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

2019-12-25周丽云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

【摘要】“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对促进教师自身成长,而且对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丽江师专为例,基于高职旅游类专业教师对提高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迫切需求分析,依据教师专业发展概念、能力结构和专业标准等相关理论,提出“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向职业英语教师转型、合作学习等专业发展途径。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旅游类专业

【作者简介】周丽云(1979.05-),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英语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8年校级科研基金专项项目。项目名称:“高职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研究”(项目编号:ZXXM-201809)。

引言

教师专业发展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但职业教育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企业实践,有的教师难以有效进行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指导学生实习。2018年的政策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本校旅游类专业培养服务丽江、滇西北、云南旅游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就要求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本研究对丽江师专旅游类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依据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和“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探讨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一、“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

1.教师专业发展及标准。“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职业道德、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名新任教师发展成为专家型、教育家型的成长过程。”(李晓波,2016: 16)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态度、知识涵养和教学技能不断成长,信心增强,技能提高,对所教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教师专业标准是国家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李晓波,2016: 21)美、英、日等国家对教师专业标准一致的认识是都强调教师专业知识能力、教师专业训练、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专业组织、教师专业自主性,而我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是突出师德,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实践能力,体现终身学习的时代特点。

2.“双师型”教师能力结构和专业标准。吴全全(2011:103,118)认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专业化的能力由静态的专业理论、职业实践、职教理论、教育实践,以及动态的专业理论的解构与重构、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职教理论的迁移与处置、专业相关的教育技能各四个要素构成。这一能力结构模型突出了职业教育教师职业性和教育性的跨界特性,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内容和形式提供了依据。吴炳岳等(2014)依据国内外研究者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教师知识”和“教师能力”基本理论,遵循整体系统性、职业实践性、动态发展型原则,参考各个国家教师专业标准,构建“三维一体”的“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三维”即专业伦理与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一体”指专业实践。这一框架是探讨“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的理论基础。

3.“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措施。刘琴(2018)指出,德、美、日等国家重视职业教育教师培训、法律保障、制度管理,职业教育教师培育实行严格的准入机制,我国尚需完善“双师型”教师政策法规、准入机制、培育体系、管理制度,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实用、超前、实践、效益、外向、自主意识。黎琼锋和潘婧璇(2018)基于人的全面發展理论也提出规范“双师型”教师资格评审标准、完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健全教师考核与激励制度、注重“以人为本”教师管理等措施,以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李树峰(2014)将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为:公共课教师应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化学生专业能力相结合,专业课教师应培养学生理论素养和扩大学生实践能力相结合,实习指导教师应训练学生职业习惯和增强学生职场能力相结合。三类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位既有差异,又有联系。实际教学实施中,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师教学任务相对分开,但专业课教师一般兼任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的素养和能力需要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理应是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共同的目标。

二、旅游类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分析

为加强旅游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校旅游文化教研室在旅游类专业教师中对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做调查,收集的开放式问题回答总结分析如下:

1.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状态。根据对本校旅游类专业教师培训需求问卷的反馈结果,生产实践前沿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前沿信息、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这几项是目前教师最想要加强的方面。其次,学科新知识、教学能力、教学研究、专业操作技能、创新能力、与企业人员的合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发展需求。而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职业教育原理、职业素养和能力、管理能力的培训需求则不强烈。这反映出教师目前最缺乏的是学科领域和职业领域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整合的能力以及科研。

调查进一步了解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压力主要来自学校环境和个人两方面。学校转型发展和专业调整客观上要求教师转型发展;其次,专任教师感到科研压力比较大;此外,既承担课程教学任务,又承担教学行政工作的教师,由于管理事务繁多,难以兼顾科研。教师自身感觉专业面太窄、学习培训较少、交流不足、行业实践经验缺乏,需要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由此,不仅学校要求,教师自身也有追求专业发展的愿望。

2.教师专业发展目標。根据问卷结果,计划三年提高教学能力和加强科研的教师最多。其次,打算参加专业和技能培训,到企业锻炼,向技能型应用型教师转型,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也比较多。少数教师希望提升学历,也有愿意帮助年轻教师发展的老教师,只有极个别教师近期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其中,想发展成为“双师型”的教师普遍认为,教师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特别是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高,不仅是个人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求,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综上,实践教学能力和科研是目前教师迫切希望提高的两个方面,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是根本,发展靠科研。调查结果显示出旅游类专业教师专业发展需求不同,教师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发展途径,有针对性地弥补不足。

三、“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针对教师对生产实践前沿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前沿信息、课程资源开发和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课题和科研项目研究这几项的紧迫需求,建议以下具体的专业发展途径。

