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加快构建面向备战打仗的新型征兵体系

2019-12-08宋春雳

国防 2019年3期
关键词:士兵部队精准

宋春雳

内容提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一流的军队需要一流的士兵。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兵员征集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素质青年征不来、军队优秀人才留不住等问题逐渐凸显,迫切需要深化兵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面向备战打仗的新型征兵体系。一要以大学生为征集主体,着力改善兵员结构;二要扩大精准征集数量规模,着力提高人岗匹配率;三要改进征集方法手段,着力提升征兵工作质量效益;四要完善兵役政策制度,着力激发大学生参军热情。

征兵工作是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的基础工程、源头工程。习主席对征兵工作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极大推动了征兵工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兵员征集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素质青年征不来、军队优秀人才留不住等矛盾问题逐渐凸显,迫切需要锐意改革创新,积极破解难题,加快构建适应新时代要求、面向备战打仗的新型征兵体系。

一、以大学生为征集主体,着力改善兵员结构

随着战争形态深刻演变,武器装备现代化加速发展,装备技术构成日益复杂,亟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士兵人才队伍。向教育要人才、到院校选兵员,不断提高大学生征集比例,有效改善部队兵员结构,既是形势发展所需,更是强军实践所要。

(一)优化兵员征集结构。2009年以来,我国每年都有十几万大学生参军入伍,到2018年所征大学生新兵已占新兵总数的60%以上。一大批大学生参军入伍,既提升了官兵的文化素养,也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建设的起点。但是从近年来所征大学生新兵的学历情况看,仍是新生和在校生多、毕业生少,这与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要求是不相符的。当务之急,要调整征集结构,在巩固现有大学生征集成果的同时,注重转方向、调结构、增质效,进一步加大重点高校、紧缺急需专业和高校毕业生征集力度,逐步减少在校生和新生征集比例,提高大学生新兵的“含金量”,使其更加满足部队需要,更好地为战斗力建设服务。

(二)深入进行宣传发动。坚持把高校作为征兵宣传的主阵地,注重抓好宣传发动的“三结合”。一是集中宣传和精准宣传相结合。在组织“政策咨询周”“征兵宣传月”等面上宣传的同时,要将征兵宣传内容进教室、进宿舍、进食堂,不留盲区、不留死角。二是网上宣传和网下宣传相结合。综合运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通过图解、动漫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征兵宣传活起来,让大学生充分知晓政策,了解报名条件和应征流程。三是政策宣传和典型引领相结合。既要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征兵政策宣传到位、解读到位,也要用鲜活的事例吸引人、激励人,倡导树立当兵光荣、依法服役、保家卫国的时代价值观。

(三)抓好参军服务保障。加强信息服务,大力推动“互联网+征兵服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征兵工作,优化程序、简化手续,让学生少跑腿,信息多跑路。坚持优先服务,开辟大学生征集“绿色通道”,严格落实大学生“优先报名应征、优先体检政考、优先审批定兵、优先分配去向”等政策,确保大学生合格一个入伍一个。落实跟踪服务,入伍前帮助大学生顺利报名、体检、政考,服役期间关心他们锻炼、成长、发展,退役后协助他们复学、升学、就业,让每一位大学生“入伍安心,服役暖心,退伍放心”。

二、扩大精准征集数量规模,着力提高人岗匹配率

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兵员征集粗放型、大呼隆的方式,积极适应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探索走开精准征集方法路径,扩大精准征兵数量规模,努力实现按需征集、按岗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一)加大高原兵定向征集。针对高原地区青年特殊体格状况,及时调整体格检查标准,细化政治考核规定。加强兵役机关与高原部队的沟通对接,合理划分补兵地区,科学拟制兵员分拨,并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制定鼓励适龄青年到高原艰苦地区服役的优抚优待、退役安置等配套政策,吸引更多高素质青年到高原服役。此外,还应加强高原兵储备区建设,扎实搞好兵员预编,将退出现役5年内的高原地区退伍军人预编到原部队原岗位,确保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动员征召、高效遂行任务。

