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舶消防员装备维护与运用技能亟待提高

2019-12-05张永兴

水上消防 2019年4期
关键词:钢瓶系带气瓶

■ 张永兴

0 引言

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如要进入烟雾、高温、黑暗、火情不明、有害有毒气体或可能发生爆燃等危险处所执行探火、灭火、排除险情或救助被困船员等任务,需消防训练有素的船员担任探火员,凭借消防员装备方能进入现场,完成普通船员无法胜任的特殊任务。

另外,在PSC等检查中,对消防员装备的维护与运用技能也十分重视。如2018年5月28日,我国一艘油轮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港口接受PSC检查,由于2名探火员的表现显示船员对消防演习不熟悉、有些船员在演习快结束时才加入演习、船舶ISM未有效实施等缺陷,被港口当局滞留。事实上,确实有不少船员对消防演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有不少船员缺乏了解消防员装备的性能、构造、养护与使用常识,有的未经过系统、规范地穿戴消防员装备的操练,以及进行侦查、排险、救人等科目的培训,也无进入火灾模拟现场的“实战”体会。

由此可见,消防员装备之不可或缺,提高消防员装备应用技能也很重要。为此,笔者简要介绍消防员装备保养与穿戴中的常见缺陷。

1 消防员装备

消防员装备的组成:隔热服(防护服),包括裤子、上衣、鞋罩、头罩、隔热手套;消防靴和橡胶手套;消防员头盔;认可型的安全手提灯,照明时间至少3 h;消防员手斧;空气呼吸器,气瓶储存量至少应有1 200 L,使用时间至少为30 min,另需2只备用钢瓶;1根耐火救生绳(即信号绳,建议大型船舶配3根),能用弹簧卡钩系在呼吸器的背带上,或系在消防员腰带上,在拉曳救生绳时防止呼吸器脱开。

1.1 隔热服简介

隔热服应符合GA634—2015《消防隔热服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SOLAS公约等相关要求。隔热服有连体和分体式2种,船舶常用的是分体式,有S、M、L、XL等多种规格选择。

它由阻燃纤维织物与真空镀铝膜的复合材料制作而成,具有比重轻、强度高、阻燃、耐高温、抗热辐射、防水等特点,能够有效保障消防员接近热源而不被酷热、火焰、蒸气灼烧。

隔热服能防护多少度的辐射高温?因型号和价格不同(价格有500至上万元不等),其防护功能各不相同,具体需了解产品说明书。船舶配备的常规隔热服,不能进入火焰区内和过分靠近集中热源点,避免直接与火焰接触,以防损坏服装、伤害人体。

1.2 呼吸器基本结构

RHZK系列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主要构造如下。

气瓶:属于高压容器,有4 L、5 L,6 L等规格,最高工作压力30 MPa,使用环境温度-30℃~60℃,气瓶材质有合金钢气瓶,使用年限以每年充气120次为12年;有铝内胆炭纤维全缠绕复合材质气瓶,使用年限15年,并按规定进行水压试验。气瓶上设有气瓶开关。

压力表:指示气瓶内压缩气体压力。

面罩:正压式全面罩内有呼气阀、口鼻罩、传声器等。

减压器:将30 MPa压力减低至0.5~0.8 MPa供佩戴者呼吸。

供气阀:包括壳体、橡胶膜、摇杆阀、正压机构等,最大供气能力可达200 L/min以上,使面罩始终处于正压状态。

低压报警器:包括自动控制阀和汽笛,汽笛起鸣压力为4±0.5 MPa,根据气瓶大小,一般可使用4~8 min。

中压软管:是供给阀与减压器之间的导气管,快速接头设锁闭机构。另外背架与背带用于固定和背负呼吸器。

2 装备的常见缺陷

呼吸器:面罩漏气、脏污、橡胶老化变形、密封圈与系带损坏、口鼻罩缺失、固定夹箍锈烂或缺失、快速接头锈蚀不能连接等。呼吸器低压不报警,储气量少于30 min使用时间,备瓶未按200%配备、未按规定作水压试验等,以及背架开裂、背带与腰带霉变强度不够,锁紧扣损坏等。

隔热服:折叠缝处铝箔损伤、脱落、内衬发霉、裤背带断裂等。头罩目镜掉落、头罩太小,与消防员头盔不配套。消防靴橡胶老化、内衬霉变或脱落等。

头盔:下颌系带固定件锈蚀不能调节,系带变质不能受力,头盔内佩戴装置脱落、霉变、不能按照头部大小调节等。

救生绳:绑扎带未取掉理顺,缠绕在一起不能释放、保险钩锈蚀不能开钩、未挂设有联络信号的牌子。

另外,不少船舶缺安全腰带,多数船舶缺斧套无法将手斧系挂在腰带上,缺少手提照明灯或照明灯电量不足。还有,少数消防员装备系非船检认可产品等。

3 装备保养要点

消防员装备应按防火控制图标注的位置存放。存放点应张贴IMO标识、有应急照明,通风干燥。

日常检查:隔热服是否完好、齐全,铝箔是否脱落,并经常变换折叠缝。呼吸器橡胶面罩及消防靴是否受挤压变形、备用气瓶压力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救生绳及附件、手提照明灯、手斧等是否完好齐全等。

