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药物学“左右开弓”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2019-12-23魏中琦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局麻基础课护理学

魏中琦

(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0038)

护理药物学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由于理论知识较多,难度较大的特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而没有兴趣,学习效率低下。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课堂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眼球,成为教师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除传授护理药物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牢牢结合,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知识对于今后的工作是有实际用途且必不可少的[1]。在此基础上,笔者探索出护理药物学“左右开弓”教学法,即把这种结合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将护理药物学理论知识与护理专业基础课相结合,这为“左”;另一个方向是将护理药物学理论知识与护理专业课相结合,这为“右”。由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知识构架上有不同特点,分为两个方向可以使结合更加明确化、系统化。同时,两个方向的结合也能够引申出很多临床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所学知识与自己的专业及今后从事的工作息息相关,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效率。

1 “左右开弓”教学法之“左”——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

1.1 护理药物学与生理学结合

在讲到利尿药呋塞米的不良反应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水与电解质紊乱,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钾、低血钠,而其中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低钾血症。讲到利尿药螺内酯的不良反应时,最需要重视的又是高钾血症[2]。为什么低钾血症、高钾血症都需要重视?这时可以和生理学相结合加以讲解。钾离子是心肌细胞内主要的阳离子,缺钾容易引起心律失常,但血钾浓度过高,也会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甚至引起心脏停止跳动。血钾浓度偏高或偏低都容易引起很严重的心脏问题。可提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讨论,如:“一男婴因轻咳十余天,间断性抽风三天被收入儿科住院治疗。医嘱除给予抗炎和补充能量的输液外,另给予10%葡萄糖7 ml加5%氯化钙5 ml,缓慢静脉注射。静脉给药后,患儿家长发现患儿病情加重,呼吸、心跳停止,终因心跳骤停、缺血缺氧性脑水肿死亡。抢救过程中,一名护士发现患儿推注药物的注射器上套着10%氯化钾安瓿。”通过这一案例介绍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血钾异常的严重性,又能够培养他们在今后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1.2 护理药物学与医用生物学结合

在讲到影响血凝过程的药物时,有很多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与影响凝血因子活性有关,理解凝血因子的作用对于理解药物机制有很大帮助。虽然生理课上学习过凝血因子,但由于有一定难度,且已经过了较长时间,大部分学生对于凝血因子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但是学生对于医用生物学这门课中所学习的一种遗传病——血友病,又叫作皇室病[3],印象比较深刻。血友病是一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就是因为血浆中缺少凝血因子,凝血机制发生障碍,在创伤和手术时,出血后凝固很慢,血流不止。血友病曾经在欧洲的许多王室里一度蔓延,很多贵族惶恐不安,而且当时的医学界对此毫无办法,所以当时把血友病又称为“皇室病”[2]。这时将此内容与凝血因子结合一起讲授,学生会比较容易理解。

1.3 护理药物学与解剖学结合

在讲到局部麻醉药时,需要学生掌握3种局麻药的特点:普鲁卡因毒性小,穿透力弱,用于除表面麻醉外的其他局麻;丁卡因毒性大,穿透力强,用于除浸润麻醉外的其他局麻;利多卡因毒性和穿透力都介于前两者之间,可以用于各种局麻。但是光讲理论会很枯燥,若能针对临床上的不同局麻方法,介绍其对应的解剖结构以及局麻特点,就会生动许多。比如先介绍常用的5种局麻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脊膜外腔麻醉和蛛网膜下隙麻醉,以及每一种麻醉的解剖部位、临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如表面麻醉位置在黏膜表面,作用于黏膜下神经末梢[4],这就需要局麻药具备很强的穿透黏膜的能力,由于普鲁卡因穿透力弱,所以不能用于表面麻醉。浸润麻醉位置是皮内、皮下或深部组织,浸润深部神经末梢,这个方法的特点是用药量大,容易造成中毒,丁卡因由于毒性大,所以不能用于浸润麻醉。

2 “左右开弓”教学法之“右”——与专业课相结合

2.1 护理药物学与护理学基础结合

在上实验课时,经常会遇到要打开一个安瓿瓶,用注射器抽取其中的药液。而安瓿瓶的打开、药液的抽取、注射器的使用等这些操作,对于药物学实验教学来说,没有很高的要求,但对于一名护理人员来说却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学生这时还没有学习过护理学基础这门课,如果教师这时就按照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进行示范和教学的话,学生会对未接触过的护理学基础内容有强烈的新鲜感,并对本次实验课产生兴趣,同时也避免了养成不规范操作的习惯,为学生今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2.2 护理药物学与护理心理学结合

在讲到影响药物合理应用的因素时,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因素对于药物作用的影响。患者如果对某种药物有信心,有时即使是无药理活性的安慰剂也有很好的疗效;相反,如果不相信某种药物,即使该药有重要的药理活性,疗效也不会明显。如何利用好这种心理因素呢?其实护理人员在给药过程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用词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时,如果与护理心理学内容结合起来向学生讲解,举一些有趣的实例,会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教学效果也明显提升。

2.3 护理药物学与内、外科护理学结合

在讲到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解救时,要求学生掌握两类解救药物知识,一类是以阿托品为代表的M受体阻断药,一类是以碘解磷定为代表的胆碱酯酶复活药。但是如果光讲授药物,一方面容易枯燥,另一方面考虑到护理专业的特点,也不够全面。这时可以与内科护理学和外科护理学相结合,再讲解一些急性中毒时的解救原则[5]。比如迅速清除毒物,包括洗胃、导泻、脱去被污染的衣物、清洗皮肤、输液加速毒物排泄等;如果呼吸停止,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等[6]。此外可以设置相应的中毒情景,让学生来模拟解救,这样既全面地学习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遇到突发情况时紧急应对的护理能力,同时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2.4 护理药物学与儿科护理学结合

有不少药物在给儿童使用时是有特殊规定的,有的必须减量,有的是儿童禁止使用的。例如在讲到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由于其耳毒性、肾毒性等不良反应,用药量过大可能会造成永久性耳聋,所以儿童是禁止使用的。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由于会影响软骨发育,所以儿童也是禁止使用的。讲到这些药物时可以和儿科护理学相结合,提醒学生对于患儿,一定要严格检查所给药物有没有是儿童禁用的,且剂量是否符合要求。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对儿童用药的警惕意识,也使他们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习惯。

通过“左右开弓”教学法,可以很好地将护理药物学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融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已经学过的专业基础课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后续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更能使涉及的课程内容融会贯通、紧密联系,使专业课程体系看得见、摸得着,提升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猜你喜欢

局麻基础课护理学
局麻剑突下单切口胸腔镜双侧交感神经阻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护理学报》举办“护理科研与论文写作”高峰论坛的第二轮通知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护理学报》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19版)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穴位注射辅助局麻下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术中镇痛的临床探究
五官科局麻手术患者的舒适护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