(二)加大专业技术兵精准征集。根据部队专业技术兵需求提报,建立“供给侧”和“需求侧”有效对接机制。精准提报,每年征兵前期,部队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从专业岗位、普通岗位及兵员数量方面测算出专业兵补充需求计划,做到精准征集、精准补入。精准征集,即兵役机关根据部队专业兵需求计划,按照地域平衡、专业对口、定向征集的原则,在相关院校大范围遴选优质兵员,实施按需征集。精准补入,即县级征兵办公室定兵时要结合预定新兵基本条件、个人意愿和部队专业岗位需求,综合考量、合理定兵,真正把部队急需的有志青年选拔出来、吸引进来,从源头上缩短兵员战斗力生成周期,提高部队打赢能力。

(三)提高定向培养士官质量。巩固近年来定向培养士官试点成果,进一步加强军地协作,适当增加培养士官院校和人数,优化院校地区和专业分布。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规律,按照部队战斗力建设需要,适应军事人才培养特殊需求,规范招收条件、程序和教育培训内容,完善军地对接培养机制。着眼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实际,研究提高定向培养士官待遇,增强培养对象的荣誉感自豪感,确保为部队输送更多理论基础好、专业技术精、动手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三、改进征集方法手段,着力提升征兵工作质量效益

征集模式的变化,必然要求征集方法手段的创新。征兵工作应更加聚焦服务备战打仗,加大创新力度,谋求工作质量效益新提升。

(一)优化征兵“五率”考评。继续发挥征兵“五率”指挥棒作用,进一步调整完善“五率”量化指标,细化考评程序办法,建立国家和省市县三级上下一体、衔接配套的考评体系。加强过程管控,依据“五率”数据指标,加大对体格检查、政治考核、审批定兵、交接运输和廉洁征兵等各阶段的工作指导,健全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征兵工作程序办法。加大“五率”通报力度,定期进行军地双向通报,实现征兵各环节全过程管控、全要素覆盖、全系统评价。

(二)规范役前教育训练。认真搞好顶层设计,总结近年来组织役前教育训练的经验做法,针对施训过程中暴露出的内容不统一、保障不规范等突出矛盾问题,重点指导2~4个省军区,研究统一思政教育内容、规范军事训练程序标准、加强配套保障政策建设,做到有固定场地、人员、内容和保障,确保有利于预定新兵端正入伍动机、打牢体能基础、提高适应能力。

(三)探索新兵动态递补机制。针对退兵后不再递补,容易造成部队人员缺编、影响战斗力建设,在广泛调研、多方论证、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征接兵规定进一步补充完善,制定出台新兵动态递补具体实施办法,明确递补对象条件、审批权限要求、递补人员比例和程序方法,稳妥组织实施,输送优质兵员。

四、完善兵役政策制度,着力激发大学生参军热情

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正在进行政策制度改革“第三场战役”,兵役政策制度改革是其重要内容,应牢牢把握这一有利契机,着眼大学生士兵征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统筹考虑、一体推进。

(一)在“入口”环节,对国家出台的大学生入伍保留学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考研加分、招生单列等政策进一步梳理规范、健全完善。调整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制度,积极推动建立“全国建立统一标准、中央财政承担经费支出”的办法,着力解决各地区负担不均衡、“同役不同酬”等问题。鼓励地方各级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就业招录、提高优待标准、落户大城市等优惠政策,切实让参军入伍大学生感受到优惠政策的“红利”。

(二)在服役环节,拓宽大学生士兵成长发展空间,加大大学生士兵直接提干、报考军校比例,完善大学生士兵转改文职人员政策,同时吸引更多大学生士兵转改士官。推动建立与岗位价值贡献相称的待遇保障体制,调整完善大学生士兵服役津贴、补贴、家属优待等政策,做到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切实增强军人职业吸引力。搞好大学生士兵学历升级和从业能力培训,促进大学生士兵在军营成长成才,鼓励他们在部队长期服役。

(三)在“出口”环节,积极协调地方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服役满一定年限的士官,逐月领取退役金的措施办法,推动出台退役大学生士兵按照一定比例定向考录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的具体政策。鼓励退役大学生士兵到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一线岗位,摔打锻炼,增长才干,成为基层政法干警、村“两委成员”骨干力量,为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增添新鲜血液。打通退役大学生士兵进入非公企业党团组织任职渠道,保证大学生士兵有好的出路,有力激发大学生参军入伍的内在动力。

猜你喜欢

士兵部队精准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士兵的高度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精准的打铁
门牙士兵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士兵与海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