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敏捷、高效、共治:智能社区治理变革的三个走向

2019-12-17葛天任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

至爱 2019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化社区服务共治

文|葛天任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助理教授

方 惠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 本科生

技术创新持续推动社区治理进入智能时代。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的基于血缘、地缘和文化传统而形成的“共同体”——“社区”正在被重新定义。智能时代为打造一个数据共享、快速响应、高效服务、直接互动的基层社区共治体系提供了机会和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服务方面取得了巨大发展,社区服务的市场化改革极大地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效率,但市场化服务仍难以解决均衡发展的问题。以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变革及其一系列社会经济创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方式和动力。作为一种探索性观察,智能时代社区治理变革将有三个走向:敏捷治理、高效服务、赋能共治。

一、敏捷治理:数据驱动的快速响应与风险监管

全球和中国在网络空间上的迅猛发展,不仅正在改变多层次的治理框架,而且正在重新塑造社区治理所依赖的治理技术和治理过程。过去,无论是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式,都没有能够很好地解决有效需求问题。一方面,科层体制本身即具有决策缓慢和选择性执行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体制在面对集体消费过程中也存在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在智能时代,如果能实现数据驱动的“快速响应”,同时最大可能降低“技术风险”,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加强监管,一种新的基层社区治理模型就可能出现。

在这方面,清华大学薛澜教授所阐释的“敏捷治理”概念有助于理解智能治理的关键问题。所谓敏捷治理即通过对人工智能的治理,一方面促进政府及其多元主体在治理过程中的快速响应问题,另一方面也试图通过这一治理原则建立一种共识,即通过“治理”来规避人工智能所可能带来的社会风险。

“敏捷治理”作为人工智能治理的基本原则,其思路和内涵完全可以应用到智能社区治理之中,从而促进基于海量数据生成和传输所驱动的治理技术的改进或升级。当然如何保障这一技术不被滥用以致带来社会风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从实践上来看,当前数据驱动的敏捷治理还主要是如何应用大数据加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治理变革,而对技术风险的规避和监管仍停留在“讨论阶段”。2019年开始,中国部分地方政府陆续成立了“大数据资源管理”的相关机构。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目前各地已经陆续开始建设数据驱动的集成智能城市治理系统。这一系统以一整套结合社区治理、网格化管理、行政条线管理的综合性社会管理系统来整合碎片化的政府职能机构,并实现政府的快速响应,最终实现社区层面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看,智能社区治理成为了智能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数据驱动的智能社区治理推动了政府力量以新的方式进入“社区场域”。

二、高效服务:商业社区化与社区商业化

“商业社区化”与“社区商业化”现象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智能时代社区服务领域最为显著的变化:社区服务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所谓商业社区化,主要是指大型互联网商业公司进军社区商业。追逐利润的企业嗅到了社区巨大消费需求,敏锐地向“社区”抛出橄榄枝,将社区商业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蓝海”。这些企业不仅在商品、商业服务上“跑马圈地”,还为顾客推出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并提供个性化服务。商业社区化的一个后果,即社区的商业化,也就是社区服务的商业化以及“社区”围绕着社区商业而重新建构。

随着时间推移,商业服务的经营主体早已突破了个体工商户和社区小企业,其发展越来越有赖于线上平台。传统的P2P社区服务供给模式已然被全面改变。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智能时代,社区居民可以通过O2O的方式获得更加便捷的社区服务。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公司在城乡社区建立了各种线上线下体验店,像“天猫超市1小时达”“京东到家”等服务陆续推出。居民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新鲜的水果蔬菜,也可以通过“饿了么”“美团”等互联网送餐平台即时预订各种餐饮外卖,依靠“帮买帮送”等跑腿服务享受私人定制化的服务配送。电商企业在社区生活服务上频频发力,依托微信、应用软件等构建起来的社群经济也如火如荼。电商平台不只提供商品,还提供了大量专业性的社区服务,更为关键的是,正在养成社区民众通过电商平台获取社区多元化服务的习惯。当然,不可忽视的是,社区服务配置结构性失衡是前置原因之一。从长远来看,社区服务发展的一定阶段,必然将走上公益性、福利性的轨道。

三、赋能共治:数字时代的社区公共参与

智能时代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公共事务、方便联接协作的时代。智能时代已经赋予普通居民以更为便捷的途径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而这种途径一旦形成就会产出积极的参与感,并塑造基层治理的效能感和对基层国家建设的认同感。社区的智能化管理要求基层社区能够设计和推广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智能手机App和网站,不仅是用来适应居民的物业服务要求等从传统的电话、柜台、窗口等向移动化、智能化过渡的趋势,更是为了激发居民,尤其是年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应用,基层政府可以及时发布信息,搜集居民舆情,使社区服务更加趋于精细化,并提高社区服务的针对性和效率,同时居民也可以通过这些应用快速了解基层政府的政策和社区发展动态,解决信息和资源的不对称问题。尤其是针对上海市所采取的政社合作推动社区服务模式,通过推广社区软件和应用,让更多社区民众参与到社区服务的评价、建议和解决的过程之中,并利用信息公开等措施增强社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责任感,激发居民的社区参与热情。从长远来看,代际变迁与数字治理必然导致社区治理将走向赋能共治。

猜你喜欢

社区化社区服务共治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的问题与对策:文献综述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研究30年:热点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多元共治”乐融融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基于社区化编码的网络协同开发模式分析
诸城市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
创客空间社区化发展模式初探
我国社区服务的性质和服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