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铁水空海”助推立体开放迈上新台阶

2019-12-02杜尚儒

新西部 2019年9期
关键词:川南泸州班列

杜尚儒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两年,极大地推动了四川对外开放速度和力度。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表示,四川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进国别合作园区建设,务实办好重大展会活动,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从四川成都出发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最短十二天即可抵达欧洲腹地,累计开行总量超过2000列,服务范围覆盖欧洲全境。

从泸州港入水的货轮,沿长江十多天后可抵达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码头——洋山深水港,泸州港2019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60万标箱。

过去两年,四川全省约1/10的进出口货物量都是由四川自贸试验区完成的……

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两年来,四川开放速度日新月异。来自青白江片区、川南临港片区的数据表明,自贸区建设的政策红利和引领带动作用在四川已得到进一步显现。集成“空港+铁路港+水港”优势,全力打造的“铁水空海”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服务体系,正在助推四川立体全方位开放迈上新台阶。

蓉欧快铁 闻名欧亚

位于成都市东北部、距离主城区约25公里的青白江区,曾是我国西南第一个工业区,也是四川省重要的冶金、建材和机械制造基地。但因位置偏僻,过去并没有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在的青白江,已经是成都市最忙碌和知名度最高的城区之一。中国西部最大的铁路物流枢纽和四川省惟一的铁路货运型对外开放口岸,就在青白江。

资料表明,成都铁路口岸已获批肉类进境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等功能,并且正在积极建设粮食进口口岸和申报水果进口口岸。成都铁路口岸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通过国际铁路运输方式直接进口欧洲肉类的口岸,并实现欧洲肉类进口常态化。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规划建设1500平方米的关检联合查验区及3000平方米进口整车专用堆场,同时配备两条进口整车专用检测线,满足进口车检测需求。既往的统计数据显示,进口整车车型以宝马、宾利、路虎和奔驰等高端车型为主。

“蓉欧快铁就是从我们这里发车的。”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的一位副总介绍说。他的办公室在大楼10层,透过窗户便能看到拥挤而又井然有序的铁路货场。据了解,承担蓉欧班列运营的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港投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为中欧班列的成都分支,主要负责中欧、中亚、中俄等国际班列的运营和管理。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成都至欧洲的班列早在2013年就开通了,不过那时还不叫蓉欧快铁,只是中欧班列的成都分支。2016年6月18日统一更名后的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抵达波兰华沙,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检阅,成为中欧班列的标志性事件。“蓉欧快铁”从此不胫而走,闻名欧亚。

据介绍,至2018年4月,蓉欧快铁累计开行总量超过2000列,发展势头良好,且已形成较稳定的班列。

目前,蓉欧快铁初步形成了以中线为主,北线、南线为辅的“三线并行”格局。蓉欧中线全程约10848公里,通道为成都经新疆阿拉山口、明斯克(白俄罗斯)到达罗兹(波兰)、蒂尔堡(荷兰)、纽伦堡(德国)。这条线路已实现常态化稳定开行,货物搭乘班列到达罗兹、蒂尔堡、纽伦堡后,可在三到四天内配送至其他城市,服务范围覆盖欧洲全境。

蓉欧北线约9993公里,主要节点为成都经内蒙古二连浩特、莫斯科(俄罗斯)到达明斯克。蓉欧南线约8609公里,从成都出发,途经新疆霍尔果斯、阿克套(哈萨克斯坦)、巴库(阿塞拜疆),到达伊斯坦布尔(土耳其)。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从专业角度解释说,和海运、航空运输相比,铁路班列有其自身的局限和优势。比如,一艘远洋货轮可以装载上万个标准集装箱,每趟电气化国际班列只能搭乘41个以上40英尺集装箱,就算乘以二,也不足百余标准集装箱。但是和海運相比,铁路班列最大的优势是时间短。据介绍,成都至罗兹、纽伦堡、蒂尔堡班列去程运行时间分别为十二天、十四天、十四天,对应回程运行时间分别约为十五天、十七天、十七天。而海运单程大约需要三十五天到四十天。铁路班列单程平均时间为十五天,只有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与航空运输相比,铁路班列虽然不及空运快捷,但运输体量要远超空运,且运输价格仅为空运价格的四分之一。