常规养护:隔热服脏污用湿毛巾擦洗,也可用中性洗涤液以软毛刷刷洗干净后晒干,并可定期暴晒以防发霉毁坏。

呼吸器面罩脏污可用清水冲洗,放在通风处晾干,不可在太阳下暴晒。呼吸器钢瓶需轻拿轻放,不可碰撞和在太阳下暴晒,需要注意的是,训练用的钢瓶应有明显标识,与备用钢瓶分开存放。

救生绳盘卷应收放迅速,不能打小结。因绳内芯是钢丝有弹性,必须全部打开理顺,如有小结钩住突出物体,易造成探火员心理紧张。

每年将装备放在通风、干燥处晾晒数次防止霉变。进行一次保养消防员装备的全面检查,请有资质的检验单位对呼吸器与专用充气设备做年度检测,接受船检的年度检验等。

4 缺乏装备的运用

缺乏穿戴消防员装备的操练。穿戴前未按身材情况调整好下装背带、呼吸器肩带和腰带,未充分放松头盔与呼吸器面罩的系带,未先将隔热鞋套套在消防靴上等。

佩带呼吸器面罩系带未系紧,消防员头盔的系带未正确系固在探火员脸部下颏上。未先将气瓶阀门全部打开,而是在戴好呼吸器穿好隔热服,再将手摸到背后去开气瓶阀。如探火员进入探火处所,由于心情慌张引起呼吸不畅,以为阀门未全部打开,再去动阀门,曾有血的教训。

很多船员不知气瓶储气量是气瓶容积与压力的乘积、中等劳动强度每人每分钟消耗30 L空气等基本常识,不会检查与保养呼吸器,如调节报警器声响大小、检验面罩气密与传声装置的性能等。

缺乏探火、排险、救助等项目的训练。多数船舶没有安排专项的探火演练,所以不少船员不知“探火的同时也要灭火”的基本要求,以及自身保护等基本常识。如在探火的过程中发现小火复燃,探火员再返回取灭火器材,火势就可能扩大了。因此,探火员应知道要利用现场消防器材或携带灭火器、发现明火随时扑灭的基本要求。还有,当两名探火员进入火灾现场,如何分工与合作,怎样做好自我保护与排险、救助伤员等技能也十分缺乏。

训练每个船员都能够熟练地穿戴消防员装备,能完成探火任务,是SOLAS公约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保障船舶与船员的生命安全。因此,消防演习时的探火项目,更要从难从严出发,可模拟有烟雾、毒气,漆黑等现场困境,设定排险、救助伤员等科目,不断锻炼探火员的胆量,提高探火与自我保护技能。

5 消防员装备穿戴与探火要领

5.1 佩戴呼吸器

5.1.1 使用前检查

检查压力与气密性:打开气瓶阀,沿逆时针方向旋开气瓶阀手轮,至少2圈。如果发现气瓶阀打开后有气体流出,则按下供气阀上的调节开关。

观察压力表,如下降需查明漏气情况并排除。压力表读数,气瓶压力应不小于:4 L钢瓶30 MPa、5 L钢瓶24 MPa、6 L钢瓶 20 MPa的压力,储气量达不到1 200 L,应更换气瓶。

检测报警装置:顺时针旋转气瓶阀手轮然后将关闭,略微打开泄气阀,将系统内的气体放出,当压力降到4 L钢瓶10 MPa、5 L钢瓶8 MPa压力时,报警器开始声响报警,直到压力小于1 MPa时报警器停止报警后关闭泄气阀,然后重新全部打开气瓶阀。

检查面罩内口鼻罩的呼、吸气阀是否完好,口鼻罩内下巴套是否位于传声器中间,并将面罩系紧带全部松开,以及其他各个部件和头盔是否完好、瓶箍是否将气瓶牢固定位等,并按照佩戴者身材情况,调节呼吸器肩带与腰带的位置。

5.1.2 佩带方法(上举法)

气瓶底面朝自己,气瓶阀朝外,身体朝前倾斜,双手举起托架并展开肩带,分别置于气瓶两边,把呼吸器朝上举过头,此时两肘朝内收保持贴近身体,确保肩带顺着手臂滑入肩膀位置,稍微弯一点腰让呼吸器自然落在背上。然后,站直身体双手下拉调节肩带,使呼吸器紧贴在自己的身体后背,拿起腰带的两端锁紧扣插入锁紧后,拿起消防员头盔放在后脑勺。

