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麻醉药物对肺癌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19-12-19郭建桃许丽华王丽姝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肺癌麻醉

郭建桃,许丽华,王丽姝,李 梅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台州 318020)

手术为临床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1]。手术操作与麻醉刺激会导致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癌细胞扩散及术后复发的风险[2]。探讨肺癌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分析不同麻醉药物下肺癌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及炎症因子的变化。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1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肺癌手术患者,肺癌诊断均经影像及病理学结果证实,符合《胸外科学》中肺癌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病历信息真实、完整;(2)年龄39~78岁;(3)ASA分级I~II级;(4)均顺利完成手术;(5)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严重脏器功能异常;(2)凝血功能障碍;(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4)精神疾病;(5)妊娠、哺乳期女性;(6)麻醉药物禁忌证。根据不同麻醉药物方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两组性别比例、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患者均于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术前均禁食8h,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行左侧桡动脉、右侧颈内静脉穿刺。麻醉诱导:对照组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实验组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维持10min;其后两组均静注等剂量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1.5~2.0mg/kg+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患者意识丧失、肌松后行双腔支气管置管。麻醉维持:泵入丙泊酚4~8mg/(kg·h),间断静注舒芬太尼与顺式阿曲库胺维持麻醉,BIS为40~60。术毕前10 min停用麻醉药。术后静脉镇痛方案:舒芬太尼0.08μg/(kg·h)+托烷司琼5mg+生理盐水,配置成100ml,速率为2ml/h,自控2ml,间隔15min。

3.观察指标。(1)氧化应激反应指标:丙二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2)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二、结 果

1.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对比。B组术后24、72h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均优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氧化应激反应指标的对比

注:*表示对比对照组,P<0.05

2.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的对比。实验组术后24、72h及1周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三、讨 论

肺癌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手术可控制患者病情。手术操作本身可导致患者出现氧化应激反应、疼痛、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引发炎症反应等情况。对肺癌手术患者

采取合理的麻醉方案非常重要。

表2 炎症因子水平对照表

注:*表示对比对照组,P<0.05

咪达唑仑为临床全麻手术中常用的镇静麻醉药物,所需剂量较大。右美托咪定麻醉效果确切、患者术后苏醒快。黄大雪等[3]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定输注(0.8μg/ks)及维持剂量(0.5μg/kg)均可减轻肺癌术后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及术后POCD发生率。本研究显示,术后实验组丙二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其麻醉效果更佳。

不同麻醉药物对肺癌手术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定具有氧化应激反应小、炎症因子水平低等优势。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肺癌麻醉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戊己散对腹腔注射甲氨蝶呤大鼠氧化应激及免疫状态的影响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参附注射液延缓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