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青会”与山西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研究

2019-12-26郭蓉蓉武荣荣

文化学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广泛开展体育场馆场馆

郭蓉蓉 武荣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1]“二青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舞台,更是全民健身的平台。山西省省长楼阳生在“二青会”筹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充分发挥大型赛事的综合带动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真正让全省人民感受到二青会带来的变化,切实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2]楼阳生在“二青会”闭幕之际表示:“山西要以成功举办二青会为新的起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体育事业,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全民健康为全面小康提供支撑多作贡献。”[3]在新时代,如何促进“二青会”与山西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山西以举办二青会为契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坚持全民健身与“二青会”同行,将举办“二青会”与完善全民健身设施、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协同部署。在全省11市、9县和12所高校布局安排了58个体育场馆(其中,太原15个、大同5个、长治4个,晋城、临汾各3个,运城、朔州、忻州、吕梁、晋中各2个,阳泉1个,省体育局8个、省教育厅9个)。在全省持续开展“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尤其是承担60%“二青会”赛事任务的省会太原,在近年来持续举办各类大型品牌赛事活动,如国际马拉松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汾河龙舟公开赛等,广泛扩大了山西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一、“二青会”对山西全民健身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二青会”为山西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宣传的平台

要办好“二青会”,除要充分进行硬件方面的准备之外,软件方面的宣传准备也是关键。山西综合利用各类主流媒介的宣传功能,充分发挥5G通信技术的联动效应,加大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力度,加强全民健身与“二青会”同行亮点策划,充实青运网站和青运频道的全民健身内容,全方位营造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二青会”主题口号充分体现了全民健身理念。“盛世中国,盛会青运,盛情山西”,“二青会”为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平台。

(二)“二青会”促进山西全民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

山西在“二青会”筹备同期启动了全民健身活动设施建设,让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从“二青会”筹备过程中就切实体会到健身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让山西人民切实享受到“二青会”共建共享的成果。全省11市以“二青会”为契机,全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设施建设,大力兴建公园、广场等人民身边的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力争使每一项建设都体现“青运惠民”的目标,让全省人民充分享受到体育和健身的红利,持续促进健身场所、活动设施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三)“二青会”带动山西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

山西在“二青会”筹备期间还对全省12所高校(9所省直高校、3所市属大专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进行了新建、重建、改造和维修工作。其中,主要有山西财经大学体育馆、中北大学体育场、太原理工大学体育场、山西大学体育馆(排球场地)、山西医科大学体育馆(篮球场地)、山西中医药大学体育馆(排球场地)、大同市高级技工学校足球场、大同大学体育馆和足球场等。山西充分利用高校场馆资源,开展科学健身方法和运动技能的公益讲座和培训,体现出“后二青会”场馆的有效利用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的实效性。

二、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二青会”的影响

(一)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为“二青会”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自2015年山西进入“青运时间”以来,山西广大民众的健身热情持续升温、不断高涨,全民健身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对“二青会”的广泛关注也已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仅为“二青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直接参与者,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鉴赏力的普通观众。广大民众在广泛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亲身体验中提高了观赏体育赛事的能力,从而给高水平竞技运动的发展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良好社会氛围[4]。

(二)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扩大“二青会”的市场

青运品牌是无形资产,这种无形的价值无疑扩大了“二青会”的市场开发领域。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对全省乃至全国的企业广泛宣传了“二青会”,最终“二青会”企业赞助总额达4.2亿。赞助商充分借助“二青会”的有利平台广泛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和企业形象,发挥青运品牌效应,搭乘山西转型发展的快车,不断推动体育消费升级。同时,山西紧抓“二青会”契机,全力做好赞助回报,充分利用“二青会”的周期性效应,凭借全省11市已有的特色文化节、艺术节、旅游节等品牌节日,为赞助商推销青运新产品广泛宣传造势。

(三)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发掘“二青会”后备人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全民健身项目由原本的竞技体育项目通过降低难度、简化设施等途径转化而来[5]。赛场只有走进群众,群众才会回到赛场。全民健身项目的发展和群众基础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山西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带动了群众体育的发展,为“二青会”后备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二青”会又吸引群众体育中的优秀人才,从事到竞技体育中去,发掘“二青会”后备人才。