该公司工作人员还介绍了蓉欧班列运行中的一些常识,比如蓉欧班列的中线与北线在途经俄罗斯、白俄罗斯进入波兰境内前须经过两次“换轨”,第一次“换轨”是进入俄罗斯境内时须将我国的标准轨距换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同行的宽轨距,第二次是进入波兰境内前又从宽轨距改换为欧盟国家通行的窄轨距。

蓉欧班列冬季不停运,这也是一个常识。据介绍,该班列公司拥有自己的冷冻柜和蓄能柜,可以为电子产品、生鲜等对温度有特殊要求的货物提供安全运输保障。

成都国际铁路班列有限公司中欧班列营销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总体来说,全国中欧班列运行平稳,且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以蓉欧班列为例,本地货源在不断增长,目前四川本地货源占比约为55%,浙江、江苏、两广等华东华南省份的货物也占有很大份额。蓉欧班列承运的出口货物主要为电子产品、家电产品、服贸产品、时令花木、柠檬等,进口货物主要有整车及配件、机械设备、家具、木材、红酒、啤酒、奶粉、肉类等。

但该负责人坦承,中欧班列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普遍面临去多回少、无序竞争等问题,蓉欧班列也不例外,主要是回程货源不足。为此,中欧班列营销机构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比如调整到站地点,优化线路,利用德国慕尼黑国际物流双年展等机会积极推介中欧班列,宣传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及其最新成果,争取引起更多外商外资的关注。

据介绍,从成都国际铁路港成都口岸出发,到达罗兹、蒂尔堡、纽伦堡已成常态化的“公共班列”。同时,成都国际铁路港已完成成都至马拉(波兰)、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明斯克(白俄罗斯)、斯莫根(白俄罗斯)、托木斯克(俄罗斯)、布拉格(捷克)、根特(比利时)、米兰(意大利)、伊斯坦布尔(土耳其)等地区的测试班列,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开行定制班列。

除了中欧班列,成都国际铁路货运班列还开通和规划开通了成都至云南河口、河内(越南)、海防(越南)的泛亚西线,成都经广西凭祥至河内、海防的泛亚中线,以及成都至广西钦州的泛亚东线等支线通道。在国内,已建成成都至上海、宁波、深圳、昆明、武汉、广州、南宁、日照、天津、青岛、厦门、钦州等12个沿海、沿边城市快捷化、集装化、常态化班列通道,每周稳定开行。

川南临港 创新先行

初到泸州,记者一下子就被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所吸引。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告诉我们,泸州不仅是座历史文化名城和享誉全国的酒城、酒都,还是四川省第一大港口城市,泸州港仅进口粮食一项就占全省水运进口粮食总量的80%以上。两年前的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这里正式挂牌运行。

据介绍,两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在推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并为泸州当地经济发展和四川省的开发开放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料表明,截至2018年底,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涉及川南临港片区的141项试验任务,已推进实施139项,完成91项。累计形成创新成果215项(2018年104项),全国首创27项(全国第三方机构评估),已在全省复制推广10项,为全省总推广数的三分之一;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67项。其中“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获国务院通报表扬,“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经验被国家发改委发文推广,“生产企业出口退税服务前置”将作为自贸试验区第五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口岸查验多方协同服务模式、白酒产业供应链体系创新等6项创新案例列入四川省上报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国务院办公厅专报四次刊载片区创新经验。

與此同时,川南临港片区在产业集聚、项目招引、开放经济高地建设等方面也取得突破性成效。片区瞄准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欧洲等开放型产业重点潜在来源地,积极对接国企、央企、上市公司、知名企业,引进了香港衡宽、广州基金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截至2019年2月,片区新增注册企业6158户、注册资本626亿元,新引进金融和类金融机构35家,累计达到65家,新签约项目227个,累计签约金额365.5亿元。辖区企业2018年完成全口径税收22亿元,带动全市2018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83.6亿元、增长34.3%,实际利用外资10亿元、增长19%。