1.加强专业实践、专业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学习。

(1)到企业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当前,有3-5年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急缺的情况下,除了从行业企业外聘兼职教师补充到双师队伍中以外,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提高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为此,最有效的措施是实施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弱主要是由于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教师专业教学中与企业接触少,课程内容与企业最新发展和需求脱节。要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是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直接从企业工作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从而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也才能更好地做示范和指导学生。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100个“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这一制度落实后,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工作学习成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且,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等等职业教育改革措施客观上要求教师掌握职业领域最新的知识与技能,了解职业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了解企业岗位工作的关键技能和新需求,跟踪行业企业技术变革,更新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教师到企业实践后,模拟企业工作环境,在校内主持或参与创建实训基地。例如,本校旅游专业群实训基地和英语专业群实训基地各个实训室设施设备的充分利用需要专业教师能够在实训课堂上动手操作和示范,做到教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到企业实践锻炼过的教师实际操作能力较强,能够承担例如酒店餐饮管理与实务、茶文化与茶艺实训、酒水调制与品鉴、咖啡调制与品鉴、现场模拟导游、酒店英语、导游英语等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在指导学生参加中餐和西餐主题宴会设计大赛中,教师能够在摆台和调酒斟酒这些动作方面做示范。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实训、实习、参赛,自身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能得到巩固和提高。目前,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占总课时的一半以上,专业课程中多数是理实一体的课程和实践课程,而且,学生到企业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这些要求专业教师既能承担专业理论课教学,又能胜任专业实践课教学,还能指导学生实习,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

(2)加强理论学习、应用和总结的能力,提高科研水平。李树峰(2014)认为,评价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将专业理论转化为专业实践和教学实践,以及将这些实践上升为专业理论。职业教育教师除了加强实践教学能力外,要重视基本理论学习,通过培训、进修、访学、提高学历、线上和线下学习、自主学习、合作研究等多种途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了解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和前沿问题,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能力,把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

(3)参加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环境下,信息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教师需要通过培训和教学实践探索慕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促进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另外,新科技设备和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教师要跟踪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要求,将职场最新工作手段和方法也及时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新技术技能,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并快速地适应职场工作。

2.其他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国家2019年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职业教育教师持有教师系列之外的职业资格证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作用。

(2)向职业英语EOP教师转型。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简称EOP)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的一个分支,ESP学习者的目标是在特定领域学会使用英语(Paltridge & Starfield, 2013)。ESP课程针对性强,教学内容专门化,实用价值高。EOP教学与特定职业有关,与学科专业联系,能满足学生专业领域、未来职业的交际需要。

当前,旅游服务越来越国际化,国际旅游企业迫切需要能够用外语处理业务的高技能人才。本校旅游类专业学生到国际品牌酒店实习,普遍希望提高职场环境中英语沟通能力,为满足企业和学生对职场英语的巨大需求,提高学生求职竞争力和自身职业发展需要,本校旅游类专业课程中开设有旅游英语、酒店英语、导游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围绕旅游服务中典型的交际行为与活动、注重旅游情景中英语的学习和操练,教学与专业职业相关的词汇,着力提高学生职场使用英语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

(3)合作學习。职业教育要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专任教师之间通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项目和课题研究、教研活动,与同事分享工作心得,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例如在进行实践课程教学、信息化教学比赛、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之间相互观摩,相互交流与学习,通过中青年教师一对一传帮带,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研究能力。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充分征询企业的意见,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紧密相连,学生在企业实习至少6个月,因此,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企业实习指导师傅需要充分沟通交流合作,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四、结语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迫切需要,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本校高职旅游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案例研究,探讨“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强理论学习、参加信息化技术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向职业英语教师转型、合作学习等专业发展的多种途径。教师专业发展有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影响,但教师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应该源自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只有教师追求个人专业发展,与环境积极互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到企业实践、参加培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才能提高双师素质,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澳)帕尔特里奇(Paltridge, B.),(澳)思达菲尔德(Starfield, S.)编. 专门用途英语手册(The Handbook of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2-13)[2019-07-22].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3]教育部等四部门.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 教职成(2019)6号[EB/OL]. (2019-04-10)[2019-07-2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7/moe_953/201904/t20190415_378129.html.

[4]黎琼锋,潘婧璇.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8:89-93.

[5]李树峰.从“双师型”教师政策的演进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定位[J].教师教育研究,2014,26(3):17-22.

[6]李晓波.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7]刘琴.信息化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8]吴炳岳,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及培养模式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9]吴全全.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发展双师型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技术支持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课堂教学影响的叙事探究
利用云录播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研修平台
微视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