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新时代下的博物馆交流展览
——以江门市博物馆为例

2019-12-15史艳群

客家文博 2019年1期
关键词:江门市办展文物

史艳群

中国博物馆协会展览交流专业委员会在其2018年年会上提出了“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让博物馆联起来,让文创产品火起来”的宣言。这预示着博物馆的全新时代已到来,我们将面临新环境、新形式、新机遇、新挑战。针对这个新局面,博物馆行业必须调整出新思路、新办法来顺应这一变化。近年来,江门市博物馆投入在展览交流项目的资金比例逐年增加,不是因为财政增加了总经费,而是认识到只有进行交流展览,整合资源,才能促进博物馆得到更好的发展;只有打破文物与区域的局限,才能使华夏大地沉淀几千年的珍贵遗存以精品展览的方式呈现、传播,来实现文化自信和高品质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更好的完成习近平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因此,进一步加强馆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交流展览的机制与措施,推进更广阔的展览交流成为重点所在。下面笔者结合江门市博物馆2018年交流展览的情况,浅谈一下博物馆交流展览工作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多形式的馆际交流展览平台

(一)馆际间交流展览的状态

2018年江门市博物馆开展交流展览共30个,其中原创展览11个、引进外展19个,巡展43场。这些展览交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馆长与馆长之间联系的交流展览;二是在互联网查找本馆需要的展览;三是博物馆专委会、联盟的同行推介的展览交流等三种模式,在交流展览总量中,分别占49%、1.4%、49.6%。

此前,中国博物馆协会已在2010年6月建立了“展览交流服务平台”,它的宗旨是促进国内外博物馆馆际展览交流和展览品质提升,是为博物馆提供以交流展览为核心的全方位信息及在线服务的网络平台。本馆也曾尝试在平台上发布过以江门地区独特的文物资源“华侨与抗战”为专题的展览信息,但始终没有形成很大的反馈。这说明了它与国内外高水平的展览相比,还有许多不足,还有很大的改进、上升空间。也让我们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加强展览的内容与展览水平,才能在更大的平台上争得一席之地。

(二)建立多元化的交流展览平台

新形势下的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在机遇中求发展?答案是寻求合作,让馆际联动起来。近年来,国家、省博物馆协会组建了各种形式的博物馆专委会与博物馆联盟,本馆加入的有华侨博物馆专委会、广东省流动博物专委会、客家博物馆联盟等。在一定范围的交流平台上,形成了丰富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展览互换及其它合作的开展。江门市博物馆的展览交流近50%是通过专委会与博物馆联盟的成员馆相互推介完成的。

互联网时代,博物馆人也要与时俱进,关注并利用好网络,将展览信息发布在网上和新媒体上,汇集各地博物馆的展览资源和合作意愿,搭建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交流平台,让交流与合作触手可及。例如今年本馆引进外展《热血沃天山——林基路生平事迹展》就是在网络上搜集到的信息。林基路原籍是江门人,他的事迹正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想要展示的,更是江门人喜欢看的展览。而传播观众有兴趣接受的文化知识,也是我们办展的初衷。所以利用互联网搭建的平台,更加拓宽我们获得信息进行交流的渠道。

除了以上的交流方式,我们可以吸取其它行业好的交流方式,如:中国进出品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有60年的历史,层次高、规模大、地区广、成交效果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综合型进出口商品展会。而博物馆行业亦可以参照一下,除了“博物馆博览会”之外,创办类似“广交会”这样的全国或全省的交流展览展示会,每年举办1至2次,以虚拟展厅、图片展的缩小版,展览APP小程序等形式来呈现。这样比较直观、快捷地促成馆际间的交流,起到让馆与馆联动起来的桥梁作用。

二、建立多方合作模式 提升交流展览质量

交流是为了互相学习和提升展览质量,而高质量的展览更有利于交流。2012年12月13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意见》(文物博函[2012]2254号)。文件中提出,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奉献的最重要的精神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公共服务、实现社会职能的主要载体和手段。在坚持公益属性、突出科学品质、强化教育功能、规范设计制作、提高策展能力、加强专业指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要求;在“提高策展能力”的内容中,特别指出“要促进馆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省级博物馆特别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整合区域藏品、展览、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策划优秀展览项目巡回展出,弥补中小型博物馆展览资源的不足。”“为了联合推出一个精品展,各馆首先在于参展文物的珍贵程度、考古学意义和文物品相,显然,单个博物馆所藏文物中能够达到这样标准的并不多,但展览本身又需要展品达到某个既定的数。1”显而易见,多方合作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也是我们交流展览的首选模式。

