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rem自理模式理论在急诊创伤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2019-12-02徐思瑶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自理知晓率肢体

徐思瑶

( 辽阳市中心医院外科急诊 , 辽宁 辽阳 111000 )

近年来创伤骨折在临床工作中极为常见,其相关的护理工作也是临床关注的重点问题,同时伴随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愈发提高。急诊创伤骨折患者对于突发事件由于无思想准备,又缺乏医学知识,往往对骨折有极大的恐惧,非常担心预后,创伤骨折的护理工作之所以极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有效的护理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及时做好护理举措,提高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可有效改善预后并预防重大并发症的发生[1]。在临床工作中寻求一种简单、高效、科学的护理方法以帮助患者获取更优的临床结局,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Orem自理模式也被称为自我照护模式,围绕护理目的组织的,核心在于自理概念。故本次实验尝试应用Orem自理模式理论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自2017年4月-2017年12月间来我院急诊科进行就诊的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收集病例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组均纳入病例2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病例15例,女性病例10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为(42.94±4.67)岁,骨折类型包括:下肢骨折11例,上肢骨折14例;观察组:男性病例12例,女性病例13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为(44.16±3.77)岁,骨折类型包括:下肢骨折16例,上肢骨9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骨折类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资料可比。本次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上述患者均已签署同意协议书,家属具有知情权。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1)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如何保持患肢正确体位,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恢复性锻炼;(2)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注重其心理变化情况,一旦发现不良心理,应及时进行疏导;(3)主动向患者讲解骨折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加强其防护意识;(4)由于骨折极易导致患者骨质疏松,应注意安排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用含有高钙、高磷的食物;(5)嘱咐患者注意患肢切勿负重,同时叮嘱患者时常在他人的保护下进行活动,以防摔倒加重病情。观察组则应用Orem自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内容如下:(1)根据患者基本情况予以评估,例如年龄、经历、健康状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家庭情况、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以及心理健康需求等,判定出患者自身存在的缺陷[2]。观察组患者中大多为青壮年人群,因其对突然发生的骨折尚未做好思想准备,同时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极易导致其出现极具恐慌、紧张等不良情绪,担心病情今后的发展状况,盲目认为骨折后需时刻静止来促进骨骼愈合。因此整天卧床休息,由一个可以“自我护理”的健康人员转变为一个“自我护理存在缺陷”的病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理能力的发挥,导致其自理能力严重下降[3]。(2)护理干预措施:由于患者病情发展情况不一,导致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急性期-缓解期-康复期)的自理能力是不同的。依据Orem自理模式理论,使用“部分补偿系统”提供部分代偿性护理,使用“辅助教育系统”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性帮助,最大限度的为患者提升自理能力[4]。①处于手术急性期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向患者给予教育指导性帮助,如主动讲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告知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肿胀、关节僵硬、感染等)以及所需注意的相关问题,使病患可以正确了解、认识疾病知识;同时需告知患者及家属接下来的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改善等情况,消除患者焦虑、紧张的不良心理,鼓励其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对于术后缓解时期的患者,采用“部分补偿系统”帮助患者提供部分代偿性护理,采用“辅助教育系统”指导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对患者床上活动、穿衣吃饭、个人卫生以及移动体位等进行训练指导,同时对患者自身管理大小便情况进行训练,使患者在自理中获得自信,树立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③对处于术后康复期的患者,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讲解适当的锻炼可以帮助肢体功能早日恢复,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练对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注意功能锻炼的范围需由小到大,频率由少到多,活动强度以未感到骨折部位发生疼痛最佳。

3 观察指标:(1)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疗效判定标准为:骨折对位、对线及固定良好,关节活动正常,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即为优;骨折对位、对线及固定良好,关节活动可达到正常水平的75%,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即为良;骨折对位、对线及固定基本满意,关节活动可达到正常水平的50%,肢体功能恢复状况一般即为中;骨折对位、对线及固定均不满意,患肢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则为差[5]。(2)观察记录2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同时密切关注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比。并发症主要考察指标包括感染、关节僵硬以及肿胀等。

5 结果

5.1 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对比:对照组优10例,良7例,其优良率为68.00%;观察组优14例,良9例,其优良率为92.00%,经比较显然观察组更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比较(n,%)

5.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且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5.3 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以及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2组患者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及满意度比较(n,%)

讨 论

Orem自理模式也被称之为自我照顾模式,指的是人类个体为了自我生存、健康以及安适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其主要是围绕护理目的(帮助患者进行自我护理,促进身体的恢复)而建立的,强调自理的概念,认为自我照顾的需要是护理的重点问题[6]。每个人都具有自我照顾的能力,而该种能力的需要便称之为自理需要,一般情况下,人的自理能力都是后天通过学习而获取的。如果个人的健康状况产生变化,其自理能力有可能受到限制,所以此时便应考虑提供与其自理需要相适应的帮助[7-8]。一旦患者出现意外损伤,肢体功能尚不能维持正常生活,随之自理能力出现缺陷,此时便需要进行护理。因此,护理的特殊范畴就在于为有自理缺陷并且需要护理的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护理以提高其自理能力[9]。急诊创伤骨折患者因其肢体功能受到损伤,导致自身自理能力下降,依据Orem自理模式,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实际的自理能力情况,应用教育帮助性、部分代偿性以及完全代偿性3个方面,达到满足患者自理需求的目的,使患者用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整个疾病的治疗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0-11]。曾有文献报道称:急诊创伤骨折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机能以及积极的应对方法对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具有积极意义[12]。在此次实验中,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满意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足以表明将Orem自理模式用于急诊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患者平衡自身的心态,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从而获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13]。

综上所述,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可明显提升患者的自理能力,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自理知晓率肢体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个性化护理对结核患者肺结核知识知晓率的影响
强化健康认知护理应用于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护理中对知识知晓率的改善评价
肢体语言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肢体写作漫谈
我会“自理”啦
“喵星人”占领名画
Rapid and Sensitive Chemiluminescent Enzyme Immunoassay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omycin Residues in Mi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