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与探索

2019-12-17朱晓彤王晓卓

吉林蔬菜 2019年4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园林

罗 娜 朱晓彤 王晓卓

(长春公园 130000)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注重城市的环境和人文景观的建设。而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就是要以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利用园林内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提高城市绿化面积,以此促进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善,提高人们居住的舒适度。这就要求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要以综合城市基础信息与园林基本情况,以本土植物为重点,人性化、极向上、新颖而不浮躁、美观而又实用、简单而满足需求符合生态要求的城市园林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公园是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的场所,面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是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园林绿地的建设,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对局部小气候的改造有明显效果,使粉尘、汽车尾气等得到有效抑制,在改善现代城市生态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城市公园景观功能及重要性

1.1 改善城市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幸福感,这是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众多的工业企业把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之中,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城市温度,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新鲜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对人居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城市景观园林应该布局合理,建筑精美,设施配套齐全,运转有序,管理完善,四季葱翠,绿茵遍地,繁花似锦。人们生活在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的这种城市里,有利于保持居民的身体健康,充满精力,带有旺盛的创造力。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城市变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景观园林的建设直接影响城市的环境质量。

1.2 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景观园林和社会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决定了景观园林的内涵和形式,同时景观园林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经济和文化也有促进作用,可以极大的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国很多地区都借助城市景观园林的建设来改变城市面貌,提供一个良好先期的投资环境,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因此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景观园林建设的发展,同时优美的环境又促进了城市经济和文化的更加繁荣。

1.3 城市文化内涵的展现

当地民俗文化、生活习惯、建筑文化、特色产业等都可以作为城市景观园林设计中的元素,加以提炼升华通过布局形式、雕塑、小品、铺装等景观手法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容易引起居民意识上的共鸣增加城市自豪感与幸福感,同时也容易形成城市名片,提升城市形象。

2 公园景观设计原则

2.1 地方性原则

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这些自然过程包括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及能量等,将这些因素结合到设计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设计应就地取材,当地植物和建材的使用,是设计生态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整体性原则

城市公园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应当注重保持其发展的整体性,景观规划要从城市的整体出发,以城市的空间目标与生态目标为依据,考虑公园建设在什么位置、建成什么性质和多大的规模,采用适宜的景观规划方式,从宏观上真正发挥城市公园景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塑造城市形象、优化城市空间的作用。

2.3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创造公园景观,应充分认识到人在公园中的主体地位和人与环境的双向互动关系,保证人与自然的健康发展和人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协调,强调人在公园的主体地位。人是公园空间的主体,任何景观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关怀,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营造优美的环境。

2.4 异质性原则

景观异质性导致景观复杂性与多样性,从而使景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趋于稳定。因此在对文华公园这种以人工生态主体的景观斑块单元性质的城市公园设计的过程中,以多元化、多样性,追求景观整体生产力的有机景观设计法,追求植物物种多样性,并根据环境条件之不同处理为带状(廊道)或块状(斑块),与周围绿地融合起来。

2.5 多样性原则

城市生物多样性包括景观多样性,是城市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是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公园内,景观斑块类型的多样性的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增加,为此,应首先增加和设计各式各样的园林景观斑块,如观赏型植物群、保健型植物群落、生产型植物群落、疏林草地、水生或湿地植物群落。

2.6 景观连通性原则

景观生态学名用于城市景观规划,特别强调维持与恢复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即维护城市中残遗绿色斑块,湿地自然斑块之间的空间联系。这些空间联系的主要结构是廊道,如水系廊道等。

2.7 生态设计手法

从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理念的思考,生态景观设计效果是城市公园设计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为了有效地实现生态环境设计理念,从公园饰品以及环境方面都运用了生态设计手法。