(一)多方合作办展

联合办展是在有合作意向的博物馆之间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共同举办展览。在展览形式上有:联合办展、巡展、交换展、借展等几个模式。多方合作在近年的博物馆展览交流工作中已成主流。成功的合作展览,关键是必需抓住契机,还要巧妙选题。例如,2018年,时值戊戌变法120周年、康有为诞辰160周年、梁启超诞辰145周年之际,江门市博物馆联合温州博物馆、辛亥革命纪念馆、中山纪念馆、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佛山市南海区博物馆、江门新会区博物馆以及天津梁启超纪念馆,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共同举办了《永恒的师生情——康有为 梁启超文物展》。此次展览整合、展出了不少散落在各个博物馆的相关文物,类型多样,共展出文物、资料90多件(套)。依次在八个博物馆巡回展出,展览以文物、照片、展板等多种形式,展出一批反映康有为、梁启超师徒情谊以及政治观点不同等内容的来往书信及报刊藏品。观众以实物形式直观的了解到他们二人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形,在特定的时间上迎合观众想要了解的需求,因此,展览获得了积极的反响和高度的评价。

2016年中美博物馆峰会上,广东省博物馆魏峻馆长提出了“构建无边界博物馆”的理念,其核心内容正是:资源、服务、理念和业务在博物馆内外的跨界流动与互融共享。可以说,联合办展大大提升了各馆的交流密度,使馆际间互通有无,顺畅交流,更容易推出高质量的展览,从而提高博物馆的文化服务能力。事实也一再证明,这能让更多更好的精品展览走进百姓、走进社会。

(二)跨行业合作办展

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在香港签署,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签署仪式。2018年3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事实上,粤港澳大湾区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方面的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而江门是侨乡,拥有地理优势。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所属的另一个专题馆)与美洲、东南亚等地区的华侨以及华侨文化一向有着密切的关联。再者广东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最长、港口最多、航线最广的省份,其中江门是一个重要节点。为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江门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中的文化优势。2018年11月1日,江门市博物馆联合香港大学、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香港饶宗颐文化馆共同举办的“一衣带水——文物视角中的香港与江门”展览,展览分为:过港渡洋、家书传意、金融纽带、商聚香港、扎根香港、共建故乡六大部分。展出文物及资料195套共250件,均为江门市博物馆馆藏涉港藏品。此次展览让两地观众更多地了解到香港与江门一水相通、血脉相连、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鼓励两地的文化工作者、学者加强研究和合作,共同推进江(粤)港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促进大湾区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

出境办展的过程中,同时需要与行业外的不同单位协同合作,有四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文物出境会增加一些不可预计的风险,所以参加外展的工作人员,一定是由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的人组成;其次,文物运输环节,要严格执行我国《文物出境展览管理规定》,“文物出境展览的运输工作应由具备承运中国文物展品的资信和能力的运输公司承担。文物的包装工作应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由包装公司承担文物出境展览的包装工作时,包装公司具备包装中国文物展品的资信和能力,承办单位负责对包装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展览的承办单位应确保境外展览的场地、设施和方式符合中国文物陈列的安全要求”; 三是按照规定流程办好相关手续,摸清海关对文物报关、清关工作的要求和购买文物保险时要看清相关保险条款;四是展览费用的安排与办展人员的审批,特别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多方配合,才能使博物馆出境联合办展得以顺利实施。

三、运用新媒体宣传和建立交流展览的评价体系

(一)运用新媒体宣传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博物馆业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体与互联网运用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方面,代替了原来传统的传播方式,“形成了一个无边界限制、无时空限制的信息传播体系。尤其是通过手机的应用,像二维码、导览Ap p甚至VR、AR等。这些‘互联网’的融合,不仅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的通道,也迎合了当前人们已形成的超文本链接的网络浏览方式和体验式的参观方式。2”新媒体的形式五花八门,有微博、微信、互联网,还可以利用手机扫一扫博物馆二维码的信息(其中包括文物信息、历史信息、文化信息、展览信息、资源信息等)进行宣传与展示。当然,博物馆的主要业务之一还是展览,展览的内容和形式也至关重要。但是,一次好的宣传,对于博物馆来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例如:2015年8月25日,江门市博物馆与北京钱币博物馆进行合作,《金山伯的荣耀——近代江门五邑侨汇展》首次在北京展出,期间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方电视台报道,以及各个博物馆的微信、微博的转载,扩大了其影响力,得到了中国侨联、各级领导和同行们的赞赏。这次展览的成功,有几个方面值得总结:第一,权威媒体的宣传。中国各大媒体聚集于北京,信息传播覆盖面积大、影响大,必须善加利用。第二,互联网、微信、微博的加入,对展览进行了覆盖面极大的宣传,使展览广为人知,同时也大大提升了江门博物馆的知名度,让外省同行也认识了广东有一个美丽的侨乡,产生愿意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意向。

第一次进京交流展览成功,激发了前进的动力,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以后的展览宣传还要进一步加强,特别要加强新媒体的运用。显然,微信、微博在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中越来越重要,我们不但要把信息的获取权还给观众,还要专注于信息有效性的传播。要做到这点,就要在信息表达时运用新语言、新融合。微信中的新语言一定要结合当下流行的网络语言,在不与历史文化信息相悖的前提下,使用合适而又吸引眼球的标题,同时图片要萌,还要与读者多互动。新融合就是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融合到新媒体中间,正确传播历史文化信息。以2018年江门市博物馆推出的“华哥、侨妹”微信表情包和卡通人物为例,因其形象活泼可爱,同时包含着当地华侨文化信息,因此赢得了广大年轻受众的喜爱。一下子博物馆增加了很多粉丝,扩大了宣传受众的宽度。所以只有做到线上与线下相融合,并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来宣传我们的展览和文化服务,这样微信、微博才能提高点击量,更好地服务于博物馆的展览以及其他工作。

