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入路治疗胫骨远端Pilon骨折近远期疗效对照

2019-12-02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入路胫骨踝关节

李 毅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 广东 惠州 516001 )

近年来从骨折病症患病人群来看,以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居多[1],其所占比例高达10%左右[2]。该骨折类型具有一定复杂性和特殊性,患者关节通常呈粉碎性骨折状态,疼痛感明显[3],同时关节骨折周围部位的软组织结构均会受到不同程度损伤[4]。不同手术方案对于骨折治疗效果具有直接影响,目前后内侧入路方式效果较好[5],本文就此展开讨论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均n=15),该分组方法已经征得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通过。纳入标准:安排所有患者接受X线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能够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胫骨远端Pilon骨折;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18岁;对于本实验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知晓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肾脏等基础性疾病患者不准予参与;伴随胸部损伤、腹部损伤患者不准予参与实验;患有传染类及精神类疾病患者不准予参与实验;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不准予参与实验。观察组男9例、女6例,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数(39.5±1.1)岁;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范围22-59岁,平均数(40.5±1.2)岁。实验研究前查阅所有患者基础信息组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实验可比性均突出。

2 方法:1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手术方案。医护人员安排所有患者接受X线检查,确定患者骨折部位及骨折程度,同时对其患肢红肿部位予以基础处理;临床治疗中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合并踝关节脱位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需要先对患者行跟骨牵引处理,随即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医护人员与患者及直系家属沟通向其讲解手术流程等,消除患者心中担忧、疑虑等情绪后安排手术。帮助患者采取完全仰卧位姿势接受手术,同时对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待麻醉效果达到最高峰值后行手术切口操作。医护人员需要先对患者行准外侧切口处理,确定患者骨折情况后对其腓骨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复位,完成上述操作后患者患肢呈现出明显“蛙式”体位;观察患者临床表现,随即再对其行内侧切口操作,通常该切口形状以弧形为主,其切口的起始点和重点分别为跟腱及内踝间中点处,为了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一般要控制切口长度大小不超过该8cm。在行内侧切口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避免造成患者三角韧带深层损伤,影响手术效果。随即医护人员通过内侧切口将深筋膜切开,将胫后肌腱牵拉保证骨折部位后踝能够完全裸露出来,对其塌陷骨块进行复位固定,同时为患者选取相应规格钢板将骨折部位予以固定。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后对患者骨折部位拍片,确保骨折部位已经完全复位后医护人员对切口进行缝合、包扎、术毕。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前外侧入路方式治疗。医护人员帮助患者行全身麻醉处理,为了保证手术顺利实施,需要将其患肢一侧臀部垫高,同时对患者做切口处理,通常切口位置为腓骨前缘即可。经切口切开深筋膜并行腓动脉结扎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医护人员将患肢部位骨膜分离同时切开关节囊,保证骨折部位能够完全裸露出来,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操作。同时观察患者骨折部位的复位程度,确保完全满意后术毕。

3 观察指标:观察不同组别患者的近期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和远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等,将上述指标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5 结果

5.1 不同组别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本实验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近期疗效相似,见表1。

表1 2组别患者近期疗效对比

5.2 不同组别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本实验观察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5.3 不同组别患者远期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远期疗效来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远期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指标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远期疗效相近,见表3。

表3 2组患者远期疗效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n,%)

讨 论

近年来,我国每年患有胫骨远端Pilon骨折患者越来越多,青少年或中年人群是该病症的高发群体[6]。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主要是由于旋转应力造成的,还有部分患者是由于垂直暴力引起的[7]。骨折后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受到较大损伤,踝关节软组织部位受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发育等均会造成不同程度影响。由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部位存在一定特殊性,其对于手术方案的选取及操作均具有较高要求[8]。

目前,胫骨远端Pilon骨折临床常见的手术方案以后前外侧入路方式和后内侧入路方式为主,本实验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取这2种手术方案治疗,结果显示,近期疗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实验结果中能够看出无论是外侧入路方式还是后内侧入路方式,其近期疗效均较好,从长远角度来讲相比较而言后内侧入路方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质量更优。在后内侧入路手术方式应用过程中其能够通过切开深筋膜进行后肌腱牵引后能够保证骨折部位完全裸露出来,这一操作能够成功避开患者踝关节神经血管组织部位,不会对其造成损伤,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该手术方案应用于胫骨远端Pilon骨折部位治疗中还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胫骨远端Piilon骨折患者接受后内侧入路方式手术无论是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较好,能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入路胫骨踝关节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与肱三头肌两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正中入路手术和肌肉间隙入路治疗壮族人群创伤性胸腰椎骨折的比较性研究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