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探析

2019-12-23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带头人带头人书记

吴 华

(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1)

2018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指出,“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旨在培养、选拔和配备“政治强”“业务精”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进一步彰显和扩大党支部书记在基层治理中的“头雁效应”,达成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和基层业务“双融合、双促进”目标。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到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以上,高职院校学生人数众多,是思想比较活跃、各种社会思潮交互碰撞较为集中的地方,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通过“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将党务和业务双强的优秀教师选配到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新形势下师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本文尝试从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现状入手,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1 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不平衡”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从“学术”和“党建”两个方面来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从而促进高校党建水平的提升。然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是高职院校教师岗位竞聘、考核、职位提升等的重要标准与依据。有调查表明,学术压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主要的困扰之一。教师普遍把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和科研上,有相当大比重的教师党员担心“浪费时间,没法全身心投入科研和教学工作”而不愿意做党支部书记[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建工作实施效率,弱化了教师党员对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久而久之,这种教学科研与党建工作“不平衡”现象,无疑会削弱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并撼动高校党建的根基。

1.2 支部组织生活容易“走形式”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时间相对灵活,在客观上给教师党支部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同时,大多数教师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也仅限于完成上级党组织交办的规定动作,如政治理论学习、发展党员任务和组织生活会等,而深入师生一线开展“结对帮扶”“学业指导”等活动极少[2]。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反映,领导很少与他们谈心,这个比例在普通教师党员中更高。与之相对应的是,只有不到8%的教师党支部书记表示当自己遇到困难或者有烦恼时,会向学校、院系领导或工会干部反映情况[3]。这些反映出,部分书记、干部在关心教师方面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工作做得不细致,不能找准工作的落脚点和切入点,容易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现象,淡化了组织的存在感,影响了组织的活力。

1.3 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水难平”

“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要求选任党员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应符合党务强、业务强的“双强”标准。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主要以专业系部(教研室)为主体设置,支部书记也多以院系副职(教研室主任)兼任,兼职的支部书记往往还承担着较为繁重的行政管理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党务工作中,并且这些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思想较为僵化,缺乏相应的活力[4]。此外,随着新学科、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在党员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以年轻人居多,但其党务工作知识和经验有所欠缺。如何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来源,是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双带头人”培育工作时所面临的一项瓶颈性问题。

2 高职院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途径

2.1 健全“双带头人”选任机制

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广大师生认识和评价党的形象的直接对象,选配好教师党支部书记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选拔出一批政治素养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的“双带头人”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才能树标杆、提威信,引导其他党员教师和广大学生永远跟党走。高职院校应将教师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在选任渠道上,必须打破各种条框的限制,不唯资历和年龄,提倡以竞争性选拔方式从党员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中遴选出优秀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选,并及时把热爱党务工作的青年党员学术骨干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建立教师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库,构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后备梯队,实行备用结合、动态管理,为院校基层党组织储备人才。

2.2 加强“双带头人”培训学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党支部书记是思政教育前沿阵地的一线岗位工作者,只有不断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才能提升履职尽责能力,促进党务和业务的融合发展。学校要把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党务工作者的培养放在与学术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培训形式上,不仅注重理论学习,还要加强社会实践。党支部书记的培训需要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全方位的培训体系,要能够包含党务工作、业务工作、个人修养、理论学习等方面的综合培养。

2.3 完善“双带头人”激励措施

目前,在高职院校里,教学科研工作做得好能够为教师的发展带来重要资源。而党支部工作多为奉献型工作,没有完善的激励措施,容易导致教师担任党支部书记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教师党支部书记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增强岗位吸引力。例如给予教师党支部书记相应的话语权,让其直接参与系部党政联席会,积极反馈广大师生的合理诉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科学核算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工作量,给予合理的岗位绩效津贴,并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方面对教师党支部书记予以政策倾斜[5]。

3 结语

在高职院校切实推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有效激发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教师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当然,“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是高职院校一项系统和长期的工程,只有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能力,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业务“双促进”,才能将党建和思政工作的优势最终转化成为高职院校的发展优势。

猜你喜欢

双带头人带头人书记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闫永红:从“镀金书记”到“走心书记”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集书记
高校“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困境及解决路径
推进高校“双带头人”工程“扩面提质”
“双带头人”促发蝶变
青年工人是怎样成为技术业务带头人的
又见雷书记
养猪群体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