探寻中华传统文化之“根”。

一、尚礼求贤,以礼立序

《蒹葭》历来被公认为一篇典范佳作,其艺术成就和诗歌一直都为赏析者称道,丰富的内涵也激起千层浪:《毛诗》认为“《蒹葭》刺襄公也”,《郑笺》认为“伊人”就是“贤人”,有的认为该诗是怀念情人之作,还有学者以为该诗是表达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企慕心理。既然众说纷纭,我们不妨运用孙绍振教授的“还原法”思考作为《秦风·蒹葭》为何与其他“秦风”作品的样貌完全不同?相悖之处,必有疑点。

秦国自封建诸侯时,便尚武好战,热衷于征讨和侵伐。由于《诗经》均是对当时当地生活情态的书写,因而“秦风”作品多为政治之事,热衷于描写“兵戎”之况,如《小戎》《无衣》等作品。那么,一个全面关注政治的秦国怎会推崇《秦风·蒹葭》这样一首泛写爱情的诗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据《郑笺》所解:“蒹葭苍苍然而强盛,至白露为霜则成而黄。”《毛传》认为:“白露凝戾为霜,然后岁事成;国家待礼,然后兴。”[1]由此可见,最早研究《诗经》的权威都认为“蒹葭”喻指国家和民众,“白露”须成霜起变,即“待礼”方可“强国民服”。“白露为霜”既是一个时间的守候和等待,更是一个修缮治礼、教化民众的过程。“礼”即指当时的“周礼”。3 000多年前,姬周祖在建立西周政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上行下效的治国之道,以此来巩固社会秩序:一方面要求统治者明德尚礼,另一方面也要求国人能够尊礼重道。这样的以实践理性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周代文化被后人称为“礼乐文化”[2]。《诗经》产生于周代,那么这样的礼乐文化就必然会对当时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影响。秦国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为了巩固政权,必然要依托周礼来教化民众。欧阳修在《诗本义》提到:“蒹葭水草,苍苍然茂盛,必待霜降以成其质,然后坚实而可用,以比秦虽强盛,必用周礼以变其夷狄之俗,然后可列于诸侯。”[3]秦国作为尚武之邦,兵戎之事乃其常态,但要强国富民,须用周礼来教化民众,“秦风”作为反映秦地生活的作品自然就会映射这样的政治意图。不难发现,受到周代当时政治生态的影响,即便是地处偏远的秦国也渴望用“礼”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如寻觅“礼”,如何能找到好的方法治国?这就需要秦地先民努力去追寻、探索。对于礼法不甚了了的秦地人而言,应当怎样才能探索得道,实现以“礼”治国呢?这就必须要有一个精通周礼的“贤人”,一个帮助秦地立序的人。这个“伊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套完备的礼法。通读诗歌我们看到,“伊人”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它与求索者总是隔着一段距离,虽然只是“在水一方”,却不是轻易能觅得。“溯洄从之,道阻且长”,这里的“溯洄”即是逆流而上的意思,逆流而上不仅能感受到水道的阻力,还会发现路途漫长;但是,当“溯游从之”,就可以看到“宛在水中央”。朱熹《诗集传》记载:“溯游,顺而下也。”当顺着水流时,就可以依稀辨得“伊人”。那么,这一顺和一逆真的只是指水流吗?《毛诗故训传》载:“逆流而上曰溯洄,逆礼则莫能以至也;顺流而涉曰溯游,顺礼求济,道来迎之。”“水”即为“礼”,言下之意,敬顺礼法就可以求得伊人,反之则多艰难险阻。顺礼得贤,依照礼法,才可以助国运势,反之就会不得人心,无礼无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会发现《蒹葭》它并不是简单的爱情诗,更不是一首简单的思慕诗,而是流露了秦地人对礼法的渴求,对贤才的渴望,更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尚礼尊贤、以礼立序的主张。要以礼治国,必要求得贤才;要求得贤才,又必须顺礼而为。作为华夏文化的源头,这样的主张在灿若星河的文化长廊中比比皆是:先有周公吐哺、天下归一,后有刘备赴隆中请诸葛、曹操光脚迎许攸,再有李世民宽敌对魏征……这些后世的典范例子其实正是对先民文化思想的传承。以礼治天下、以礼求贤人早在西周先民时就已落地生根。