(二)建立交流展览的评价体系

2015年国家文物局印发《关于提升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逐步建立中立、客观、科学的陈列展览批评体系,利用新媒体、互联网、传统媒体等途径建立规范严肃的展览批评机制,加强对优秀展览的推广力度;鼓励优秀展览项目走出去。”要达成这个目标,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瑟雷尔•贝弗利在《评价展览:一个评优体系》一书中指出,“该评价体系的核心在于展览是否为观众提供富有信息的、教育意义的参与式体验。因此,评优体系由四大标准组成:舒适度、吸引度、提升度、有意义程度”3。对于博物馆交流展览来看,不但要提高展览水平,更需要建立展览的评价体系,来促进提高交流展览的品质。如何获取标准的信息,可以采取媒体和新媒体的手段对我们的展览进行评价。从评价体系中,找出受众对展览的需求与喜好,调整方向,推出更多对大众有吸引力的展览。

获取信息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拓宽评价信息获得的途径,可以从留言簿、参观人数(互联网平台统计)、微信平台、手机客户端取得,采集的数据可以包括观众数量、群体、年龄、参观时间等更具体和详细的信息;第二,重视展览数据的采集分析,以期对受众的关注热点形成真实的把握。有学者指出:“观众的需求和喜好应该成为博物馆办展的决定因素,行业专家或者博物馆领导看好的展览不一定能与公众的兴趣点完全一还致。‘叫好不叫座’的展览并不罕见。博物馆的展览要强调博物馆与观众的互动,毕竟展览不是自娱自乐,是给观众看的,因此观众的意愿应该占一定的份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2018年,江门市博物馆原创展览《岭南一人——陈白沙生平事迹新展》在江门五邑地区巡展时,分别就前言的文字叙述在500多字还是300多字的问题上做了信息采集,随机对50名参观者进行统计,500字的前言,86%的观众没有看完,300字的前言只有36%的观众没有看完。根据这一调查,我们对前言文字作了大幅减缩和精简,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当然,数据的采集是随机的,而且数量太少,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情况,但其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是显而易见的。

博物馆的展览要顺应其教育功能、社会功能日益提升的时代趋势。方法和手段是多样的,只要有利于博物馆扩大其文化传播的范围,满足和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我们就要力争广泛摄取,敞开怀抱,调整思路,找准方向,打造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展览,提供高品质的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以保证博物馆不断创新与发展。而新的时代需求也愈发使我们体会到制订一套适应博物馆展览的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因为,只有建立一套符合受众需求的、为行业内所公认的博物馆展览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为博物馆展览质量评价提供基本标准,才能推进博物馆交流展览的规范化和指标化管理,从而促进博物馆交流展览质量与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在新时代下,博物馆馆际间的展览交流对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形成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就实际情况而言,各地博物馆拥有不同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物珍藏,只有加强展览交流,才能让广大的民众了解不同的历史文化,使每个博物馆各自收藏的珍宝走出“深闺”,走近观众,走向世界。只有加强展览交流合作,拥有更多的资源,才能让我们的展览内容更加充实,主题更加突出,形式更加多样。而参与交流合作的各馆还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比如在学术研究、藏品保管、策展布展、宣传教育等方面进行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交流展览更需要采取新媒体、传统媒体、互联网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来推送信息,展示文化的多样性,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把多方位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做到位。让文物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能够准确有效地传达,来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当然,除此之外,还需要馆际之间在信息的沟通、展览选题的确定、大纲的撰写、展览的策划、文物的运送等具体事项方面做进一步的协调和合理的规划,以保证展览交流的实施。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让展览动起来,让博物馆联起来。

注释:

1 王龙、孙岱萌.展览合作“让文物活起来”——博物馆馆际合作办展模式探析[J].中国博物馆,2017(3).

2 刘尚清.关于博物馆“互联网+”跨界融合的几点思考[J].中国博物馆,2018(1).

3 贝弗利 •瑟雷尔.美国民间博物馆展览评价体系.h t t p://n e w s.a r t x u n.c o m/b i n g z h e n-1 5 3 8-7689788.shtml.

4 魏峻、毛颖.中国博物馆大型原创性特展工作的创新理念与探索实践[J].东南文化,2017(6).

猜你喜欢

江门市办展文物
文物的栖息之地
江门市新会区大鳌中学作品集
会展信息
2020年5月-2021年12月
中国鼓励企业线上办展参展
文物的逝去
会展信息
分类讨论思想在高中数学复习中的应用
大白兔奶糖
文物失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