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血藤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2019-12-04谢珍连谢珍丽甘广玉黄锁义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年5期
关键词:鸡血藤药理作用中药

谢珍连,谢珍丽,罗 擎,甘广玉,黄锁义

(1.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广西 百色 533000;3.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4.右江民族医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广西 百色 533000;5.广西高校右江流域特色民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广西 百色 533000)

鸡血藤(Spatholobicaulis)是豆科崖豆藤属的植物,别名大血藤、赤藤、红藤。我国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肃、安徽、浙江、广东、云南、湖南、海南、陕西、贵州、四川、广西、江西、福建等地,多生长在溪沟、山坡杂木林与灌丛中、谷地及路旁,采用干燥藤茎入药。《现代实用中药》中记载,鸡血藤可作为活血药,可用于贫血性之神经麻痹症,如肢体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适用于妇科疾病,有活血镇痛之效。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恩醌类[1]、木质素、酚酸类等多种化合物[2]。其药理作用多样,既可抗血栓、降血脂,又可抗肿瘤、抗菌、抗早孕[3]。临床上用于治疗月经不调[4]、乳腺癌[5]、白细胞减少症、肩周炎等疾病[6]。

鸡血藤为攀缘藤状植物,藤长 20~30 m。茎扁圆柱形,颜色呈棕褐色;藤茎多有分枝,枝干粗壮,近似圆形;茎枝砍断后可有鲜红色汁液从断处流出。叶子呈阔椭圆形;长12.5~22 cm,宽7.5~15 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两面均被毛。圆锥花序,长18~22 cm[7];花期夏季,果期秋季。鸡血藤的不同部位其化学成分分布不同,李小莹[8]在研究中发现鸡血藤木质部与韧皮部总黄酮的化学成分分布存在明显差别,含量差异较小,木质部的药效成分高于韧皮部,且圈数多的药物切片功效优于圈数少的切片。由此推测,长势好、药龄高的鸡血藤入药效果比长势差、低药龄的更好。本文将对近五年内所有关于鸡血藤的发表文章进行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能了解鸡血藤近期的研究趋势和发展状态以及在医学上各个学科中的研究热度与分布,为鸡血藤以后的探索方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文献筛选方法

外文文献在PubMed外文医学库中进行高级检索,中文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资源数据库中进行高级检索,对两个搜索平台限定相同检索条件:检索词为鸡血藤,搜索近五年所有关于鸡血藤的研究文献,起止时间为2014-1-1至2018-7-25。结果在PubMed中搜索到13篇文献,CNKI中搜索到430篇文献。鸡血藤为中国的一味传统中药,在中国研究较为广泛,本文主要以中文文献为主,按研究学科、研究层次、年度发表量、被引次数、基金项目等方面来进行统计归纳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在学科研究中的分布

文献总量为430篇,外文文献总量为13篇。下文所有表格中总文献量中文对应中文文献总量,外文对应外文文献总量。在这五年中,国内基础研究(此处文献统计有重合,总篇数不变。若同一篇文章中同时研究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则表中化学成分和含量测定文献统计各为一篇)和综合应用中专项研究的报道占26.29%,如主题就是研究化学成分的报道文献共有49篇。基础研究的文献是综合应用的4.65倍,表明更多学者对鸡血藤进行了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为临床使用奠定了基础,但临床上的应用较少,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的报道一样多,低毒性是鸡血藤的显著特征[9],使用时应注意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多建议进行个体化治疗。外文文献中近年比较偏向于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见表1。

表1 中外文献在学科中专项研究的分布

2.2 五个年限中的文献分布概况

表2中的统计结果现示,国内从2014年至2017年,鸡血藤研究文献量呈下降趋势,2014年的研究报道最多,共有113篇,占总文献量的26.28%,2015年较2014年减少了3.49%,2016年比2015年少了1.63%,2017年比2016年少了0.69%,2018年尚未结束,此处不做比较。基础研究每年都多于综合应用,证明经过了一定的研究,鸡血藤在应用方面仍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其价值未能充分体现。现在临床上大多使用西药,西药见效快,方便携带和使用,传统中草药因为这些弊端而渐渐被遗弃,但药用价值是不变的,西药有很多副作用,相对而言,中药的副作用较轻微。因此,在合适的临床情况下,我们应提倡中药、西药结合使用,争取减少因药物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2.3 鸡血藤中化学成分研究及应用分布

见表3,鸡血藤中主要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萜类甾、醇类、蒽醌类、木质素和酚酸类,其中研究黄酮类和萜类的热度最高,分别占所有主题成分研究中的48.98%和18.37%,目前已分离出的黄酮类化合物就有60多种[10]。蒽醌类成分也有与其他化学成分一起报道,但没有专项研究,证明此种成分近年不被广泛研究。其他主要化学成分都有相应研究,证明鸡血藤的基础研究中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相当广泛,鸡血藤越来越多的成分被挖掘,但研究多倾向于黄酮类化合物,其它成分研究相对较少,期待鸡血藤的研究能均衡发展,从而发挥更大的药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表2 中外文献在年限中的分布