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大厅内,咨询台的工作人员彬彬有礼,耐心细致地解答咨询者的询问。各个受理窗口的电子显示屏即时显示着每一项受理业务的进展情况。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笔者注意到了大厅内分别标注“‘一小时办结清单事项目录”、“‘三小时办结清单事项目录”和“‘六小时办结清单事项目录”的指示牌,白底蓝字,不很醒目,但事项名称、现办理时限、原承诺时限,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如原承诺需八个工作日办完的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注销现限六个小时内办结,原需五个工作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成立登记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批等现在只需六个小时即可办结。原来需要八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变更审批、医师新办执业注册,以及原承诺五个工作日和三个工作日才可办完的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核准、个人独资企业设立登记等业务,现办理时限仅为一个小时。

工作人员介绍说,经常有本地和外地企事业单位派人来这里现场观摩、考察、学习。笔者在参观现场即偶遇四川某高校考察团一行。管委会负责宣传的赵先生介绍说,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的使命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为国家试制度、为区域搭平台、为地方谋发展、为百姓增福祉。”工作上聚焦“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平台建设、协同开放、服务周边”五大任务。

川南临港片区两年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其中许多制度创新和打造营商环境的举措已被一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视为经典案例。陪同和接待各地有组织的参观者,已经成为自贸区管委会的常态工作。

古老港口 焕发青春

位于长江上游的泸州港为四川第一大港口,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因此而设立。铁海、铁水多式联运班列泸州站与泸州港在这里实现零距离对接。据介绍,泸州港在2016年11月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2018年3月获批临时开放口岸,2018年8月已向国家口岸办申请延期。

据悉,川南临港片区围绕航运物流、港口贸易等重点产业,加快推进西南国际物流城、西南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进口商品分拨中心等项目建设,与中海航运等30余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引进阿联酋塑料粒子、澳大利亚红酒等在泸州分拨。2018年,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57万标箱,其中外贸集装箱量3.65万标箱。还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筹建单位,引进深圳一览等人力资源服务企业19家,实现产值近亿元。

两年来,川南临港片区已建成泸州港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泸州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资料表明,泸州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于2014年获批并建成投运,其中第一粮食仓库占地7300平方米。2019年3月13日建成的第二粮食仓库,占地7300平方米。目前已引进澳大利亚、美洲及东南亚的高粱、大麦、豌豆、大米等多种品类的进境粮食。

2018年,泸州港进口粮食中转量突破11万吨,同比增长57%,占全省水运进口粮食总量的80%以上。泸州港已成为四川最大的水运进口粮食中转口岸和川渝滇黔重要的进境粮食集散地。

泸州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于2018年3月批复筹建,设计库容3300吨,年周转能力约15万吨,已经完成建设并通过成都海关预验收,正在等待国家海关总署正式验收。这将成为四川省首个水港进口肉类指定查验场。

泸州正积极争创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进境水果指定口岸。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于2018年8月已由四川省政府上报至国务院,并同步启动选址规划。根据规划,汽车整车进口指定口岸将建设汽车堆场4000平方米,汽车检测车间2000平方米,汽车测试跑道300米,并计划2019年内建成和达到验收标准。据介绍,该口岸的建成将带动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的整车进口业态集聚发展,更好地满足周边地区对进口汽车的需求,起到“一地设立,多省受益”的作用,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最新数据表明,2018年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成监管货值31亿元,增长172.8%;跨境电商直邮货物突破15万票;平行进口汽车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中国酒城国际人才港”投入运营,人才综合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目前,川南临港片区正全力申创国家综合保税区、国家开放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平台,以进一步提升水运开放平台功能和港口能级。

与此同时,川南临港片区还充分发挥自贸区窗口作用,主动服务川南,在成都、昆明等地建立无水港,推出通关“零费用”、保B仓库“零租金”等优惠措施,吸引外贸加工企业在泸州港开展业务。

铁水空海 四向拓展

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表示,四川要加快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强力推进以立体交通为重点的开放大通道建设,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高质量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积极推进国别合作园区建设,务实办好重大展会活动,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彭清华对“四向拓展”作了解释,即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

