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快速骨组织脱钙法在骨肿瘤临床病理诊断中的价值

2019-12-02吴玉戈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22期
关键词:骨组织硝酸免疫组化

吴玉戈

(营口市中心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3)

免疫组化染色以及骨组织制片乃是当前临床中用于诊断骨肿瘤的常用且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制片操作前,需要以骨组织为对象,对其实施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脱钙盐处理[1]。但针对传统类型的脱钙处理方法而言,其整个操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而会造成从切片到诊断之间需要耗费的时间被延长,这不利于临床病理诊断的及时开展。在对临床送检的钙化组织、骨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时,首先需要做的便是把骨组织进行去钙盐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制作成切片[2]。针对常规脱钙法,其通常情况下,需要36-72小时才能完成脱钙处理,若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将钙盐脱去,并且还能消除脱钙液对骨组织结构可能造成的影响,获得更加清晰的组织结构以及更为完整的切片,乃是当前临床所需迫切解决的问题[3]。本文针对本院收治的骨肿瘤患者,采用经过改良之后的快速骨组织脱钙法进行病理诊断,探讨其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骨肿瘤患者36例,均与骨肿瘤相关诊断标准相符[4],排除患有心、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另排除精神障碍及妊娠期妇女等。收集这36例患者的骨组织标本,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对各标本实施脱钙处理,并开展有针对性的病理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检查。针对经上述操作所得到的骨组织标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分为2组,每组标本数均为18份。针对观察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区间18-74岁,平均(36.86±2.22)岁;在标本来源中,10例患者为胫腓骨,股骨2例,指趾骨5例,椎骨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区间18-73岁,平均(36.81±2.20)岁;在标本来源中,9例患者为胫腓骨,股骨3例,指趾骨4例,椎骨2例。2组年龄、标本来源等资料经系统化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所选取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有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得到伦理委员会准许。

2 方法:将骨组织标本制作成小骨块,即1.5cm×1.5cm×0.3cm,针对对照组标本,仍采用传统形式的脱钙法实施处理,操作流程为:取骨块,将其以一种标准方式置入浓度为10%的硝酸当中,以浸泡的方式进行脱钙处理。观察组采用经过改良之后的快速骨组织脱钙法进行处理,操作流程为:首先取适量浓度为40%的甲醛,同时取适量浓度为95%的乙醇,依据1:9的浓度比,进行混合液的配制(200ml),然后将配制好的混合液加入到烧杯当中;取20ml的浓硝酸液,将其加入到上述配制好的脱钙液当中,在充分混匀后,便可得到脱钙液。把制作成的小骨块放到此脱钙液当中,用配套盖子将烧杯盖实,然后将其置于恒温箱中(50℃-60℃),实施恒温加热处理,时间为10-12小时。2组经系统化检查,证实均已完全脱钙后,取出标本,脱钙完全的判断标准为:可以将标本轻微的弯曲,用刀片能够比较轻松的进行切割,以及可以比较轻易的将细针插入到标本当中。针对已经被完全脱钙处理后的标本,都需要用流动状态的水进行冲洗,时间为15-25分钟,冲洗完成后,依据标准方法实施脱水处理,与此同时,进行透明处理以及包埋、病理切片;上述操作均完成后,便可以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3 观察指标:观察与对比2组骨组织切片质量(评定切片完整度、薄厚情况以及形态与结构等)及平均处理时间。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针对计量资料,由(x2±s)表示,t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由P<0.05表示。

5 结果:观察组有比较完整的骨组织切片,而且在薄厚方面也比较均匀,厚度一般控制在3-4μm之间;不仅形态比较清晰,结构也较为清晰,有着比较均匀一致的免疫组化染色;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切片过程中,染色不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细胞核有着比较清晰的染色,边界清晰可辨。而对于对照组标本,其却有着并不理想的染色,于显微镜直视下,能够见到比较完整且清晰的组织结构,但骨基质却有着并不好的平整性,大部分且大面积出现折叠、卷曲情况;此外,骨细胞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受损,有核皱缩情况,胞浆存在着并不清晰的界限,免疫染色对比度不理想;由此表明,观察组在骨组织切片质量方面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处理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短于后者(P<0.05),见表1。

