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并发症及生活质量影响探讨

2019-12-19陆聪聪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白血病科室化疗

张 芳,陆聪聪

(浙江大学舟山医院,浙江 舟山316000)

白血病为造血系统疾病当中威胁程度相对较高的恶性疾病,典型临床症状为出血、感染、贫血、浸润,在短时间内病情会急速发展并诱发各种严重后果。相对于移植造血干细胞治疗方案,化疗的应用频率和范围相对更高更广[1],但化疗所需时间较长且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例如:化疗后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粘膜炎症等,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在化疗后出现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会导致偏瘫、失语,甚至死亡。这都不利于干预措施的顺利进行以及患者舒适体验,因此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措施价值更应该保持足够的重视程度。本院在临床探索并结合科室及白血病化疗患者临床特点后,制定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疗急性白血病并用化疗手段干预患者群体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31~58岁,平均(44.51±3.09)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27±1.26)年。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32~60岁,平均(44.78±3.04)岁;病程5个月—5年,平均(2.31±1.32)年。为确保组间基线数据差异不会影响后续研究数据的公正性,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其性别、年龄、病程后均发现无明显差异(P>0.05),可做比较。

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护理干预,严格根据医嘱内容为患者进行用药护理,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体征与相关反应,如果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处理。实验组患者在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在为患者提供具体护理方案前组建临床护理路径小组,小组组成成员包括科室主治医生(1名)、责任护士(1名)、科室主任(1名)、科室护理人员(3名),充分考虑收治患者的病情状态、科室实际资源、护理相关流程等情况,对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制定,确保整体护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第1天。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医护人员情况、设备状态,责任护士核对患者临床相关数据是否存在缺失,然后安排入院事项并详细介绍科室的规章制度。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态和相关指标,做好存在的危险因素评估工作,严格遵循医嘱并定期巡视。做好规律休息、排便顺畅以及每天的活动强度[2]。协助医生完成各种医疗护理相关工作,处理医嘱,定期进行巡视。(2)入院第2天。结合对患者病情、体征状态的评估,在充分考虑到科室和护理资源的实际情况基础上调整临床护理路径的内容,当天为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宣教方式需要结合受教者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新知识掌握速度等,采取如视频、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宣传手册等,旨在让患者对于白血病、化疗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避免因未知而产生恐惧。(3)入院第3~7天。患者已经开始进行白血病化疗,在治疗期间要随时掌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观察是否发生相关不良反应诸如皮肤黏膜出血、胃肠道出血等,根据患者治疗需求提供口腔护理、泌尿生殖系统护理、肛周皮肤黏膜护理。(4)入院第8~30天。定时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在提供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原则以防发生交叉感染,配合心理护理、生活指导等措施。

3.观察指标。在对两组急性白血病患者护理期间密切观察,对于出现常见化疗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出血等进行记录并将组间发生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为两组患者提供对应护理后,通过生活质量评估量表方式了解组间生活质量差异,评估量表主要从以下项目来评估与了解:生理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分数越高提示患者该方面生活舒适体验越高。

二、结 果

1.并发症。记录治疗护理期间两组患者出现化疗相关并发症情况,发现实验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种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n)

2.生活质量。经评价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各个项目所得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种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评价比较

三、讨 论

在本次研究中可知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在并发症情况控制以及生活质量调整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制定具体护理方案过程要尽量满足患者需求,制定一套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护理流程,让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隐患因素能够被最大程度的控制,达到理想的病情控制效果。充分的评估并灵活调整护理措施内容,调动患者配合积极性[3],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自己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防止由于对自身疾病还有治疗措施的未知而产生恐惧抗拒心理,不利于后续治疗,让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也重视家庭支持对于治疗过程中的正面影响,这些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都有着良好的改善价值。

综上所述,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化疗期间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干预能够让其配合相关医护措施,控制期间并发症对于整体治疗的不良影响,提高治疗期间患者的舒适程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白血病科室化疗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跟踪导练(二)(3)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顺铂联合多西他赛同步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