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体制下加强边防部队营级党委建设对策建议

2019-12-08马文新孙英波

国防 2019年3期
关键词:主官干部基层

马文新 孙英波

内容提要:新体制下,边防部队营级单位成为抓建基层和指挥作战的基本单元,必须着眼打造领导坚强、组织有力、精干高效的“一线指挥所”,加强边防部队营级党委建设。明责赋权促动力,让“一线位置”发挥“一线作用”;帮用并重强能力,让“中间地带”产生“中坚效能”;改进指导激活力,让“双重职能”尽到“双向职责”;解难帮困聚合力,让“独领一方”变成“独当一面”。

边防部队体制编制调整后,营级单位上升为指挥作战的基本单元和抓建基层的主体环节,指挥位置由“前沿”推进到“一线”,地位作用凸显。加强边防部队营级党委建设,是现实课题,更是强边所需。

一、明责赋权促动力,让“一线位置”发挥“一线作用”

受惯性思维影响,边防营级党委在定位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主要是把地位看低了、作用看小了、职能看轻了。特别是新体制下,营级基层党委的职能定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但相关制度还不完善,行使权责面临诸多壁垒和梗阻。必须立足客观需求、转变思维观念,在破除守成思想和路径依赖上下功夫。一是加强教育引导。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结合担负的使命任务,大力开展“有忧、有备、有责、有为”专题教育,破除无为思想。在营级党委中开展“找准职能定位、理清职责界面、明确职权范围”等专题讨论,破除依赖思想。引导牢记改革转型“第一代建设者”的使命定位,结合实际打造具有边防特点的“文化链”,用身边典型引导、用戍边故事激励,破除畏难思想。二是更新思维观念。把营级党委主体责任作为重点来抓,形成一套完整的抓建基层机制,构建“四个一线”(一线指挥部、一线指挥所、一线战斗堡垒、一线带兵人队伍)抓建体系,强化“一线”意识。持续深化“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教育,引导营级党委深刻理解“遂行作战的基本单元”“指挥链条的末端层级”“抓建基层的中枢环节”的自身定位,强化“主角”意识。用好交班会、首长办公会等各类会议,安排营级党委定期汇报工作思路、建设经验,把营级单位纳入“双争”范围,每季检查、排名“亮相”,强化“进取”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外出参观见学、邀请专家授课辅导,学习借鉴、开阔眼界,强化“标准”意识。三是理清权责清单。广泛征求机关基层意见建议,对规范营级组织运行拿出具体抓手,明确各级职责,列出责权清单,理清用权边界。坚持靠营抓连、帮营带连、促营建连,进一步拓展营级党委“指导决策的‘方向盘’、统筹协调的‘变压器’、安全稳定的‘保险阀’、末端落实的‘桥头堡’、矛盾问题的‘破障队’”等角色定位,让营级党委知责思为。

二、帮用并重强能力,让“中间地带”产生“中坚效能”

新体制下,营级党委职能从管边控边调整为稳边固防,使命任务更加艰巨;营主官从团党委委员变成旅党委委员,参与决策层次更高;边防营部增设参谋编制,具体任务分工更细;下辖连排哨所分散部署,对干部骨干能力要求更严。必须用能力素质的“合格证”,换取一线指挥的“资格证”,在抓选配、抓培育、抓帮带上使长劲。第一,要精挑细选“配”。新组建的边防旅,大都是由多家单位合编而成,在营连主官编配上,必须充分考虑地域特点、任职经历、年龄结构、综合素质等因素,按照“打破建制、五湖四海、以老带新”“充实一线、充实边远、充实重点”的原则进行。在营队干部使用上,要把握住以下三个标准:一是把精训练、懂指挥、通边防、会带兵的干部选到主官岗位上;二是把全面素质过硬、自我要求严格、大局观念强、配合意识好的干部安排到营队副职岗位上;三是把具有机关经历、善于沟通协调、专业对口的干部安排到营部参谋岗位上,确保配强一点,带动一片。第二,要训考一体“练”。采取党委中心组学习向营辐射、首长办公会让营主官参加、重大决策向营级咨询等方式,不断提高营主官政治理论素养、科学谋划能力和议事决策水平。加大军政指技交叉任职和机关基层岗位互换力度,把机关科长到营代职、营部参谋到机关代训作为提高岗位认知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以营级干部为重点,按时间节点开展各类考核比武,成绩作为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激发钻研本职、干事创业的活力。第三,要常态长效“帮”。建立“三位一体”基层帮抓机制,坚持旅主官包片帮连、常委包营定连、机关科室挂连蹲点,每月参加连务会、政治教育、巡逻执勤,每季召开“恳谈会”、与营连干部谈心、进行全面建设形势分析,确保帮带实效。结合每季度按纲建连考评,召开旅党委常委会,进行总结评估和难题会诊,形成帮带回路。

