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护理专业技能培训考核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9-12-22郑宏来兰园淞黄玲芳

微创医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教学法考核技能

郑宏来 兰园淞 黄玲芳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宁市 530022)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护理实训操作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课程。对护生操作技能的培训及考核,国内往往按照传统方法进行,而部分院校及地区也尝试了一些新的培训或考核方法。现对国内院校采用的护理技能培训及考核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综述如下。

1 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方法

1.1 传统操作技能培训方法 传统的操作技能培训考核方法,主要是注重对操作过程的考核,方式是教师示教,学生练习,教师指导或点评,最后考核。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模仿教师操作,是在对技能进行反复练习强化的过程中掌握操作技能的学习。操作技能的示教可以全程由教师示范至结束,学生再进行练习,也可以教师边示教,学生跟着边学边做。

1.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激励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江春燕等[1]运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工作项目,在外科护理学实践技能考核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察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及对考核模式的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案例结合工作项目的外科护理技能考核模式的应用可以提升护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规范化动手能力、临床护理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

1.3 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是一套设计学习情境的完整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又叫问题式学习),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另外,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还包括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 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王建娥等[2]运用PBL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等20项操作的培训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simulation)是指根据对象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情况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测试者安排在模拟的工作情境中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宋玉霞等[3]在实习前对护理本科生开展综合性情景模拟演练,实验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六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本科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1.5 翻转课堂教学法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可称为“颠倒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到学生身上。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讲座、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查阅材料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学习内容,教师则采用讲授法及协作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获得知识。于凤菊[4]将其运用到中医护理技能培训中,既节省了临床护理人员技能考核练习时间,又提高了护理人员技能水平及满意度,有利于提高培训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1.6 微格教学法 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又叫“微型教学”、“小型教学”、“微观教学”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微格教学”。微格教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德瓦埃·特,他认为微格教学是一个缩小的、可控制的教学环境,其时间一般控制在5~10 min,要求教师将平时40 min课堂内容浓缩在这几分钟内完整地呈现并使得学生理解。可以把教学过程摄成录像,课后再进行观摩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李文红等[5]将其运用到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培训中,再用课堂教学技能评价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教学培训效果调查表对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0个月的培训后,观察组临床护理教师课堂教学中导入、提问、讲解、板书、语言、演示、组织、强化、结束教学技能评分及总分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除教学管理外,观察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7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收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这种形式便于学生了解、把握项目的整个过程及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其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多重性、培训周期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这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兰园淞等[6]运用项目教学结合高端模拟人在护理学专业的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综合实验中,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托,借助高端模拟人创建临床“失血性休克模拟患者”,设立抢救情境,运用综合药理学、病理学、生理学及相关护理急救知识对患者进行救治,观察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采用问卷法调查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接受程度并进行效果评价,实现了护理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对学生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培养学生临床护理救治的思维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1.8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驱动的教与学方式,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其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之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周小菊等[7]将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在护理学基础技能操作教学中,实验班成绩远高于对照班,教学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9 高端智能模拟人为载体工具的仿真模拟教学法 美国医学教育科技公司在1997年研制出具有“生理驱动功能”的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超级综合模拟人(HPS),随着更高级的虚拟触觉感知技术和力反馈技术的应用,将会不断地推出更新更高技术的产品。以智能模拟人为载体工具展开的护理基础操作实训,一般用于护理技能大赛操作训练考核居多,其具有与人相似的感官系统,模拟出与人相似的生命体征及反应,学生通过借助模拟人进行演练,连接的电脑系统会给学生操作进行评分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护理技能的训练效果。马杰等[8]借助Simman 3G高端模拟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方式对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操作培训,结果91.6%的医学生对培训的教学内容很满意,57.1%的学生认为模拟的真实性强,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情景模拟教学提高了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急救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结论认为采用Simman 3G综合模拟人进行情景教学可显著提高实习生临床技能操作的能力,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2 护理技能考核

2.1 传统的护理技能考核 传统的考核方法就是教师参照护理操作评分标准来考核学生。但传统的方法也存在弊端,如教师个人主观性大、操作评分标准无法考核学生各方面水平、耗时费力等。

2.2 卡片流动考核模式 有研究者[9-10]探索了一种新的考核方法——卡片流动考核模式,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所有的单项操作考核,学生利用课堂和课余时间练习,单项操作练习熟练后可以随时申请考核,考核不达标者,练习后再考核,直至达标。郑凤莉[11]运用名片案例抽签考核法考核学生护理技能操作,通过对护理学30项操作进行案例编写,A面为案例,B面为护理项目目标,学生需要抽签拿到案例,根据案例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操作措施。这种方法极大地培训了学生案例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及实训操作能力。

2.3 视频录制考核 徐琼芳等[12-13]运用录制视频的方法对助产专业学生进行考核,该方法为学生录制操作视频,然后教师打分点评。学生用观摩反思的方式进行培训及考核,节省了教师的人力,提高了学生的操作水平,同时也为考核带来了极大便利。

