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联合视频的数字化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19-12-19雷群芳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9年9期
关键词:心内科教学法数字化

雷群芳

(浙江省荣军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0)

数字化教学法是指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数字化资源,在教学时进行合理分类展示,能够高效快速搜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及科学有效管理时间的一类教学法[1]。其中,微课教学法即以微型视频为教学载体,设计特定的情景,将知识点高度浓缩在3至5分钟的视频中,并结合互联网,将微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实现了学生在片段化时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不受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视频则是微课的一个重要内容[2],视频法多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以接受带教的实习生为主体,采用标准化的培训内容,强调对实习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在美国心脏协会的引领下,视频法被广泛应用于心肺复苏培训以及其他临床带教课程。心内科护理涉及多个临床医学学科,要求具有较强的临床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为提高心内科护理带教的教学效率,我们结合新时代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现状,探索了微课结合视频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并将此教学方法应用到心内科护理带教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本院2015—2017年参加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中随机抽取学生80人,其中本科生20人,专科生10人,中专生50人,男生3人,女生77人。随机抽取40人作为实验组,另外40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实习时间均为4周。经比较,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学历等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1.授课。实验组:采用微课联合视频的数字化教学模式,进行心内科护理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即以教师利用PPT讲授为主。两组实习期均为4周。

2.实验组的培训方法。周一给学生发放微课链接督促学生自学,周五集中教学。微课包含教学视频、课件、师生问答互动留言、练习4部分。教学视频由本院医务人员设计和提供,其主要内容包括心内科操作和心内科管理等。微课通过微信向学生发放,视频中再现特定心内科护理场景,并在视频中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按照视频中的标准和步骤,完成相关临床操作。

周五的集中教学,由教师带领学生跟随视频,对微课中临床操作的部分进行分步练习。带教老师在练习过程中监督和纠正学生的操作手法。每节课程的视频播放完成后,带教老师总结本次带教内容,点评微课中学生反馈的练习题答题情况。而后进入病区和手术间进行实践和观摩。

二、结 果

(一)考核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和临床实践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t检验,得出概率值P<0.05,

两组考核成绩具有显著差异。说明微课联合视频的数字教学法,更有助于学生掌握心内科护理的知识,有利于学生心内科临床护理技能的提高(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分)

(二)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的评价。

向实验组发放问卷,共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100%。结果发现实验组学生对此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较高,其中学生对授课方式尤为满意,普遍能够接受本教学法,并且认为本教学法十分高效,能够让学习更加便捷,更快达到积累知识的目标。此外,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本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更能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由问卷结果如下(见表2)。

三、结 论

微课联合视频的数字化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理带教中教学效果较为明显,较传统的PPT讲授法更为高效。微课使师生间的沟通更为有效和个性化,通过及时的一对一线上沟通,使老师能在第一时间明确学生遇到的问题,清楚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所教授的知识。视频教学使学生把视、听、练相结合,从而达到了对感官的有效刺激,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视频提供了心内科护理现场的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微课联合视频的数字化教学法应用于心内科护理带教的评价

场景,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般体会到心内科护理的工作程序。同时,微课和视频的结合,规范了教学流程,保证了带教课程的标准化和完整性。带教老师在微课和视频教学的基础上,主要作用转变为解答学生的问题,以及纠正学生护理的手法错误,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因此,较传统方法,此教学法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心内科教学法数字化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