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19-12-23付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蓝墨云阑尾阑尾炎

付杰

(太原市卫生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

1 教学分析

1.1 教材分析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为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外科护理学》第十六章胃肠疾病病人护理的第三节内容。急性阑尾炎是腹部外科常见病,为最常见的急腹症,所以是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也是护士资格考试必考的一种疾病。

1.2 学情分析

依托信息化教学工具,在传统课堂教学时进行直播,直播对象为实习生和网络学员。中职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时学过人体解剖学、病理学、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为本次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实习生在校期间已经学习过该部分内容,但是由于时间较长,难免会对这些知识有所遗忘,为此教师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传阑尾的解剖学结构以及阑尾炎病理变化等相关知识链接,为学生课前预习提供参考。网络学员中部分人医学知识匮乏,为此,教师推荐学员登录医学微视平台,该平台有国内专家对各类临床常见疾病的权威解读,方便学员提前了解本节课内容。

1.3 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特点及临床工作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知识目标:在校生掌握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体征,治疗原则与护理措施;实习生明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网络学员掌握急性阑尾炎的基本常识。能力目标:在校生具备观察病情、鉴别病情、判断病情发展的能力;实习生能正确分析临床病例并协助医生实施护理;网络学员掌握急腹症相关知识、具备基本判断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树立整体护理观,认识到阑尾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高对阑尾炎的认识,巩固专业思想。

1.4 教学重点与难点

确定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体征,非手术疗法的病情观察要点,手术疗法的术前准备、术后卧位、饮食、活动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为教学重点;急性阑尾炎的辅助检查、鉴别诊断与病情判断,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为教学难点。

2 教学设计

(1)教法学法:总体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总结。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理念。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目的是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采用分组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以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2)信息资源:采用相关信息资源辅助教学,如蓝墨云班课、医学微视平台、微课、图片、视频等。(3)教学评价:利用蓝墨云班课组织课堂互动评价,包括课前自学、课堂表现、课后作业、随堂测评等。

3 教学过程

包括课前准备、问题导入,课堂实施,随堂测评,课后提升4个环节。将教学内容分为四大知识模块:急性阑尾炎概述、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评估、急性阑尾炎病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疗法的护理、健康教育。创设情境、案例分析、模拟训练、拓展练习4个环节贯穿教学全程,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将知识前后联系、融会贯通,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为学生实习打下基础。

3.1 课前准备,问题导入

检查学生利用信息资源自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利用问题“阑尾的位置在哪里”,引导学生复习阑尾与盲肠的关系及在腹腔中的位置等知识,配合图片讲解阑尾的解剖学特点,引起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引出急性阑尾炎的概念和病因。

3.2 课堂实施

模块1:概述。通过启发式教学分析为什么会得急性阑尾炎。在问题的引导下,带领学生回忆发生外科感染的两个条件,再对照阑尾解剖图片解释阑尾与盲肠相通,阑尾腔内有大量细菌,但只要食物残渣能自由出入阑尾,就不会发生阑尾炎,至于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阑尾炎,学生回答当阑尾管腔堵塞时,细菌就会趁机入侵而导致阑尾炎,从而得出阑尾管腔堵塞是最重要的病因。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将知识延伸,即胆囊炎、乳腺炎等疾病的发病原理都是如此。

给出一个阑尾炎病例(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麦氏点固定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胃肠道症状、全身反应等),教师结合病例提问:如果该病人在野外,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出现什么结果?借此引出急性阑尾炎的演变及结局、病理分型。由于该部分内容对中职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不作为重点内容来讲解,只需学生理解即可,这样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模块2:护理评估。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评估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教师先分析病例,为学生理清思路,要求学生从局部(右下腹)、胃肠道、全身表现及腹部体征几方面学习,然后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急性阑尾炎有哪些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什么?为什么阑尾炎病人的腹痛先在上腹部而后才转移到右下腹?是不是所有的阑尾炎都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是不是有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病人都是急性阑尾炎?阑尾炎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化脓性门静脉炎?教师分析讲解,强调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和主要体征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介绍转移性右下腹痛的特点和机制,列举两个病例对阑尾炎进行鉴别诊断,一个是阑尾炎误诊为胃肠炎,另一个是溃疡穿孔误诊为阑尾炎,进一步说明转移性右下腹痛的意义,同时对知识进行延伸。阑尾炎的体征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其更形象、直观,教师采用演示教学法,先利用模型边演示边讲解,再找两名学生现场模拟,来加深印象。治疗要点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来说,只需简单了解,掌握治疗原则即可。

模块3:护理措施。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护理诊断知识分析病例,提出该病人存在哪些护理问题。接着运用护理程序、确定护理目标、提出护理措施。

角色扮演:教师得了急性阑尾炎,学生作为护士该怎么处理?先分组讨论再操作,引导学生将知识前后联系,理解记忆。角色扮演过程中,病人(教师)不断为难学生,如要求用止痛剂或不配合治疗,不愿意半卧位、术后不愿尽早下床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爱心);不理解“护士”的语言(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对护理措施质疑:早期下床活动会不会增加腹腔内出血的危险,如何观察判断(使学生树立整体护理观)。教师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最后对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在反复的强化训练中,学生掌握了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达到情感目标,即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并为以后的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模块4:健康教育。该部分内容虽然简单,但很重要,既是临床工作的重点,也是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必须重视。

3.3 随堂测评

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问卷星生成二维码进行随堂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布置课后作业。

3.4 课后提升

为了巩固本课知识,教师安排了一系列拓展练习,要求学生结合案例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完成章节后的选择题;借助蓝墨云班课平台,观看急性阑尾炎病人手术教学录像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教学视频,在蓝墨云班课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统一回答;课后预习肠梗阻病人的护理,回答问题:肠梗阻与阑尾炎有关系吗?为学习新课做准备,提醒学生在手机端登录医学微视平台观看肠梗阻相关视频。

4 教学反思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参与教学全程。通过课前自学、问题导入、病例分析、提问的方式完成重点知识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学过程中采用蓝墨云班课、医学微视平台、问卷星、微课、图片、视频等信息化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利用蓝墨云班课全程跟踪,实现课堂实时评价,提升学生课堂教学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

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最终目的是在实现对接工作岗位、对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同时,借助网络延伸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课前、课后全面监控评测,打破了职业教育的局限性,消除了场地制约,让职业教育惠及大众。

猜你喜欢

蓝墨云阑尾阑尾炎
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老年复杂性阑尾炎诊断中应用
阑尾真的无用吗?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过程性评价对终结性评价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基础会计”课程为例
阑尾炎能自愈吗?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根部穿孔性阑尾炎的腹腔镜治疗策略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30例临床观察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