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户外音乐节青年受众群体的情感传递特征浅析

2019-12-17杨思杭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艺术家 2019年1期
关键词:音乐节集体个体

□杨思杭 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

一、当代青年音乐节受众群体的特点

当前,我国户外音乐节的受众群体以80~00后的青年群体为主。因此,音乐节的策划与推广模式也往往通过多种方式来迎合当前青年群体的喜好和需求。我国青年群体普遍具有以下情感及性格特点:

(一)双重价值观下的价值矛盾与冲突

由于我国青年群体普遍成长于社会转型期间,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与更加自由的价值观导向使当代青年群体普遍产生了价值观的个人化和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注重个人发展的利己主义,另一方面又有着社会公共道德需求的利他主义精神。

(二)对个体自由的推崇

步入现代化社会后,我国青年群体对个性和个人权利的注重日益与国际同步,追求意志自由的特质也日益凸显。这些青年群体对于个人诉求和发展需要的明确,以及公平竞争等价值观的养成对社会有序化和活力化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二、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需求

(一)互助精神及社交需求

利他精神无疑是一种有利于社会有序运作和道德观念完善的精神。然而,当代青年长期处于社会压力和自我封闭中的现况,导致许多个体的情感传达需求无法获得满足,他们渴望通过对他人的帮助来确立自己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念,但同时又担心由此可能带来的危险。音乐节作为一个大规模的互动平台,为青年群体提供了充足的社交和互助机会。

(二)压力宣泄与放松

户外音乐节中以摇滚和小众音乐为主打的节目通常更受欢迎,这是由于当下青年普遍具有疏解压力和情绪宣泄的需求。他们需要通过一种接近暴力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而户外音乐节便提供了这样的场所。在集体跟随摇滚乐进行呐喊和舞蹈的过程中,平日积累的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能够获得释放和表达,这种行为满足了当代青年的心理需求,也成了一种自我调整的有效方式。

三、青年受众群体的情感传递特征

(一)情感传递的二重性特征

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快节奏,都影响着当代青年群体价值观的转变。在着重凸显个性自由和独立意识的同时,中国文化所具有的传统家庭观念和族群意识也在深深困扰着当今的青年群体。成长于这种双重价值观下的青年群体,往往对其二者都具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这两种价值观原本的精神内核是具有冲突性的,但却在当今的青年受众群体的改造下走向融合,达成了一种双向互补的关系。社会传统道德观念要求青年们在面对既定规则和制度的时候保持原有的价值观念,但个体独立时所获得的满足感又促使他们更乐于选择后者。在户外音乐节中就既有对集体社交和利他精神的展现,又有对自我精神的彰显。

(二)社会角色的转化

由于青年群体普遍面临着就业及工作压力,许多青年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处于一种积累压力的状态,他们不得不转换角色以满足自己的社会期望。与上个世纪末的青年群体不同,当代青年群体的社会期望已不再是获得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而是获得更加自主独立的生活。参加音乐节这一行为本身就具有选择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是青年自由情感的一种传达方式。通过音乐节活动中的集体认同和互动,这种独立精神获得了更大规模的认同和传递,也因此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受众参与户外音乐节这种类型的群体互动之中去。

(三)个体价值观的实现

每个个体的成长需求都是随着成长发展而不断扩充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情感需求的层次和情感传递的方式都会逐步趋向复杂化。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对实现自我价值需求最为旺盛的时期,因此,他们具备通过参与集体社交活动完善自身价值观的需要,通过集体间的价值观交流来对自己的观念进行体系化的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其个人的价值观会与集体价值观不断协调,最后达到一种完善与平衡的状态,而对这种需求的交流行为也正是当前青年受众群体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在户外音乐节的情境中,个体的价值观念确实会受到互动仪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其中,主体的追求自由和利他精神等价值观念是符合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的,值得目前的青年群体通过类似的互动仪式进行强化。但是,音乐节文化中具有的个人本位主义、享乐主义和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则会给情境的参与者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笔者认为,应正确地控制和引导类似户外音乐节等活动,促进情境中个体的积极价值观的传递,使参与者能够在社会生活的情境中更好地去适应。

猜你喜欢

音乐节集体个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音乐节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警犬集体过生日
巴西 音乐节
Hello音乐节!活力穿搭show不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How Cats See the World
集体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