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与劳动

2019-12-17安徽大学

艺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技艺劳动人类

□杨 光 安徽大学

一、艺术与审美

艺术是离不开审美的。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美包括生活美和艺术美两种形态,其中生活美又可以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自然美是最本真与震撼的美,包含了自然万物以及人类社会的生动气息:巍巍高山,连绵不绝;山海相连,波涛不断;瑰丽晚霞,旖旎千里……这些美都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社会美则包含了方方面面,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同时也是一种人类内心世界的精神活动。艺术可以说是人类用自身行为活动来表达“美”,创造“美”,将“美”转化为人类日常的行为活动方式。

二、“艺术”的由来

若想明白艺术一词的含义,需厘清附着于这个词语上的模糊不清的含混意义。“Art”一词在最开始时的释义并不是艺术,其从属于美学的含义的时间很晚。在古拉丁语中“Ars”的含义为“技艺”,指的是木工、铁工、外科手术等技艺或者是专门的形式技能。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同样将“艺术”理解为“技艺”,如作诗的技艺、建筑的技艺、绘画的技艺、缝纫的技艺,等等。时间推移到中古时代,那时拉丁语中的“Ars”,指各种形式的书本学问,如逻辑、语法、巫术和占星术等。在莎士比亚时代,“Ars”的词义依然如此,如在《暴风雨》中的普罗斯庇罗脱下自己的法衣时,说了这样一句话:“Lie There, My Art”,可以解释为:躺在那里吧,我的法术。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之火从意大利蔓延到各个国家,艺术一词重新恢复了“技艺”这一古老含义,那时的人们将艺术家看作匠人。直到17世纪,艺术和美学概念才开始从技巧和技艺的概念、哲学中分离出来。直到19世纪,“Art”这个单词才成为“艺术”的总称。在中国,汉字“艺”来源于农业生产。在春秋战国时期“艺”的含义为各种技能,可归纳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由此可见,在人类的发展中艺术与生活中的技术、技艺、技能有着密切的关联。

三、劳动如何升华出艺术

在人类的劳动生产中会产生便捷的方式或高超的技巧,我们称之为技艺,这些技艺在使用过程中会随之产生富有美感的事物,由此技艺转化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艺术。在这个过程中劳动生产至关重要。

在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都比较原始的时期,人们将常用的劳动姿态加以夸张改良,形成庆祝丰收或祭祀神灵的音乐和舞蹈,把日常生活中的劳动提升为艺术活动。劳动是造就人类社会生活活动的前提与必要条件,并且得以完善,这些是艺术创造实践活动的温床。

劳动生产推动了工具的制造生产。在日积月累的劳作过程中,人类不断将工具改签,这些都极高地提升了人类生活的水平与质量,为艺术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前提基础。

劳动时,人们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自己制造生产的工具去满足日常物质需求。如果劳动收获与预期的不一致,如自然灾害导致颗粒无收或因战争而造成的劳作物毁坏。这时无助的人们就会祈求上苍保佑,希望他们可以免于天灾人祸。这样的祈求行为产生了图腾和巫术。而图腾与巫术的产生被现代人认为是最早的艺术萌芽。

四、大师们眼中的艺术与劳动

19世纪末,欧洲许多民族学家与艺术史学家推广“艺术起源于劳动”的观点理论。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就曾经论述艺术与劳动的关系;马克思理论认为“劳动创造了美”;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沙利亚宾演唱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其节奏显示出拉纤时动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微弱的叹息声、号子声仿佛纤夫们拉着笨重的货船从远方缓缓走来,而在沉重的叹息声中又隐藏着反抗的力量。

五、劳动中产生的各类艺术

人类最早的居住场所是山洞,有了建筑之后,人类又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了建筑,使得建筑变成非凡的艺术品,如罗马帝国的万神殿。从建筑艺术来看,人类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建筑,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

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原始造型艺术从狩猎动物的描绘开始,作品高度写实,这种写实的风格来源于原始的狩猎生活。当时的造型艺术对客观对象观察敏锐,表达准确,从此时开始,人类应用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相互协调来进行创作。原始的舞蹈、音乐和诗歌,是原始审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现。

艺术产生于劳动论认为,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与音乐有关的艺术形式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节奏。从舞蹈,到为舞蹈做伴奏的音乐,再到诗歌,都十分重视“节奏”。由此可见,艺术与劳动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技艺劳动人类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人类第一杀手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淳度:泉州卤煮的“匠”技艺
热爱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