据介绍,川南临港片区“四向”很明确,也很务实。

南向,即加强与广州、深圳、钦州、防城港、凭祥合作,目前每周常态开行“泸州-广州”和“泸州-钦州”班列,并积极探索开行“泸州-钦州-新加坡”、“泸州-凭祥-越南”国际铁海联运班列。据分析,泸州至广州、钦州外贸铁海联运班列,是川南地区外贸货源最便捷南向出海通道,时间优于水运二十天,价格低于汽运,性价比高。

东向,即加强与重庆港、武汉港、南京港、上海港开放合作,稳定升船機“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每周4班,优化江海联运主通道。“五定”外贸直航班轮,指采用定港口、定航线、定班期、定运时、定船舶的运输组织方式,具有“电梯翻坝”、“快船运输”、“货物直达”等特点。

西向,已开行“蓉欧+泸州港”班列,在四川省内实现长江黄金水运通道与沪蓉欧快铁无缝连接。川南临港片区还将进一步加强与成都合作,探索建立“总部研发在成都、生产配套在泸州”的新型合作关系,争取“成都至泸州”铁路运价下浮,提升“蓉欧+泸州港”班列运营效能。目标是将泸州港打造成为蓉欧快铁的延伸第二场站,中欧班列在四川自贸片区之间实现市场同价、监管互认、服务一体。

北向,积极开行“俄罗斯-成都-泸州”进口木材班列,探索开行“泸州-石家庄”白酒铁路班列和“东北地区-泸州”粮食铁路班列。据悉,俄罗斯-成都-泸州木材专列,经内蒙古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入境,时效优于传统水运,对泸州木材交易集散中心将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

同时,泸州正在加快建设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高速公路方面,泸州致力于打造长江上游以泸州为中心的半小时至两小时交通圈,随着泸州市近几年高速公路网逐步完善,泸州市与周边自贡、内江、宜宾、习水等地已经互相融入一小时经济圈,与成都、重庆、贵阳、毕节、遵义等城市互相融入两小时经济圈,如昌隆、富顺、南溪、合江、赤水等川渝滇黔周边地区已纳入半小时交通圈。

铁路方面,泸州境内的铁路尚未开通客运业务,隆(昌)黄(桶)铁路仅提供货运服务。根据规划,泸州市客运铁路线路,主要包括川南城际铁路、蓉遵高速铁路、渝昆铁路等。

川南城际铁路内(江)自(贡)泸(州)段已于2016年6月动工,铁路等级为客运专线,双线,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预计2020年底投入运营。

蓉遵高速铁路泸州至遵义段项目,是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北接川南城际铁路,起于泸州市城北高铁枢纽站,沿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合江县,经赤水市、习水县、仁怀市,止于遵义市遵义站,再接遵义至贵阳高速铁路。

渝昆铁路线路规划从重庆出发,途经永川、泸州、宜宾、昭通等地,引入昆明。

据介绍,泸州市城北高铁枢纽站正在紧张建设中,泸州人有望2020年在家门口乘坐高铁出行,泸州无客运列车的历史将在“十三五”期间宣告结束。

天府新区 强劲引擎

成都市自贸办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成都自贸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约5.5万户,新增注册资本6322亿元;其中新增外商投资819亿元,新增注册外资资本122亿元。两年时间,约5.5万户企业注册,这意味着自贸试验区内每二十分钟新增一家企业,自贸区的市场活力由此可见一斑。

两年来,成都自贸试验区在助力成都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中发挥着重要引领作用。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成都天府新区片区,规划面积90.32平方公里(含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区块〔双流园区〕4平方公里、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0.09平方公里)。其方向是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临空经济、口岸服务等产业,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国际性航空枢纽,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

在成都双流自贸试验区的数字贸易共享中心,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电商企业。朱先生是一家致力于帮助中小企业“买全球、卖全球”的外贸网络平台负责人,他在接受采访时说,自贸试验区为企业带来了诸多便利,自贸试验区作为内陆开放高地,吸引了一大批知名的跨境电商综合企业和项目入驻,比如物流服务企业、跨境金融结算项目、运营团队和贸易商等涌现。此外,区内的政务服务高效,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的营商环境。由于从事跨境电商,货物的出入境便利度对他们的发展也至关重要。朱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平台上卖家的货物大部分依托双流国际机场进行运输,也有部分货物通过中欧班列运往目的地。

