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DARPA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

2019-12-08

国防 2019年3期
关键词:项目经理军民科技

董 领

内容提要:DARPA对美国国防科技领先和国家创新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牵引作用。DARPA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有四个方面:一是把握特点规律抓顶层规划,科学规划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运行模式和研发重点。二是围绕规范有序抓机制运行,突出项目操作机制、咨询服务机制、技术转移机制。三是紧贴岗位需求抓人才选配,其中选配局长重战略管理,选配项目经理重科技创意,选配技术人员重业务对接。四是多措并举抓资金保障,强化国防经费支撑、社会基金助力和严格财务审计。

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是美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火车头”,为美国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实力,引领着美国军事变革的前进步伐,乃至世界军民高技术研发的时代潮流。研究借鉴DARPA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主要做法,对我国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把握特点规律抓顶层规划

DARPA围绕自身任务和科技创新规律,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项目落实。

(一)规划发展思路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Sputnik-1),给冷战时期的美国社会各界造成极大震撼和恐慌。为应对国际战略对手技术突袭,1958年2月7日,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宣布成立DARPA,并赋予其“保持美国技术的领先地位、防止潜在对手意想不到的超越”的使命任务。DARPA分析,为履行这一任务,必须紧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搭建起基础理论研究与前沿科技应用的一座桥梁,研发一系列能够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DARPA基于拥有直接参与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军事战略制定的职能优势,规划了科技创新发展思路,即着眼国家军事安全威胁,围绕国家军事战略需求,融合国家战略资源,提升国家综合战略能力。

(二)规划运行模式

科技创新是科研人才、科研设施、科研制度、创新文化等体系要素的综合集成。DARPA卓有成效的科技创新成就,得益于其独特的运行模式。DARPA把项目全部外包给其他研发机构或企业团队,资助相关承包商融合优质资源,将其各种科技构想转化为科技应用成果。DARPA按照军民融合的思想进行规划,既不投入巨资建设专属科研设施,也不耗费过多资源打造专属科研团队,而是依托军地双方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征集科技创意、招募科技精英、租赁科技设备、推进科技研发,堪称是一个低成本运作的中介机构。

(三)规划研发重点

科技本身并没有军民属性之分,越是前沿科技越能体现军民应用的兼容性。DARPA技术创新重点,在于以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探索未来。DARPA研究攻关的红外夜视技术、隐形技术、精确制导武器、激光武器、“全球鹰”与“捕蛇者”无人机等,曾一度颠覆战争形态、改变作战方式,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大放异彩。DARPA技术突破不仅体现在国防军事领域,而且还反映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创立之初,就资助互联网发展、设立卫星定位系统研发项目、打造庞大的个人计算机产业,引领信息化发展,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二、围绕规范有序抓机制运行

经过实践探索,DARPA逐步建立完善了独特的运行机制,确保选定优质的科研项目并创造出非凡的科技成果。

(一)项目操作机制

DARPA遴选项目十分严格。遴选方法包括依托各种研讨交流活动,聚集全美甚至世界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举办技术发展高端论坛,采取“头脑风暴”方法选定科技发展项目;通过举办工业日、开放日、提议日和发布综合性部局通告等活动,全方位寻找独特新颖的科技创新思想。项目确定后,团队组建由项目经理牵头,通过技术办公室发布招标公告,向全美甚至全世界公示对等信息,使军队或地方、单位或个人,都能够了解项目需求进而应聘参与。

(二)咨询服务机制

DARPA注重发挥社会完善的咨询机构体系作用,对项目选定、规划拟制、效果评审等环节实施全方位咨询。国防部咨询机构,主要有国防科学委员会和“信赖21”咨询联盟组织,能够直接向国防部提供方案建议;军种咨询机构,主要有陆军科学委员会、海军研究咨询委员会和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可以围绕军种建设提出针对性意见措施;地方咨询机构,主要有国家研究委员会、JASON国防咨询小组和兰德公司等,能够充分发挥高端智库作用,指引科技创新发展方向。

