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酸菌与噬菌体在家禽无抗养殖中的应用*

2019-12-08郝小静代永联冯永胜衣服德檀学进

中国动物保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噬菌体乳酸菌家禽

郝小静,代永联,冯永胜,衣服德,檀学进

(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 山东青岛 266100)

多年来,家禽养殖生产中滥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细菌耐药、产品药残高、环境污染,甚至出现“超级细菌”,不仅阻碍了养殖生产,还影响了畜产品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农业农村部《全国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2017—2020年)》通知中提出要重点围绕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开展关键技术创新集成。我国药物饲料添加剂将在2020 年全部退出,饲料端“禁抗”,养殖端“减抗、限抗”大势已定,推行无抗养殖刻不容缓,“绿色+无抗”将是养禽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见,乳酸菌和噬菌体在养殖生产中将大有可为。下面就乳酸菌与噬菌体在家禽无抗养殖中的应用简要阐述。

1 无抗养殖发展动态

自1929 年英国学者费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以来,抗生素成为养殖业使用最广泛的抗感染药物,既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又可作为添加剂促进动物生长。据统计,用于畜牧及饲料行业的抗生素总产量约占全国抗生素总量的一半以上。然而,应用抗生素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菌,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危害。世界国家均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取禁止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等积极措施。1986 年,瑞典成为第一个全面禁止在畜禽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的国家。

2019 年7 月10 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4 号(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除中药外的所有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将在2020 年全部退出。先行者瑞典在1986 年禁抗后的前几年,以猪为例,平均日增重下降,料肉比提升,死亡率增加,断奶日龄不得不延迟,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和考验。如何面对和解决养殖生产细菌病防控,成为当前我们必须面对的紧迫任务。

随着现代畜牧业发展,生产绿色安全畜产品是必然方向。农业农村部已将微生态制剂、噬菌体等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禁抗”已进入倒计时,微生态制剂和噬菌体等“替抗”产品在养殖生产中一定会有不俗的表现。

3 乳酸菌与噬菌体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微生态制剂中,乳酸菌的促生长能力和提高免疫能力较强,这是乳酸菌成为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的微生态制剂宠儿的主要原因[2],乳酸菌作为微生态制剂中的重要成员,逐渐成为家禽养殖中替抗的主力军之一。1947 年,孟哈德发现用乳杆菌饲喂仔猪,可有效增加仔猪体重,改善仔猪健康状况,这是首次将乳酸菌应用到畜禽生产。目前,美国FDA 公布可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名单共8 属45 种,其中乳酸菌就有5 属。欧盟最新法规EU575 规定,饲料中允许添加的微生物共10 属27 种,其中乳酸菌就有6 属21 种。日本目前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益生菌共包括5 属11 种,其中乳酸菌就占7 种。我国现行的农业部公告第2045 号《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中允许添加的微生物共35种,其中乳酸菌24种。饲用乳酸菌通过竞争性占位作用、优化和恢复机体肠道内环境、产抑菌生物素、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提供营养等机制来促进动物健康生长、防止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等[3],并且在畜产品中无污染、无残留。

笔者研究发现,在家禽日粮中添加乳酸菌可通过促进胃肠道有益微生物的生长,调整胃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家禽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促进家禽生长,保持家禽机体健康,还可协同疫苗免疫,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具有较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是家禽养殖中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乳酸菌饲喂动物可显著抑制肠道内致病菌的移位、数量及繁殖速率,未来用于家禽无抗养殖防治细菌病极具潜力。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畜产品安全,乳酸菌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会在今后的动物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

噬菌体是能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噬菌体是生物界中数量最大的生物群体,广泛存在于多种生态环境中。作为细菌的天然杀手,噬菌体自发现之初便被用于治疗人类细菌感染性疾病,即菌体治疗。1926 年,D'Herelle应用噬菌体疗法治疗禽伤寒,首次将噬菌体疗法应用到养殖生产中。但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临床应用使得噬菌体治疗步入寒冬。近年来,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多重耐药菌、药残、环境污染以及“超级细菌”的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很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噬菌体的治疗价值。2006 年,美国FDA 批准了用于控制即食肉类中李斯特菌的噬菌体鸡尾酒疗法。在养殖方面,美国研发的针对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的菌体制剂被FDA 认定为公认安全级产品,并用于消除活禽养殖中细菌感染。2013 年全球第一个噬菌体裂解酶产品上市。东欧等一些国家对噬菌体研究从未间断,治疗技术相当成熟,利用噬菌体治疗人体细菌感染并取得了很大成功。国内最早在1958 年,上海瑞金医院余贺教授成功利用噬菌体治愈重度烧伤患者一度被传为佳话。2017 年8 月,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成立,2018 年8 月份成功治愈一名超级细菌复杂尿路感染的患者,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目前,国内多家研究机构与企业正在研发噬菌体相关技术与产品,并有应用于水产养殖细菌病防治的产品成功上市。

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具有感染并裂解细菌的功能,与抗生素相比,噬菌体具有特异性强、自我增殖快、起效迅速、不破坏有益菌、无残留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替抗产品。国外研究发现噬菌体疗法对家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均有很好的效果,可有效降低致病菌引起的死亡率,近年来噬菌体作为控制家禽细菌病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噬菌体的有效性、特异性以及安全性较高,在畜禽养殖业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未来将会在畜禽疾病防治、生物安全防控等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

4 应用前景

细菌病在家禽养殖中常见多发,可降低动物生长速度,增加饲料消耗、增加死淘、减少出栏,增加药物防治投入,对家禽养殖效益影响较大,有时可造成严重经济亏损。乳酸菌具有改善畜禽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改善养殖环境等功效,且安全无残留,是理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噬菌体作为天然抗菌物质,在抗生素出现之前,一直是防治细菌感染的重要武器。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威胁,噬菌体以其特异性强和安全性高等独特优势重获重视,成为无抗养殖中的替抗首选。

后抗生素时代即将来临,乳酸菌与噬菌体的应用将有效促进养禽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绿色+无抗"养殖,应用前景十分广阔。通过应用乳酸菌和噬菌体技术,不仅提高了动物生产性能,增加养殖收入,还将促进家禽养殖生产技术进步,引领家禽养殖生产向现代绿色发展。通过应用乳酸菌和噬菌体技术,可有效改善家禽养殖环境,减少疫病发生,减少动物死亡,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粪污臭气排放。乳酸菌和噬菌体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使用抗生素,粪便无抗生素排出,对土壤和水体不产生污染,对维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价值,环境效益明显。

猜你喜欢

噬菌体乳酸菌家禽
不同富集培养方法对噬菌体PEf771的滴度影响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植物青枯菌噬菌体保存方法的研究
夏季散养家禽缓解热应激的喂养策略
家禽病快速确诊要领
科学家发现最大噬菌体
喝酸奶有哪些好处?
酸奶是坏了的牛奶吗
选购乳酸菌饮品有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