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对颈椎椎管狭窄诊断的价值研究

2019-12-02张琳琳张媛媛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状位椎管磁共振

关 健 张琳琳 张媛媛

(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颈椎椎管狭窄是将管腔狭窄(发育性)作为基础,颈椎管发生纤维性增生或者骨性增生,导致一个平面或者多个平面出现管腔狭窄,影响脊髓血液循环,使其发生障碍,或者出现脊髓压迫等症状[1]。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在对颈椎椎管狭窄患者扫描的时候,其体位大多为常规体位,如果为静息仰卧矢状位,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时候是没有明显变化的,所以漏诊率较高[2]。本文选择我院160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开展分析,旨在研究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在临床中对颈椎椎管狭窄诊断的效果,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2018年5月时段到我院进行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检查的160例颈椎椎管狭窄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62例,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1.23±3.12)岁,在临床中多表现为上肢无力、行走困难、颈背疼痛、手指发麻等多种症状,经过CT以及X线检查方式,显示其颈椎椎管矢状径<10mm的患者有64例(绝对狭窄),颈椎椎管矢状径在10-12mm的患者有96例(相对狭窄)。所选择研究对象对本次研究均知情,签署同意书。

2 磁共振检查方式:本次研究对象均选择超导1.5T磁共振扫描仪,并行脊柱容积正交相控阵线圈。仰卧矢状位:T1WI、T2WI;矩阵设置为320×224,视野设置为18×18,激励次数设置为4次,层厚设置为3.0mm,层间距设置为1.0mm。伸位、屈位均行T1WI、T2WI。

3 评判指标:将常规静息仰卧矢状位磁共振检查方式检查颈椎椎管实际情况作为标准,比较仰卧矢状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对颈椎椎管进行检查,并测量椎管矢状径的具体情况,来判断椎管狭窄的实际情况。

4 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纳入到SPSS19.0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比较,P<0.05则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仰卧矢状过屈位、过伸位同常规静息仰卧矢状位磁共振检查方式比较:对于疑似为颈椎管狭窄的患者而言,行静息仰卧矢状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其变化不明显,在行颈椎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能够将椎管狭窄情况清晰显示。静息仰卧矢状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其变化明显,但颈椎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对椎管狭窄程度检查的时候其表现会更加明显。颈椎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其图像信噪比较静息仰卧矢状位磁共振检查方式差,分析原因,是由于颈椎后缘离线圈的距离增加导致。

5.2 仰卧矢状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检查方式对颈椎椎管狭窄显示情况比较: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方式在对颈椎椎管狭窄情况进行检查的时候,差异显著(P<0.05);同过屈位检查方式比较,过伸位磁共振在检查颈椎椎管狭窄的时候加重的比例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仰卧矢状过伸位、过屈位磁共振检查方式对颈椎椎管狭窄显示情况对比(n,%)

讨 论

如果患者颈椎过屈、过伸姿势,会增加颈椎后缘离线圈的距离,此时图像的信噪比便会较差,如果要得到理想的信噪比,还需要符合检查要求,患者在检查创伤保持仰卧位,确保颈部左右是相对称的,扫描中心线位置同患者脊柱中心线位置要保持一致,激光线需要同头颈仰卧矢状位进行重合,其中心线需要同患者的甲状软骨对准[3]。应当优先对患者行CT、DR平片等检查,尤其是磁共振检查(常规体位)可判断上椎体、下椎体是否存在问题,如果疑似上椎体病变,在保持过伸位的时候需要在颈椎靠肩下的位置垫一枕头;过屈位:在颈椎靠肩下的位置垫一枕头,确保患者上椎体能够更加靠近线圈[4]。如果疑似为下椎体病变,过伸位:在颈椎近端靠头位置下垫一枕头;过屈位:在颈椎靠肩下的位置垫一枕头,确保下椎体能够更加靠近线圈[5]。做矢状位检查的时候,为提高速度可做4-5层;若做轴位时存在问题,对于黄韧带、椎间盘而言,可只做1层,不仅可提高速度,还能够减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在对患者行颈椎屈伸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不仅需要颈椎与线圈更加贴合,确保信噪比足够,还需要确保舒适性,在检查过程中,避免不必要的吞咽以及颤动动作,减少运动产生的伪影。在常规仰卧矢状位检查的时候,若为常规仰卧矢状位,是很容易固定的;但是若为过屈或者过伸位时,会增加颈椎离线圈的距离,降低信噪比[6]。所以在进行仰卧矢状位颈椎屈伸位磁共振检查的时候,需要确保定位垫的高度以及舒适度良好。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背部、头部等位置放置定位垫,不仅可帮助患者更好配合,还能够获得更理想的图像。但是如果患者脖子较短或者过于肥胖,在进行仰卧矢状位屈伸位检查的时候难度较大,效果并不理想。颈椎椎管容量会随着其位置而发生变化,颈椎过伸位:脊髓界面会增加,因此会增加发生椎管狭窄的概率;过屈位:脊髓界面得到减小,椎管会被拉长,因此会减少发生椎管狭窄的概率。如果患者疑似为颈椎椎管狭窄,则需要进行多个体位扫描。本研究结果显示,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方式在对颈椎椎管狭窄情况进行检查的时候,同过屈位检查方式比较,过伸位磁共振在检查颈椎椎管狭窄的时候加重的比例更高,差异均显著。

综上所述,在诊断颈椎椎管狭窄的时候,选择仰卧矢状过屈、过伸位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的意义重大,在临床中具有可观的价值。

猜你喜欢

状位椎管磁共振
腰椎椎管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不同部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PKP手术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改善情况分析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失衡及椎旁肌退变关系的研究进展
颈椎矢状位参数及其在疾病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椎管内阻滞分娩镇痛发展现状
正常国人脊柱骨盆矢状位排列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