佩戴面罩,一手托起面罩底部,另一手将面罩放在脸上,双手拉开面罩系带,将面罩戴在头顶上拉至脸部,系带平置于头后脑勺防止缠绕,确保下巴位于口鼻罩内,理顺头发然后双手将系颈带(下方两根带子)朝后拉紧,把头带(上方两根带子)末端朝后拉紧,使面罩的密封圈与脸部紧密贴合,最后将头盔系紧在头顶部。

面罩佩戴后深吸气数次供气阀自动开启,吸气过程中有定量空气供给使用,通过几次深呼吸,吸气和呼气都应舒畅,无不适感觉可放心使用。

5.2 隔热服穿着程序

先穿下装,穿裤前先将裤脚管和隔热鞋罩套在消防靴上,使消防靴露出两个靴口,身体下弯,双手先拿好一只靴口的两端,将一只腿抬起脚伸直快速伸进靴子站稳,另一只脚也快速伸进另一只靴子后,身体下蹲,双手拎起裤子背带与腰部后身体马上站立起身,挎上背带扣好扣子。然后背上呼吸器、带好面罩,系紧头盔,保持正常呼吸(动作与前佩戴呼吸器同样操作)。

再穿上装(背包式),此时可以由另一名船员帮助探火员,穿好上装扣好钮扣系好安全带,然后将隔热头罩罩妥在探火员头盔上,戴上隔热手套,将消防手斧插在腰带上。

5.3 探火的基本要领

探火目的:1)利用现场或携带的灭火器材扑灭明火、排除险情、救助被困现场船员等;2)探明火灾处所基本情况,为总指挥(船长)制定灭火自救方案提供依据,为后方实施合理调度、指挥提供信息。

探火准备:探火员应两人一组,进入机器处所一般由一名机舱人员带领一名甲板部船员,共同完成任务。

探火人员携带好安全灯,在船员的配合下,将安全绳系在第一个进入现场的探火员腰带上,安全绳应有足够长度(可以几根连接),末端应系在就近入口外部的固定处。掌绳者与探火员之间确定联络信号:常规是拉动“一下”表示放绳前进,拉“二下”表示原地停等,拉“三下”表示探火员准备撤离现场,拉“四下”探火员需要救助。

进入探火处所之前装备好喷雾水枪掩护,探火员应用手背摸现场舱壁和门窗有否高温,用耳朵贴近现场倾听有否异常声响等,明确情况后方可慢慢打开一条门缝,确认安全方可开门,其宽度仅限一人进入,待两名探火员进入后立即合上门,留一条缝放收救生绳。

探火操作:探明火源部位及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着火舱室及相邻舱室有无易燃、易爆物质(如油漆等)和其他有助于火势蔓延的物质及数量,是否需要保护和疏散。

特别是机舱各类油舱、柜,压缩气体钢瓶如机修间内氧气、乙炔瓶等压力容器的状况,集控室、油泵间、锅炉间等主要部位与着火舱室相邻舱壁的温度变化等情况。

查明被困船员是否受到火势威胁,其人数、地点,可疏散的安全通路,确定抢救的方法。如能行走可利用就近的EEBD,帮助其从安全通道撤离;如伤员不能行走,可用背、抬、抱、肩负方法救离现场。救人重于救火,这是火场原则。

发现火源应马上利用就近或携带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排除现场存在的一切险情。

自我保护:进入黑暗等场所,身体重心置于一只脚的根部,向前迈进的一只脚走虚步,举起一只手至头部前探上方,采用低姿行走(防止踏空、坠落,头部撞击)的步法。两名探火员应前后紧跟在一起,在前的主要是探火操作,在后的协助探火与外部联系,要相互照应共同行走,救生绳不要被物件缠绕。

探火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防触电、身体跌落、迷失方向,正确计算呼吸器的工作时间,原路进去原路返回。

探火完毕,将情况报告现场指挥员。

现场指挥员应掌握探火员呼吸器工作时间,备妥后续侦察、救助力量,及时将情况汇报船长,船长将侦察到的火情形成正确判断,作出施救部署,并告上级请求指示。

总之,加强船舶消防演习,亟待提高消防员装备维护与运用技能,保障船舶与船员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钢瓶系带气瓶
止步
自制真空罩 解决液氯钢瓶泄漏处置难题
《压缩气体气瓶充装规定》解读
气瓶作业常见隐患
男性“见红”,不能一抹了之
玩转系带
钢瓶为什么涂成不同颜色
玩转系带
压力容器气瓶的结构特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