2.4 SP/OSCE考核法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来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同时也是一种知识、态度、技能并重的临床能力考核方法。考生通过一系列事先设计的考试站进行实践。考站设置分长站、短站,时间5~20 min不等。由主考人或标准化病人对考生进行评价。张娜等[14]运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考核,设立10个站点,学员需连续且完全独立地完成考试。通过分析学员的考试成绩,认为OSCE可以客观准确地考核急诊专科护士的各项能力水平。谢青青等[15-16]运用OSCE考核模式对涉外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了护理技能考核,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训亦具有较好的效果。

2.5 仿真护理考核模式 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包括静脉输血输液法、药物过敏试验法、吸氧法等模块,该实训教学系统使用多种媒体表现形式,模拟真实的医护现场、医护设备及患者,通过直观性强、交互性好的仿真实训系统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护理技术模拟教学系统针对学生在技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病症现象不直观、错误率高、危险性高等一系列难题进行反复训练。利用成熟的动画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部分取代现场实习和真人护理,能够在缩短实训周期、减少不必要的损耗、降低安全隐患的同时达到教学目的。陈方烨等[17]运用护理技能仿真模拟,通过DF-XF-AT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建立护理操作考核题库,在实验室完成对学生护理评估技能的训练与测评。该考核方式很好地完成了临床护理技能考核的评估,具有效率高、重复性好、自动评卷的功能,既减轻了教师工作量又有利于对全体学生的护理技能水平的公正评价。

3 培训及考核方法的改革

3.1 信息化工具培训的应用

3.1.1 基于移动4G网络的护理技能考核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章晋等[18]借助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NIS),以移动4G网络为核心技术设计了一款移动护理技能考核软件,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信息档案模块、技能考核标准管理模块、技能考核模块、个人成绩查询模块及考试成绩管理统计分析模块。学院自使用该软件以来,与往年同期相比,各项技能考核周期缩短34.0%,极大地提高了护理技能考核的工作效率,成绩录入准确性达100%,同时减少了考核前、考核中、考核后的大量人力、物力,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一款护理技能考核软件。

3.1.2 开放式虚拟实验室教学 田朝霞等[19]采用虚拟实验平台,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实验室环境,提供可操作的虚拟实验仪器,使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同时提供网络实验教学一体化管理功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又分为基础操作视频、虚拟实验平台、虚拟实验教学管理3个部分。结果观察组学生基础护理技能操作考核中的操作技能、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部分学生对模拟综合实验教学效果评价良好,提高了护理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1.3 数字化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 吴彬等[20]将实验教师资源、实验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现代化的手段加以整合,构建数字化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结果2014届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满意度均高于2013届学生。改革前后实验中心的实验室安全评分、环境卫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设备运行状态评分、使用率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革前后实验中心对学生技能的影响、教师教学技能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流程、课程安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字化护理技能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对《基础护理学》的技能教学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促进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发展。

3.2 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

3.2.1 “一操作一考核”和“整体评价”相结合法 近年来许多护生存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等问题,而且护生的人数较多而教师人数较少,在这种师生比例不协调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考核,存在着极大的问题。对此,吕海琴等[21]对中专学生的护理技能考核方法进行了改良,采用“整体评价”模式,提高了中专护生护理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3.2.2 单一评价变成分级评价 沈峰平等[22]运用分级评价,按照核心指标、普通指标、重要指标的原则制订培训大纲、培训实施方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5项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及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分级评价指标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考核的结果体现了护士真实的掌握程度,确保护士临床操作实践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2.3 单一评价变成多维度评价 严玮等[23]运用临床护理技能考核评价体系,分别从护理问诊、护理体检、病历资料整理、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和健康教育几大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临床能力和适应能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3.2.4 护理操作技能评分表的改革 高欢玲等[24]在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质量评价要求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操作评分表进行改革,结合专家咨询结果建立护理技能操作评价体系,其中包括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对二级指标中的各条目按照其基础分、难易度、重要性进行评分,各条目有其实际分和最高分(实际分=基础得分×重要性系数×难易度系数,最高分=基础分的满分×重要性系数×难易度系数),各条目所得分值累加即为实际总分和最高总分,为了便于比较,以百分制计分,该操作项目的最终成绩=(实际总分/最高总分)×100%;并且在护理技能操作及评价程序上建立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为框架的评价模式。评价表根据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及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要求,在护理评估中增加了护士职业素质、操作目的及操作可能潜在的风险几个模块。评估是基础,只有评估全面、准确,才能做到准备充分,操作中因人施护、灵活自如,利于护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保证了操作安全、有效,满足护理对象需要。

4 总 结

目前传统的护理技能考核方法已被认为存在许多不足,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护理的发展,因此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众多研究者都在不断进行改革,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但每种改革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单一地选用其中一种,应该掌握每项操作要求的主次,根据每项操作的不同特点,选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取长补短,尽可能发挥各家的长处,采用综合考核法、团队考核法才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在考核学生操作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及培养,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出复合型、综合能力强的护理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法考核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内部考核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劳动技能up up!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