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问题导向 聚合军地力量努力把民兵“三类队伍”编实建强

2019-12-08鹤壁军分区

国防 2019年3期
关键词:编组民兵队伍

鹤壁军分区

内容提要:编实建强民兵“三类队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合军地力量。一是要凝聚思想共识,切实扭转“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二是要注重调查研究,下力纠治“假弱虚空”的沉疴积弊;三是要强化训练管理,努力改变“外强中干”的建设现状;四是要健全制度机制,积极破除“动力不足”的现实窘境。

新时代新征程,民兵组织建设已由完成任务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编实建强民兵三类队伍(应急队伍、专业队伍、特殊队伍),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聚合军地力量,优化结构布局,创新编组模式,改进军事训练,切实做到在编组上突出精准,在训练上突出严实,在管理上突出精细,在使用上突出实效,努力推动民兵建设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一、凝聚思想共识,切实扭转“单打独斗”的被动局面

加强民兵三类队伍建设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责任,必须坚持军地齐抓共管、协同共建。但在实际抓建过程中,经常出现地方党委政府当“甩手掌柜”、地方职能部门推诿扯皮、军事机关单打独斗唱“独角戏”的被动局面,导致工作推进上只能靠关系、凭感情。要有效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必须凝聚军地共识,强化统筹领导,提升工作质量。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按照“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军事机关主抓、职能部门共同落实”的要求,成立各级民兵建设领导机构,明确军地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领导机构要建立工作协调、情况通报和督导问责机制,定期会商情况,协调解决问题,跟踪督导帮抓,统筹推进民兵三类队伍建设落地落实。

(二)强化协作观念。地方党委政府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自觉把民兵三类队伍建设作为分内之事、应尽之责,主动参与、积极作为,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军事机关要搞好调查研究,准确提报军事需求,对民兵队伍建设中遇到的矛盾问题,应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请示报告。特别是在民兵新质力量组建、训练场地设施保障、通用装备预储预征等方面,必须军地集智攻关、合力破解,以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推动民兵三类队伍建设创新发展。

(三)压实责任担当。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的工作重心在地方,必须压实地方责任。各级要自觉将民兵队伍建设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发挥党委统揽大局、把关定向作用,带头议大事、解难题、抓落实。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各行业系统和企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特别是在服务保障方面,更要强化责任担当,自觉做到凡是民兵建设需要的经费都能大力支持、凡是民兵建设需要的项目都能优先安排、凡是民兵建设需要的物资器材都能重点保障。

二、注重调查研究,下力纠治“假弱虚空”的沉疴积弊

加强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编实组织是关键。但在实际抓建过程中,“有编无兵”“有兵无编”“人册不符”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民兵组织建设质量和应急能力的发挥。要有效解决民兵组织建设“假弱虚空”的沉疴积弊,必须立足辖区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翔实掌握潜力资源分布情况,提高民兵组织建设的精准度。

(一)潜力调查务必深入。各级军事机关和地方有关部门要在调查研究上下真功夫、实功夫,切实对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现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沉得下去、调得全面、查得清楚,努力掌握第一手真实的数据,为加强民兵队伍建设提供准确参考。对辖区内18至35岁符合服兵役条件的男性公民进行摸底排查,详细掌握其工作单位、政治面貌、服役情况等,为编实各类组织奠定基础;积极与地方政府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调查掌握辖区内国有控股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行业系统、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数(质)量情况,为提高编兵质量和预征预储兵员提供第一手资料;认真组织军民通用装备器材调查,有效克服过去民兵整组工作中重人员轻装备的问题,努力使潜力调查的范围更广、领域更宽。

(二)队伍编组力求科学。按照“依据队伍性质定单位、紧扣编组要求定人员、区分人员专业定岗位”的基本方法,优先选编企业事业单位人员、转业复员军人、专业对口技术人员、适龄党团员等,确保民兵编组精准高效、科学合理。一要坚持编为所用。编组模式要由户籍地编兵向属地编兵拓展,优先编组户籍在本地、常年在位的人员,根据需要编组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二要抓好行业编组。积极推动“两个拓展”,即由区域编组向行业系统编组拓展,充分依托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医疗卫生、装备维修等部门的体制和资源优势,实行成建制成系统编组;由传统产业编组向高新技术产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编组拓展,采取多种编组办法,尽可能把“三高”(高学历、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编入基干民兵队伍,提高编兵质量。三要人装结合编组。推进由单纯人员编组向人装结合编组拓展,依托编兵单位预编预储军民通用装备器材,并与其签订预编预储协议,建立完备的预征计划,确保编组的民兵队伍既“满员”又“齐装”。

(三)结构编成符合标准。依据军委国防动员部《民兵组织整顿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明确的各项标准,抓好民兵三类队伍结构编成。一是组织结构完善。落实党管武装根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在民兵队伍中预建党的各级组织,按照规定程序任免各级干部;落实党(团)员比例,基干民兵中的党员达到30%以上,排以上干部全部是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二是队伍结构巩固。各类队伍布局合理、编组规范,动员机制健全,通信联络畅通,组织领导和指挥关系明确;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平时在位率保持在80%以上,其他基干民兵平时在位率保持在60%以上。三是人员素质优良。编组民兵的条件要基本符合征集义务兵的政治条件和身体条件,并力争使转业复员军人比例达到3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比例达到70%以上,技术岗位人员专业对口率达到80%以上。