二、含蓄悠远,以自然况人生

由于时代的久远和时空的差异,《蒹葭》的解读存在多个版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彼时的心境难以还原,而后世能够还原的只有那真切的文字,读者必须借助真实的语言表达去感受诗歌的意境,以了解诗人的思想。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歌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带读者进入了悠远朦胧的意境。在这个意境中,我们看到的是求索者对“伊人”的孜孜以求,执着不悔,这样的追求不是“急风骤雨”,也不是“雁过无痕”,而是在被薄雾笼罩的情景下,夹杂着蒹葭的弱中带韧、白露的时光变换,流露出求索者上下反复的追寻。“伊人”在水中央,但是与求索者“隔水而望”,这样的惆怅、企盼并没由从诗歌字面表露,而是通过诗人凝结的诗境让读者感知。求索者与“伊人”间的距离虽未明言,却让读者感受到那“一水之隔”的遥远与无奈。钱钟书曾在《管锥编》中把《蒹葭》定义为“西洋浪漫主义所谓企慕之情境也”[4],“在水一方”即是求索者的向往之境,即使有阻隔,也并不妨碍求索者的探寻。这样含蓄的情感、朦胧的意味都是由作者选择的意象交织而成,那遥远无奈的距离也没有直接表达流露,而是通过一个精妙的“水”字便蕴含无限。由此,我们从中国最早的语言表达和意象选取中看到了华夏先民们的审美主张。黄河流域是诞生中国古代文明的地方,这滔滔江水孕育了华夏文明,也孕育了中国人的情志。除却《蒹葭》《诗经》中与水相关的共有三十多首:《汉广》中的“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淇奥》中的“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河广》中的“谁谓河广,一苇航之”……不难发现,华夏先民们充分运用江水母题,以水结境,以水表情,这样的表达含蓄而又美好,我们通过“水”看到了先民们的自然、政治、社会,感受到了华夏文化对“水”的信仰。中国的古代哲学世界本就由金、木、水、火、土构成,“水”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可以找到落脚点。

《诗经》中诗歌所涉及的地域涵盖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五省及湖北、安徽两省的北部,它所展现的文化倾向足以代表当时的社会生态,能够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而这样的意象选取和含蓄精妙的情感表达更在后世的作品中得到了承袭。《迢迢牵牛星》的“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流露的是虽一水之隔而相视无语的无奈;《四愁歌》中“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流露的是山水远隔的怀人愁思;《长相思》中的“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慨叹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前赤壁赋》中的“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借山水之境表达了天地间变与不变的哲理思考……从后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诗经》中的江水母题和含蓄精当的表达已融入了中国文人的血液,故而中国文化对“上善若水”的笃定和对“秋水伊人”的含蓄美的偏爱便找到了源头。含蓄不是不表达,而是用一种方法去表达;朦胧并不是情浅,而是将深情蕴藏于意象之内。《诗经》语言的丰富内涵和精巧的表达为中国诗歌奠定了基础,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放之今时,中国人依然用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水利万物而不争”“仁者乐山,知者乐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懂了《诗经》,就可以为品鉴中国文化找到明灯。

三、上下求索,以时空坚心志

怀着对“伊人”的憧憬,求索者满怀企慕之情,不断追寻。他经历了时间的更迭,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跨过了空间的变化,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挨过了种种坎坷,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这几种变换涵盖了求索者遭遇的时空折磨之曲折,但是面对这样的困难险阻,求索者选择的行为方式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断做着向上或是向下的尝试与努力,一个不断求索、不断坚持的追寻人的形象跃然纸上,那份坚持不懈的情志弥足珍贵,坚持后“宛在水中央”的那样接近目标却还是要等待的满足溢于言表。求索者并没因为“水中望月”的虚无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坚持,从这个角度看,《蒹葭》虽然短小,但其精妙自不可多言。

求索者没有所谓的“一蹶不振”,也没有“涕泗横流”,尽管自己追求的目标始终与自己一水之隔,但其一直意志坚定。在时间流逝和空间变换中,诗人的求索才显得珍贵。精神上的锲而不舍让人感动,行为上的努力不懈让人尊敬,不管结果成败,这位求索者都是一个成功者,因为其深沉、强大而坚定的心。这样的追寻在《蒹葭》中显得意义非凡,它折射了先民们那种生生不息、“溯游从之”、绝不停止的精神,显示了中国人在困难险阻前百折不挠的勇气,更突显了中华民族对理想、信念的渴望和矢志不渝的追求。时空交错中,求索者的形象就更能打动人心,也更显示华夏先民强烈的生命意识,而这样的千锤百炼、顽强不息的追寻同样对后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从后代大量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求索精神的传承,“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也看到了求索者为了找到理想而受的苦难,纵使没有“九九八十一难”,也都展示出国人至真至纯的人性光辉,不管前途坎坷与否,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始终以坚定的心志去追寻自己的人生理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不到颓废、悲惨,而是一种向上的积极和笑对结果的平和。这样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烙印在中国人骨子里的坚持其实在《蒹葭》中早已显现。可以说,后代的文化密码正是传承了《诗经》的文化内涵。

无怪乎《诗经》能作为“掌之王朝,班之侯服”之书,它的独特之精髓得以让我们窥见古代传统文化的内涵,让我们探寻中国文化之“根源”,其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也许正因为此。一日看不尽长安繁华,在短短数字的《蒹葭》中我们探索了中华文化的密码,看到了先民那为了理想而百折不回的精神,以自然寄托情感的含蓄,对礼的顺应和追求。这些精神在今天依然是中国人的财富。王国维先生曾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这种变革除了政治环境的变化,更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开拓,因此,作为以诗言志的民族,《诗经》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阅读经典、品味经典对于大学生至关重要,因为它所包含的传统文化能让每一个中国人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伊人白露含蓄
农事 白露
白露 秋分
秋日·白露 组诗
伊人时尚
伊人时尚
含蓄三义
含蓄
白露米酒
靓诺 含蓄中的优雅
憧憬含蓄是一种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