表1 2组平均标本处理时间对比

讨 论

如果有着太长的脱钙时间,那么会对染色处理效果造成较大影响,而且还会缩小细胞体积,对骨组织的病理诊断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骨与关节肿瘤病变[5]。而针对改良AF硝酸脱钙液来讲,其能够比较快速的完成脱钙,其基本原理为:AF溶液能够比较快速的固定骨组织,并发挥其脱水效能,在处于加热状态时,会加快骨组织当中细胞的运动活性,促进溶液当中钙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之间的充分融合,因而能够以较快速度、较短时间将骨组织当中的钙离子析出,缩短脱钙时间[6-7]。

在人体骨组织当中,有着大量的钙盐,如果不对这些钙盐进行处理,其便会对制片造成影响,加大制片难度,增加制片操作流程;另外,针对骨髓而言,其作为各种细胞生成与成长的始发地,细胞无论是在种类上,还是在形态上,均比较复杂,这识别会给制片、诊断造成阻碍,增加难度[8-10]。所以,在对骨组织进行制片操作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需要,实施酸脱钙处理,以方便实施组织切片。针对传统形式的脱钙处理来讲,其有着比较长的耗时,通常情况下,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为36-72小时,有些甚至需要1-2个月,因而会对整个工作效率造成较大程度影响,并且还会严重影响到制片的质量[11]。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传统类型的脱钙处理方法而言,其在进行脱钙操作时,比较容易损坏原本的骨组织结构与形态,还会损伤免疫抗原,因而会对整个诊断结果造成直接影响[12]。当采用传统脱钙方法进行相关处理操作后,切片的薄厚无法得到保证,大多切片均比较厚,一般均>5μm,除此之外,在实施组织切片时,染色还非常容易出现脱落情况。本文根据实际实际操作需要,利用浓硝酸、乙醇与甲醛,制作成混合液(脱钙液),此溶液除了可以较好的进行脱钙处理外,还能根据实际需要,实施有效固定,因而可以较好的对骨组织施加保护,防止其出现酸损坏,具有良好的脱水作用。在实际处理操作过程中,与50℃-60℃加热处理相搭配,可以促进骨组织当中的分子活化,加速其运动,因而可以达到推动脱钙液当中钙离子与硝酸根离子不断结合的目的,提高脱钙速度,加速脱钙进程,最终实现缩短脱钙时间的效果。由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采用经过改良的快速骨组织脱钙法进行处理,所得到的标本制片质量要明显好于传统脱钙处理制片的对照组,而且在染色效果方面也更为突出,切片薄于对照组,脱钙处理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此结果与相关报道结果相一致。

在实际利用改良AF硝酸脱钙液时,需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1)依据骨组织标本的大小以及骨质疏密情况,对脱钙时间加以明确,此外,还需明确恒温加时时间[13];(2)对脱钙温度进行合理控制,不能太高,通常情况下,将其控制在50℃-60℃为佳;(3)针对脱钙液当中的硝酸来讲,由于其会腐蚀恒温箱,因此,针对脱钙的烧杯来讲,需要对其实施加盖处理;(4)针对改良脱钙液来讲,需要保持其新鲜,以此来保证液体当中的各成分均适当[14-15]。

综上所述,针对骨肿瘤患者,在对其进行病理诊断时,通过采用经过改良的快速骨组织脱钙法,能够为其骨组织形态与结构实施有效保护,还能大幅缩短脱钙处理时间,提高切片的整体质量,因而最终可达到缩短病理诊断时间的目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骨组织硝酸免疫组化
SOX6是鉴别上皮样间皮瘤和肺腺癌的一种新型免疫组化标志物
免疫组化病理技术及质量控制方式的研究
基台角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应力分布的影响
一道关于铁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的七种解法
一种小鼠骨组织中RNA的提取方法
中药(赶黄草+波棱瓜子)提取物对小鼠维生素A急性中毒早期的治疗效果
透视硝酸核心聚焦命题考点
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与人工染色对CerbB—2的影响
不同脱钙条件对骨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原性的影响浅析
肺尤文肉瘤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