2.7.1 公园景观设计采用石笼作为一种生态格网结构,一种新型材料结构。生态格网根据工程设计要求组装成箱笼,并装入卵石填充后连接成一体,用做堤防、路基防护等工程的技术。作为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新型生态格网结构,成功地应用于各种保护工程中。与传统刚性结构比较起来优点突出,更提供了一个新的景观视觉效果,较好地实现了工程结构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卵石柱摒弃了传统刚性结构建筑物的单一性立面装饰,在保证钢结构亭安全性的同时,增加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2.7.2 基于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使公共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公园在设计手法上核心是采取生态技术,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措施,重点创造水生态环境的城市公园。公园照明系统均使用环保节能的太阳能照明系统,以环保、节能配合公园的生态性设计。公园设计水生植物净水系统。水生植物营造了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点缀水面与岸边,加强水体的美感。同时水生植物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能吸收水中有害物质、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水生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涵养水源、保持湖水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同时采取生态化净水,公园与河流形成一个完整的水系系统,通过水深、驳岸形式、植被护堤等水设计,建造一个的生态设施,由河道作为廊道,河涌水流经公园的入口湿地生态水生植物床和浅滩的过滤,进行生物净化,再进入深水区,再到净水区。如此进行一系列的过滤,最终达到水体的自净,最后到达卵石浅滩,为儿童提供安全戏水用水。

2.7.3 公园生态水景设计,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床对水体进行净化,设立动态水景观——喷泉,为水体增氧。湖体基底和驳岸设计以自然土堆坡为主,表面层换粘土保水。对于公共卫生间、公园管理处等服务用房给水方面以自来水供应。植物灌溉主要采用自动喷淋系统,设净化池,利用湖水补给,提供日常的灌溉用水。公园的服务性污水采取就近排进周边的市政污水管。雨水方面则采用天然排水为主,沿路边设置不同形式的明沟排水,以自然的卵石、水生植物构成,暴雨时期会形成水溪景观,其它以暗沟排水为辅。

2.7.4 天然排水调节系统。城市公园在各处设置天然排水系统,以保持水土,水通过有序的地表排水路径,以明水渠、地形明沟、卵石径的形式,汇集到深水区。当暴雨时侯,形成溪流的景色,水退时又是旱沟,草花丛生,呈现另一种景象。

2.7.5 生态护坡景观设计。河涌设计还原河流原生的形态,设计成蜿蜒弯曲的河流,设计不同的水深,采取自然放坡的原生态驳岸,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湖泊设计还原原地形湖泊的原生形态,扩大湖面,增加蓄水面积,形成婉延弯曲的自然放坡原生态驳岸,设计不同的水深,利用水生植物加固河堤,形成自然生态的河岸风采。同时公园里设计了生态绿地植物床,潜水跌水区、活水区、净水区以及戏水区。

2.8 特色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有彩色安全胶垫活动区,主要是考虑到随着生活的快速发展步伐,人们更加地崇尚健康环境生活观,儿童游戏场地及青少年活动场的安全性和趣味性设计尤为重要。在绿意盎然的小山坡中间穿插橙色和红色的小径,它们是用安全性能高的地面材料制作而成,在绿色植物与红色系的强烈色彩对劲以及巧妙结合下,充满视觉冲击和动感,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趣味性的安全嬉戏地带。

3 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3.1 生态园林理念的树立

现阶段的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过程中,其发展趋势在于要树立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要求的生态园林理念,能够不断地提升城市形象,有助于更好地建设现代生态城市。同时,通过树立生态园林理念,对于园林美观性的提高至关重要,以此有助于发展当地的旅游业,促进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因此,我国当前需要侧重建设基础设施,在过程中强化对开放式绿地的建设,对全面城市绿化进行积极的宣传与引导,从而树立生态园林理念。

3.2 艺术理念的融入和经济成本的考量

将艺术视觉元素积极地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对于提升整体效果至关重要,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成本的不断增加。鉴于此,设计师需要在审美要求和成本控制二者中找到平衡点,在兼顾审美特性的同时,对景观建设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有机平衡,能够促进景观设计水平的提高。园林作为组成城市艺术与风格体系的重要部分,承载着居民休闲娱乐的功能,然而,如何对其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尤其是如何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则需要设计师进行充分的考虑。因此,设计师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按照城市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致力于建设水平与效率的显著提高,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在艺术性提高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确保设计的经济性。

3.3 结合生物的多样性、科学性和艺术性

按照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原则,在设计景观时要侧重于物种的多样性,将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保证植物在园林中能够更加合理地生长。按照“适地适种”的原则,在栽种树木的过程中强调科学性,重点种植乡土树种,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来确保植物生长的健康性;侧重于绿化和设计空间,有效结合乔木、灌木和草,以此增加各个植物间的和谐性,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园林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刘玮玉艺术作品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垂直绿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清代园林初探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立体绿化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运用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