(三)技术转移机制

DARPA认为,不论设计的先进技术多么具有革命性或前瞻性,只有被军队和社会投入使用,才能“改变世界”。它能够判断出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供给侧”或“需求侧”,及时组织技术转移,实现军地双方互利共赢,确保最新科技成果在转移应用中实现价值。针对技术转移工作的复杂性和系统性,DARPA成立了自适应执行办公室,专门负责技术转移事宜。通过搭建多样的技术转移平台,制订详细的技术转移流程,为DARPA研发的科学技术找到最有效的路径,并持续跟踪,直至取得成效。

三、紧贴岗位需求抓人才选配

DARPA始终把优秀人才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坚持将人才放在科技创新优先的位置,遴选最优秀的人才参与项目研发。

(一)选配局长重战略管理

局长是DARPA最高级别领导,其任命由国防部负责,有权根据科技创新发展需求裁撤或增设所属项目办公室。在21位局长中,12位拥有军队背景,其他人则拥有政府、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的工作经历。其共同的特点是,综合统筹能力比较强,善于科技创新战略管理,大多是国际公认的科技专家。例如,第二十任局长阿提亚·普拉巴卡尔(Attia Prabhaker)博士在美国工程界与科学界就有很高的名望,曾出任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雷声公司首席技术官兼高级总裁、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等多职。

(二)选配项目经理重科技创意

DARPA强调创意至上,高度重视来自科技领域的各种奇思妙想。DARPA项目经理有一百名左右,约占雇员总数的一半,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是科技创意的直接提出者和主要推动者,被喻为“秘密金矿”。他们主要通过签订短期合约的方式聘用,随着项目终结,项目经理也就自动解聘,从哪里来还回到哪里去。项目经理大都来自军地双方的大学、产业界、实验室和科研结构,各自的背景使得他们能够选择出既能满足军方实际需求,又具有社会科技应用发展前景的研究项目。从统计情况看,项目经理往往凭借其在DARPA积累的经验、荣誉、技术等资源,走上了更好的工作岗位。

(三)选配技术人员重业务对接

DARPA所属技术人员中,拥有军队背景的人员,有着丰富的军队工作经历,了解作战需求,能够较好地充当作战部队与DARPA之间的纽带;拥有政府部门背景的人员,知悉政府部门办事规则程序,能够更好地争取项目研发支持和研究成果推广;拥有院校工作背景的人员,基础理论研究功力扎实,有助于实现科技原创;拥有企业背景的人员,熟悉相关领域企业技术发展态势和市场运作模式,便于与合作企业沟通对接。

四、坚持多措并举抓资金保障

在使用资金保障项目高效推进方面,DARPA既注重把足额预算投向军民科研界各领域,也注重依托项目融合社会资金,支持国防科技发展,甚至成为美国国防部探索新技术的风险投资公司。

(一)国防经费支撑

DARPA预算主要来源于国会批准的年度国防科研经费。近些年,呈现出增加的趋势:2018财年预算为31.72亿美元,2019财年预算为34.27亿美元,2020财年预算为35.56亿美元。DARPA作为典型的项目管理和投资部门,在资金投向上,覆盖军地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资金投入量约占年度预算经费的97%。在资金使用方面,DARPA项目经理有较大自主权,每人通常管理1~3个项目,科研经费在千万美元以上,资助单个项目的经费由他们自主分配,上级不会插手干预。

(二)社会基金助力

DARPA不仅把年度预算国防科研经费资助或划拨给承担项目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而且还依托项目设立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吸纳多方资金参与国防科技研发。DARPA于2017年启动的“联合大学微电子项目”,与IBM、ADI、ARM、美光、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电子、雷神、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知名企业集团合作,本身投资股份只占40%,而其他合作伙伴共同承担60%的份额。而且,DARPA还宣布项目联盟保持全时开放,欢迎更多工业界赞助加入。

(三)严格财务审计

为提高资金使用率,避免浪费或滥用,杜绝腐败问题发生,切实起到用科研经费撬动科技创新发展的杠杆作用,DARPA建立了严格的财务审计机制。首先,由DARPA内部的主审计长办公室审计;其次,由美国国防部的总检察长和合同审计局审计;最后,由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对大额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审计,并将审计结果直接报告美国国会。

猜你喜欢

项目经理军民科技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项目经理从优秀到卓越的四大进阶能力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项目管理中没有“我”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项目经理人格魅力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