三、强化训练管理,努力改变“外强中干”的建设现状

加强民兵三类队伍建设,必须扎实抓好军事训练和队伍管理,使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但在实际抓建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训管不到位、人员难集中、反应速度慢、应急能力弱等问题。要切实改变民兵队伍这种“外强中干”的建设现状,必须加强严格训练、严格管理,努力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一)严格按纲施训。一要突出训练重点。在训练对象上,把握民兵战斗力生成关键环节,突出抓好民兵教练员队伍和干部骨干队伍指挥训练、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民兵分队任务行动训练,以重点突破带动民兵战斗力水平全面提升;在训练内容上,紧紧围绕民兵担负的支援保障作战、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使命任务,紧贴应急应战行动预案开展实案化训练,切实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在训练保障上,依托社会资源搞好预征、预储、预置,将民兵遂行应急任务所需装备器材纳入地方应急管理保障体系,走开民兵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路子。二要改进组训方法。探索民兵队伍集中组训的新模式,将年度训练任务区分为12个批次,每月安排1个批次集中训练备勤,随时准备遂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和支援保障作战任务,强化“练为战”的训练氛围;探索建立民兵参加联合训练的制度机制,推动民兵训练纳入联战联训体系,提高训练层次和联合行动能力。三要坚持实战化训练。着眼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需要,结合任务特点,整合训练资源,逐步构建以“省级基地为骨干、市级基地为主体、县级基地为补充、行业基地为拓展”的实战化训练基地保障体系;研究制定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方案预案,采取编组作业、基地轮训、实兵演练等方式方法训练队伍,真正做到训练环境真、内容难、考核严、演练实,切实通过训练演练,全面提升民兵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二)狠抓精细管理。遵循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特点规律,创新管理方法手段,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以精细管理促进战斗力提升。一要改进管理手段。充分发挥编组单位各类组织作用,抓好民兵日常管理;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民兵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全员额全过程全要素精确管理,提高管理质量;落实好定期联系、民兵动态管理等制度,使管理工作具体化、规范化;研究探索民兵政治工作的方法路子,培育与之相适应的精神风貌,创建与其相适应的特色文化,充分展示民兵队伍的良好形象。二要夯实工作基础。专武干部、民兵干部是建强民兵三类队伍的基础和主体,要加大其在职培训力度,全面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按照试点先行,全面铺开的思路,广泛开展基层建设达标活动,规范建强乡镇(街道)武装部,消除基层“民兵空白村”,确保武装工作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三要注重用管结合。结合落实民兵队伍轮训备勤的要求,加强对应急值班分队的建设管理,加大集结点验力度,落实好例会、请销假等动态管理制度,提高人员在位率在岗率,确保一旦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反应、有效应对。

(三)坚持建用一致。充分发挥民兵双重领导、亦兵亦民等特色优势,把军事训练融入地方生产生活、战斗力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在练兵强兵用兵中体现建用一致原则。注重把民兵三类队伍作为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建在身边、抓在手中、用在关键,切实在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生力军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卫士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突击队作用。

四、健全制度机制,积极破除“动力不足”的现实窘境

加强民兵三类队伍建设,必须着力建强民兵组织,强化使命担当,确保关键时刻用得上、起作用。但在实际抓建过程中,民兵组织建设弱化、使命意识淡化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工作动力不足、干事激情不够。要积极破除这种“动力不足”的现实窘境,必须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强化职能使命担当,激发干事创业激情。

(一)健全宣传教育机制。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同时,习主席还强调,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充分表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人民战争,民兵仍然大有用武之地。要健全完善民兵教育机制,定期对民兵三类队伍进行政策宣讲、热点解读,切实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定期组织民兵学习国防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提高国防观念,增强忧患意识;研究制定民兵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规定,探索做好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途径,培育战斗精神,激发训练热情,切实从制度层面调动民兵参建参训的积极性。

(二)健全权益保障机制。着眼长远发展,充分利用军地资源,积极稳妥地推进民兵三类队伍各项保障措施建设。要明确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的责任区分,改进经费保障办法,突出保障重点,优化投向投量,使经费保障与出兵多少有机衔接,切实维护民兵正当权益;紧密结合辖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构建政府主导、军地协同、社会参与、分级落实的民兵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和规范民兵履职补助等制度,切实把民兵三类队伍纳入依法建设的轨道。

(三)健全奖优罚劣机制。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调动各级各部门抓好民兵三类队伍建设的积极性,树立“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的工作导向。要建立健全表彰奖励机制,对于抓建民兵工作表现突出的,应大张旗鼓进行宣传表彰,并与个人成长进步、单位评选先进挂起钩来;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明确各级抓建责任,细化完善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好、出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的问责细则,切实从制度层面层层压实责任,步步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

猜你喜欢

编组民兵队伍
轨道交通灵活编组运营模式能耗仿真方法研究
灵活编组动车组网络实时显示系统设计
多编组智轨电车高速工况下的稳定性能研究
一种自动生成某型部队编组ID的方法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大雁的飞行队伍
飒爽英姿女民兵
还剩多少人?
青藏高原筑“天路”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