表3 鸡血藤的化学成分研究的文献分布

2.4 与医学学科有关的鸡血藤文献分布

在学科分类中,与医学有关的学科文献分布排名见表4、表5。近五年,国内外研究的学科方向大同小异。国内中医学和中药学两个学科的研究就达研究文献总量的86.51%,在鸡血藤的提取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在临床上某种药理作用可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报道也不在少数。研究发现[11-12]鸡血藤联合化疗药物对肺癌细胞的增值、周期都有一定的影响,其在治疗上与化疗药顺铂联合可干扰肺癌细胞的增殖、延长细胞生长周期,提高癌症的疗效。姚惠[13]、兰红斌[14]等研究发现鸡血藤水煎液联合口服铁剂可干扰血液系统中某些血液指标,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证明鸡血藤在治疗缺铁性贫血上有良好的功效。过敏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小血管存在炎症,鸡血藤具有抗炎、舒张血管[15],宣散风热和清解血毒的功效[16],和其它中药进行配伍综合治疗,可缓解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症状甚至达到治愈的目的。梅松政[17]认为咳嗽是上感邪气,研究发现鸡血藤在小儿咳嗽中亦有一定疗效。闫玉新[18]收集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病例并从中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鸡血藤作为中药代表中的一种,其疗效值得肯定。病理研究中病理性瘢痕与气血瘀滞、经脉阻塞[19]有关,鸡血藤有活血行气的功效,与其它中药相互组方制成外敷、内服的复合制品,去淡化、消除瘢痕,达到美容功效。

2.5 被引频次排名前五文献分布

近年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题名见表6,引用次数多证明很多学者的研究与此类研究方向有交集,专项研究药理作用是最为广泛的。临床应用被引次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血液系统和抗肿瘤方面,证明在这两方面鸡血藤的疗效肯定,应用较广。鸡血藤的综述也不少,各方面的综述报道为鸡血藤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奠定了基础。

2.6 研究层次排名前五的文献分布

由表7可知,55.12%的文献探索了鸡血藤单味药或复方、组合药对相应疾病的治疗,对鸡血藤的研究也不仅仅停留于基础层面,更多的是进入了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阶段。总的来看,基础研究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有28.84%,其它层次的研究相对较少。由表8可知,国外的文章报道主要在用药效果方面,其次为基础研究,其它方面很少研究。

2.7 排名前十的研究机构与基金支持

在研究机构和基金支持排名前十的顺序、名称和文献量见表7。研究机构位于广东、北京、湖南、广西等地都有,证明鸡血藤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研究,这可能也与其分布地域有关,鸡血藤能跨越全国多省生长,一年四季南北温度差异明显,证明其生长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大,较易生长繁殖。在基金项目支持上,国家自然基金立项最多,证明国家重视对中药鸡血藤的研究、发展和应用。广西、安徽、广东、海南等省份的立项文献数都排在了前十,体现了鸡血藤在在这些省份鸡血藤的研究得到一定重视展开了较多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表4 国内鸡血藤近年学科分类与研究主题的文献量分布

表5 国外鸡血藤近年学科分类与研究主题的文献量分布

表6 中文文献被引次数排名前五的题名及研究方向

3 小结与展望

鸡血藤有补血,活血,通络的功效,具有改善造血系统、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药理作用[20]。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1]、肢体麻木、头晕头痛、活络舒筋、肢体瘫痪,通利经脉血络[22]。经过近五年文献计量分析发现近年与鸡血藤有关的研究文献报道涉及多个方面,但文献报道量逐年下降,研究热度稍有减退。大部分学者在探究化学成分多偏向于黄酮类的研究,其它成分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在临床应用上的学科文献远远少于中医、中药学,侧面反映出鸡血藤真正用于临床去明确治疗某种病症的并不多,研究得到推广,临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治疗疾病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提倡中西医结合,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单纯西药治疗不可避免的副作用给患者带来的身体伤害。

表7 国内研究层次前五的文献计量

表8 国外研究层次前五的文献计量

表9 近年鸡血藤的主要研究机构与基金项目支持分布

虽然鸡血藤的分布范围很广,研究的省份也很多,但真正应用单味鸡血藤入药并提出有某种明确疗效的文献却很少,建议多对鸡血藤中的化学成分分离提纯,深入研究挖掘其更多的药理作用;再者,可以将鸡血藤制成复方制剂或与其它药形成组方制成不同的剂型备用;还可以将其与西药配伍用于临床并观察疗效,一般常见的都是中药与中药配伍较多,西药与中药配伍相对少一点,不妨多尝试不同的使用方法,试验确定可行性之后再投入临床使用;将鸡血藤的作用机制、成分提纯、药理活性、不同配伍等方面研究得更加透彻,使鸡血藤能得到充分利用;进一步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之间的关系联合起来去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研发新药,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23]。

猜你喜欢

鸡血藤药理作用中药
鸡血藤的临床应用及量效关系
鸡血藤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苦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茶树油药理作用及包合技术研究进展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益母草与鸡血藤及其配伍的抗氧化活性比较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枇杷花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