三、“二青会”与山西全民健身协同发展模式的建立

(一)筹备“二青会”期间的策划与开发

“二青会”各项筹备工作在全省积极展开,社会各界人士以各自方式积极参与其中,全力营造“全民健身,共迎青运”“全民健康,乐享青运”的浓厚氛围。在全省各地,广泛开展极具地域特色、饱含传统文化、展示青运精神的全民健身品牌特色活动,组织深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风貌的锣鼓、戏曲、剪纸、皮影、书画等“民风民俗展示会”,举办人人参与的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如“家庭趣味运动会”“社区趣味运动会”等,健身项目包括丢沙包、踢毽子、太极拳、广场舞等。

组织大中小学校举办校园体育文化艺术节,让体育明星进校园指导学生科学健身,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通过教学园地、文化长廊、校园广播和网络等广泛宣传“二青会”;继续做好体育“下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惠民活动,提高农民参与青运的意识,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青运、共享青运;开展“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电视大赛、青运惠民·全民健身社区行系列活动,让健身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举办“二青会”期间的运营与开发

紧抓“二青会”契机,突出青运元素,彰显山西特色,讲好山西故事,留下山西记忆。以华夏、三晋、时代、青春、体育、文化等为主题,全方位展示“体育+”和“+体育”的山西体育文化旅游魅力。例如:开展“唐风晋韵”体育文化博览游活动,在山西博物院、山西省体育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太原美术馆等场所,让广大群众零距离感受山西体育文化的厚重底蕴和山西著名运动员的风采,参观“二青会专题展”,全面展现“二青会”体育盛况,有利于扩大山西美誉度,增强山西亲和感,提升山西影响力。

重点开展以“赛在二青会,游在三晋中”为主题的山西体育文化旅游活动,以“二青会”体育赛事为主线,以历史、文化、旅游、生态为辅线,完美融合黄河、长城、太行的大好风光。以太原为中心,串联11地市,起点为山西博物院,先后经太原双塔寺—忻州五台山—朔州右玉马场—大同云冈石窟—阳泉娘子关—吕梁杏花村—临汾大槐树和壶口瀑布—运城西侯度、永乐宫、圣天湖—晋城古堡民居—长治太行峡谷—晋中古城大院和云竹湖—太原晋祠,终点为山西体育中心。

(三)“后二青会”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全民健身活动设施的协同再利用

山西在“二青会”筹备期间,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投资兴建体育场馆设施的积极性,其中,太原市西山足球基地和阳曲极限运动中心、朔州市右玉玉龙马场、临汾市同盛中学体育馆、运城市芮城圣天湖铁人三项比赛场等5个“二青会”场馆成为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典范,节约了政府的财政资金,保证了场馆的赛后利用,开创了大型运动会体育场馆开发与赛后综合再利用的新路子。

2019年5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体育局“强健体魄·阳光生活·共享青运”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向纵深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9〕31号)公布,明确提出“做好二青会后场馆全民健身综合利用,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群众健身服务有机结合起来,50%以上的大型场馆要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使体育场馆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活动”[6]。

山西将二青会场馆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相联系,政府引导山投、恒大等民间资本投资开发青运村。在“二青会”期间,青运村的15栋公寓、1 900套房间、9 500张床位和相关服务设施,用于接待和服务全国的运动员、教练员和相关工作人员。“二青会”后,青运村的所有住宅、公寓均面向社会公开销售。将青运村周边社区纳入“二青会”场馆设施的服务范围,打造居民社区与全民健身相结合的道路。这既拓宽了“二青会”场馆设施维护的资金,又弥补了普通民众健身活动设施的不足,也保证了“二青会”赛后场馆设施的使用率,同时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7]。

山西从规划“二青会”体育场馆之时,即赋予体育场馆设施以全民健身的功能,超前谋划了新建和改建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确保体育场馆设施既服务好“二青会”赛事,又服务好全民健身群众。此外,还加强居民社区全民健身设施的建设、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开放等。总之,“二青会”体育场馆的建设、改造、开发与利用,为《山西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中提出的市、县、乡、村“四级工程”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二青会”在山西举办,对山西全民健身的发展起到了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二者协同发展模式的建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有效推进“二青会”和全民健身协同发展策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广泛开展体育场馆场馆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模式研究
“花式”减压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学校体育审美研究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场馆风采
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