据介绍,双流自贸试验区的数字贸易展示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国内外的访客,既有洽谈业务的俄罗斯客商欧洲嘉宾,也有来考察参观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学生。天府国际机场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届时与双流国际机场一体化运营,将进一步拓展成都的洲际十小时航程圈和亚洲五小时航程圈,加速构建起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

在成都自贸试验区天府软件园,则会看到一批和自贸区同步成长的成都本土创业公司。据介绍,其中不乏在游戏、人工智能、芯片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自主研发企业。

西纬科技是一家以研发手机多摄算法及嵌入式AI技术为核心业务的科技公司,目前正在向着该领域的世界级公司迈进。该公司总经理谢先生介绍,他们是自贸区成立伊始就入驻的企业,从最初创业时的10多人团队到现在的100多人,再到加入更大的团队,西纬科技与自贸区同步萌芽、成长、壮大。谢先生认为,成都自贸区诞生和聚集了一批多样化、非常优秀的高科技企业,并已形成产业链,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来此扎根发展。他平常在人才招聘上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海外和传统一线城市的人才,也非常愿意来到成都发展,因为成都提供了很好的吸引人才的软环境。目前,西纬科技的研发团队就集聚了一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硕士及博士占比达到50%以上。公司在成都及杭州均设有研发中心,建成光学实验室和计算机视觉实验室各两个,成功申请专利数十项。

2019年7月1日起,《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将自贸区可推广复制的政策措施写入法条。据悉,这是四川省首部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冠名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在《条例》中,四川省人民政府明确了德阳市、资阳市、眉山市、南充市、自贡市、内江市及成都市温江区7个协同改革先行区的实施范围及功能定位。

四川省商务厅厅长刘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目标是對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加快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具体而言,要聚力聚焦双向投资管理、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区域协同开放、现代政府治理等“五大核心制度体系”创新,加大集成创新。刘欣指出,设立协同改革先行区具有创新精神。《条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与《外商投资法》紧密衔接,“力求把握外商投资法价值导向,规定自贸试验区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而未来的协同改革先行区将与现行区域一同参照适用《条例》。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教授早些时候提出,要用全球视野认识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和功能,根据中央要求把握好“制度创新”和“开放试验”两个维度,解决国际性与本土性、低关税与成长性、便利化与法治化的矛盾,按照经济规律处理好“十二大关系”,应用“区块链”思想推进“八大创新”。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自由贸易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盛毅研究员表示,设立自贸区不是简单地给什么政策优惠,也不是一个简单的政策红利,而是要通过改革的办法,通过创新的手段,来探索一条新的路子。简单说就是如何促进投资和贸易的便捷化,怎么能更好地使自己的规则同国际规则接轨,总结出在内陆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一些经验。

近期,盛毅研究员又专门解读了设立自贸试验区以后继续建设自由贸易港的原因,阐述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与自由贸易港在试验目的、试验标准、试验任务和物理形态方面的四大区别,分析四川作为内陆地区建设自由贸易港的有利条件和不足,并提出立足国际分工建设内陆集散港,探索建立“陆权时代”的多式联运新规则,加大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新型贸易业态以及提前开展相关研究等五方面的建议。

两年来,四川在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方面先行一步,并抢得先机。不难预见,四川自贸试验区将以其强大的引领作用助推四川立体全面开发开放再上新台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继续走在西部前列。

猜你喜欢

川南泸州班列
不想在你心中枯萎
泸州油纸伞
从图像考古角度看川南石棺
酒醉泸州
泸州将新增一大批公园绿地 为市民营造“绿色盛宴”
Analysis of Transportation Methods and the Relation to Social Development
以青海河湟地区与川南临水地区传统聚落比较性初探
川南传统村落分类研究
中欧班列累计开行2 000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