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专业的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设计与教学

2019-12-19李国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卫生教学内容

李 恒,李国红

(1.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02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卫生政策、医院管理、卫生改革等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在临床医学教育中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大多数的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医学专业均开展了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虽然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一般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就业后的实践需求,医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学习的思考和研究逐渐增强。根据已有教学经验,传统的卫生事业管理学课程设计和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理论和研究实践相结合,突出与临床工作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强医学生的宏观管理理念,是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应该具有的改革方向。

一、临床医学专业的背景与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

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培养中除了培养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毕业生能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同时也培养学生成为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在教育中注重更新教育理念,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将医德教育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明确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系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初步的临床能力,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能不断追求卓越的高水平医学毕业生。从更高的标准来看,国际现代社会哪些能力是临床医生教育的关键因素,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医师学院开展了一项加拿大医学教育指导项目,围绕7个医生“角色”组织核心能力框架,包括医学、传播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倡导者、学者和专家[1]。上海交通大学的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项目于2014年启动,临床医学专业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卓越医师为目标,制定以临床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健康指导、职业精神、学术能力、健康人格、管理能力为核心的八大教学理念。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在新时代临床专业学生培养的目标下,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越发体现其重要性。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上海交通大学的2015级临床八年制和2015级临床医学法语八年制共18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电子问卷,对临床医学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进行研究。其中回收问卷105份,均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57.7%。

采用电子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所有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计,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调查数据使用Excel和SPSS 18.0软件录入统计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分析,同时对7名学生进行了个人深度访谈,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提出评价及建议。

三、临床医学专业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效果

(一)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及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临床医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培养卓越临床医生的八大核心能力的期待能力提升和实际能力提升进行评分(选项1~10分),评分结果如下所示(见附图)。临床专业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全面提升核心能力的认可度较高,其中认为课程可培养的核心能力前三位是管理能力(7.4分)、健康指导(7.1分)、职业精神(7.0分)。认为通过已经学习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实际提高的核心能力前三位是管理能力(6.1分)、健康指导(5.9分)、职业精神(5.8分)。通过卫生事业管理教学,期待课程提高能力和实际提升能力差距最小的前三位是健康人格、沟通能力、学术能力,也就是在教学中,这三方面的能力培养效果较好;期待提升能力和实际提升能力差距最大的是管理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管理能力培养不够,应加强管理能力的教学内容。

附图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对综合能力培养情况反馈

新时代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已经超出传统的临床医学教育,而是培养卓越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临床专业人才。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卫生管理联合教育研究发现,中国医院系统绩效的提升有赖于临床医生、医院管理者的综合管理能力提升,包括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筹资管理和医院信息技术的应用[2]。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医学、管理学、政策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人文学科,主要培养管理和分析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学术能力[3]。因此,在临床专业教学中,卫生事业管理课程对临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重视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为培养临床学生的卓越能力奠定基础。

(二)临床医学专业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及建议。

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内容根据临床专业需求进行设计,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为例,由于课时限制,教学内容设计包含卫生事业管理绪论、卫生规划、卫生组织体系、卫生资源管理、卫生政策、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医疗服务管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药品政策和管理,教学方式主要是理论授课。通过问卷调查各部分内容的重要性(选项1~10分),来确定和改善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侧重点。在授课内容中,卫生事业管理绪论5.0分、卫生规划6.1分、卫生组织体系6.4分、卫生资源管理6.5分、 卫生政策6.9分、卫生系统绩效评价6.8分、医疗服务管理7.2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6.9分、药品政策和管理6.9分。学生认为医疗服务管理、卫生政策、公共卫生服务管理、药品政策和管理最为重要,评分最高。47名学生(44.8%)认为课程内容的理论和现实应用比较平衡,56名学生(53.3%)认为课程的现实应用性有待加强。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临床学生对临床医疗、预防、药品相关的服务管理内容最感兴趣,也是认为实用性很强的内容。同时学生对卫生政策、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内容很感兴趣;在学生访谈中也有相同的结果。综上,学生对卫生事业管理课程的更现实的、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国家宏观政策及全球性的视野教学需求强烈。学生对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提出建议,对案例教学、PBL教学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很感兴趣。同时也有学生建议考试形式可以多样化,突破传统的闭卷考试,通过开卷考试、小组讨论汇报、小论文等形式进行考试,更能锻炼学生深入研究卫生领域问题的能力。卫生事业管理课程教学设计可以通过课程内容整合的形式进行,从临床和国家政策选取经典的案例穿插,内容之中,形成教学内容联合实际案例分析的特色教学内容。

四、结 论

随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向卓越型、国际型、综合型的目标转变,卫生事业管理课程重要性增强,对临床医学生的管理能力、学术能力、沟通能力等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生认为卫生事业管理的教学中医院管理、卫生政策、公共卫生和药品管理、卫生系统绩效等内容很重要,同时希望能够获得与国家宏观政策和全球卫生系统相关的实践性、现实性、技能性的教学设计。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卫生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小小行医记录折射红色卫生事业——苍梧县汇票背后记载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防疫工作
新形势下卫生事业单位财管工作的探讨研究
加强护理经济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卫生歌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