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莱坞与他国本土电影业在开放型关系中的双向形构

2019-12-26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电影业宝莱坞好莱坞

李 璐

一、好莱坞与“好莱坞化”

好莱坞成功地将梦幻般的美国形象推向全球,使“乌托邦”超越梦想的语域,成为美国形象的代言。众所周知,美国的价值观和产品依托电影媒介的光鲜外衣投射在观众眼前,如柏拉图的论述:在古老的洞穴中,一切实物的幻影都被火把的光芒投射在洞中的墙壁上,这种单项的信息通路使面向墙壁的原始人类相信眼前的幻影就是现实[1]。似乎全世界的观众在观看了好莱坞的“blockbuster”走出影院之后,都成为美国式的文化消费主义者。

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形象的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也影响着多个国家的电影业,文化研究者将这个过程称为“好莱坞化”。考恩指出:“好莱坞一直以来将美国的民族精神作为电影的主旨,同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好莱坞无论在讲述还是生产方面都在以美国模式塑造着世界各地的电影业,好莱坞影响着他国构建起比照美国的电影工业体系。”[2]

电影作为创意产业的头部内容,面向国际的制作理念是美国内容产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定位。好莱坞行销全球的策略似乎可以追溯到其电影诞生的伊始,为了维持强大的国际发行网络,必须生产优质的、有市场吸引力的内容,并持续增加在相关地域的影响力,以吸引各窗口期阶段对应的市场,获取更多的娱乐消费收入。因此,好莱坞不断与他国文化以及他国制片公司合作。而好莱坞的进入,在一定文化语域上就是美国的进入。

二、好莱坞的全球化

博罗斯认为:“好莱坞电影一直在努力构建一种可被称为‘美国电影’的电影,即以‘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国精神为特征的、积极的国家形象。旨在颂扬美国的生活方式、推销本土工业产品、建立并不断强化正面的国家形象。”[3]好莱坞为他国提供了了解其所背书的美国精神和社会历史的关键窗口。好莱坞的全球化使他国开始关注美国文化对本土文化的改写,而这些电影对于他国文化的影响力及影响方式也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下面,笔者以印度、中国和尼日利亚三个拥有强大的本土电影市场的国家为例,浅论好莱坞与这三国之间开放型的双向形构。

三、好莱坞与印度

好莱坞对印度电影业的影响之一,突出体现在宝莱坞制片基地的名字上,即“宝莱坞”。孟买人将“HOLLYWOOD”的首字母“H”更换为“孟买”的字头“B”,“宝莱坞”这个讨巧又好记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蕴含着印度期许本土电影产业能与美国并驾齐驱的愿景。

“微影时代”数据统计,以2016年为例,印度制作了1 902部多语言故事片。在并未采取同中国一样的进口片配额制度的印度,印度本土的电影市场份额可达90%。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好莱坞电影不能满足印度人民新的文化需求。

四、好莱坞与中国

早在无声电影阶段,中国的导演们在对好莱坞电影抱有“景观式”新奇的同时,就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好莱坞的制作手法,并应用于自己的电影。新千年,中国资本雄起,好莱坞开始聚焦中国电影市场。不仅资本市场开始青睐电影业,中国政府也在不断开拓电影业间多元合作的模式和渠道。中国的合拍片政策成为使好莱坞制造绕过每年三十余部进口片引进限额的一个重要方式。同时,好莱坞积极展开以中国电影为原型的文化改写,即翻拍。翻拍为好莱坞提供了新的故事和廉价外包的可能性;中国制片方则从版权销售中获得可以抵消制片成本的收益。同时,中国电影也会巧妙地翻拍好莱坞电影,并根据本土文化进行改写后再返销美国。

五、好莱坞与尼日利亚

自20世纪90年代,尼日利亚的电影业产量一直稳定增长,尼日利亚的电影基地被称为“尼莱坞”。英国路透社报道:绝大多数的“尼莱坞”电影采用小作坊式制片,以录像带或光盘为载体。制作周期为几周,成本约2万美元(1)电影数据来源(2016):《究竟全球不同国家在2014年拍了多少部电影》,影视工业网。,年均产量2000部上下,产值居世界第三,发行量与“宝莱坞”不相上下(2)电影数据来源(20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研究所”。。

“尼莱坞”电影制作粗糙,主要围绕着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宗教题材而创作。在这片大陆上,疯狂的梦想与滞足的贫困杂糅在电影之中,行销整个非洲大陆。近年来,非洲大陆逐渐将好莱坞作为尼莱坞电影制作内容的参考,但当地观众不接受电影中出现越来越多非本土生活的内容,也毫不掩饰对于这类电影产量上升的不满。这一现象直接表明尼日利亚电影观众并不买好莱坞的账。

六、结语

电影,以头部内容为引领、凭借媒介身份,作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手段,并在全球传媒产业中起着主导作用。上述三国各自努力发展本土电影业,也都旨在跨越国境销售自己的文化产品,并力争使本土产品以获取他国票房的形式获得肯定,从而建造出好莱坞进入本土电影业的壁垒。但是,一直以来,好莱坞的制作风格、故事情节、类型片图景、美国精神等仍然存在于在他国的电影之中。

未来,上述三国,乃至世界各国必将不断尝试、不甘人后,努力超越好莱坞;而好莱坞也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在国际间寻找合作,以保证自身在文化产品输出中仍占主动的态势。

猜你喜欢

电影业宝莱坞好莱坞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宝莱坞打响名誉保卫战
宝莱坞被爆吸毒泛滥
宝莱坞名人被指“通巴”
去芜存菁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网剧进入黄金时代电视业吸金能力赶超电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