三、改进指导激活力,让“双重职能”尽到“双向职责”

边防营对上连接机关十几个业务科室,对下领导多个连队,千针万线都要由营穿到连队这根针,对创造性抓落实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必须强化“一线调研、一线解难”的务实作风,不断改进对“一线指挥所”的指导方式和工作模式。重点把握四个环节。一是“统”。坚持用“三个会”统工作、“两张表”控节奏、“一条线”下指令。充分考虑基层承受能力,协调对上的、管好自身的、控制部门的、把住向下的,统住“五多”问题。每周交班会听取营工作要点汇报,为当前工作排横队、重点工作排纵队,统好工作节奏。二是“放”。真正还权、还钱、还物、还兵于营,重点保证营级党委用好“十项权力”,即:非指令性工作的调整权,突发情况临机处置再报告的执行权,业余时间的支配权,营连物资经费的使用权,连以下干部选拔使用、战士考学提干、选改士官的建议权,发展党员的审批权,按条令对官兵实施奖惩的决定权,士兵探亲休假的安排权,班长骨干配备的任免权,对首长机关的监督权等,切实给权促用权、放手促动手、倾心促尽心。三是“跟”。对牵动全局的大项工作,坚持跟进指导、跟紧督导、跟踪问效。对属于营级党委自主抓落实的工作,做到信任不放任、放手不撒手,采取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到期考查的方式实施督导,确保营级党委在充分享有工作自主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四是“评”。大力宣扬全面建设突出的营级单位,积极推荐提拔表现出色的营连干部,对难以胜任本职的干部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坚决用法规矫正“擦边的事”、处理“踩线的人”,树立奖优罚劣鲜明导向。

四、解难帮困聚合力,让“独领一方”变成“独当一面”

当前,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部队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官兵现实思想多元、价值追求多样、自我需求多变,尤其是身处边防一线,隐蔽斗争尖锐复杂,应急备战任务繁重,边境管控形势紧张,安全管理压力千钧,各方面矛盾叠加,给营级党委稳心尽责、发挥作用带来严峻挑战。一要努力“撑腰分责”。尊重营级党委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做到重大决策征求营、部署工作通过营、督导落实依靠营。在管理教育干部、处理违纪人员、解决矛盾问题上充分尊重营级党委决策意见,让营党委有底气;对重大伤病号管理、心理疾患人员稳控等棘手事、挠头事,主动贴上去摸实情、靠上去解难题,让营党委有精力;对训练场地短缺、专业人才紧缺等营一级无力解决的事项,积极运用旅一级的力量和资源帮助解决好,让营党委有依靠;在处理干部任用、士官选取、入党提干、选送学兵等涉及官兵利益的问题上,党委机关自觉落实廉政规定,坚决杜绝插手基层事务,让营党委有威信。二要全力“减压鼓劲”。紧盯旅营体制下干部队伍建设矛盾问题,采取单位提拔使用、军内系统交流、送院校培训储备等办法,缓解新体制下正营职干部进步空间小的问题。全面整改各类不合理规定,精简各类登记统计,缓解工作压力大的问题。开展“关注思想困惑、关注切身利益、关注成长进步、关注家庭困难”活动,营造拴心留人环境,以暖心促稳心、以安心促尽心。三要积极“排忧解难”。树牢“基层有所盼、机关立刻办”理念,俯下身子搞调研、深入一线摸情况,积极解决吃水用电、住宿洗澡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尊重官兵需求和切身利益,合理制定《干部、士官休假探亲管理规定》和年度休假计划,保证官兵休好假、休满假,推动随军家属工作安置和子女入学工作,妥善解决官兵家庭涉法问题,第一时间答复解决官兵反映的实际困难。

猜你喜欢

主官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基层在线
时代呼唤新一代的“李云龙”和“赵刚”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走基层
台媒曝光军中“七大陋习”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浅析后进连队主官的五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