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发现拥抱是一件好事

2019-11-30池杨安杨

健康之家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孩儿感性皮疹

池杨 安杨

“ICU的医护人员体会了人生的很多东西:比如抢救过来的欣喜,家长的感谢,也能看到实在没有办法时家长的伤心,医生护士也会非常伤心。我发现拥抱是一件好事。”

急症,重症

安:二位来自急重症中心,急和重有什么不一样?两个部分分别管什么?

曲:先说急诊。急症共分五级,第一级可能是严重威胁生命的,如果来的小孩儿是惊厥状态,或者是急救车直接送来的,直接进抢救室,这是最危最重的“急”;最后一级是大家最熟悉的——小孩儿39℃以上的发烧也定位成急诊。当然,退烧后可能就是普通感冒,二次分诊的时候把他放在留观急诊,我们叫流水急诊,可以先开退烧药降温,继续等候就诊。

儿科,不管急诊还是门诊都有一定的风险,但急诊更高一点。医生需要观察普通留观病人或者是流水病人,把潜在的危重癥鉴定出来,这是一个挑战。

还有一部分急重症,需要在短期时间内判断和正确处理。家长看着医生不动声色,其实脑子里已经做了无数比较和思考:“这个决策有没有问题?做什么有可能出现好的结果?或者会出现什么不好的结果?我下一步该做什么?”还有就是医生感觉不对劲儿,但不能很快诊断的,一定不要放走,至少要留在眼皮子底下观察,要动态监测。

安:急诊和重症为什么联系那么密切?

曲:急诊如果重症压得很多,风险是很大的。我们医院是一体的,重症室第一时间就可以把最重的病人迅速地收进ICU。当然,其他科室住院的重病人,也会转给我们。比如血液科、肿瘤、脏器功能衰竭的病人,也会转到ICU。

安: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

曲:我很喜欢仪器,觉得ICU有这么多先进设备,而且也比较理想化,觉得做医生就要像急诊室故事那样去较量生死,觉得惊心动魄,才最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范:觉得那么多危重的孩子看着非常可怜,把他们从特别危重的情况下抢救过来,一点一点护理,让他们慢慢变好,就特别有成就感。干重症、急诊的人都有这种理想:就是能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能跟死神较量的人,肯定都不是一般人。

ICU人,需要什么能力?

曲:首先:既要有宏观、快速判断能力,也必须有非常细致的观察力。我当住院医时有个小孩长期发烧待查,有天夜里孩子发烧了,我就把孩子全身检查一遍,看到孩子全身皮疹,吃完药30分钟左右退烧后,皮疹全没了,我当时不认识这个病,但如实地把病程记下来。第二天早上,主任很高兴,说这个体征对诊断太有帮助了,原来是类风湿全身型,就是长期发烧但不容易诊断,但它有一个特点,发烧时可能出皮疹,烧一退皮疹全没了,非常短暂,这个体征不容易抓住,但对诊断非常有帮助。所以ICU的工作,必须一丝不苟,一点疏忽,就可能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去挽救,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麻烦。

第二,理性和感性同等重要。有一个脑干肿瘤没办法做手术的小女孩,清醒但不能喘气,我们和她很有感情了,陪家长去天坛医院会诊看能不能有手术机会,那专家说:“不要再花家长一分钱了,太浪费了,就让活着的人好好生活吧。”我说:“孩子还清醒!”但专家说没办法,上了手术也没法切。那个时候,我从天坛医院神外科大夫身上了解到,ICU不仅需要感性的东西,还必须学会理性。

医生一般都是很客观地交代病情,即使存活的希望小,语气也很平和,就像这事跟我没太大关系,可能家长会觉得我们态度冷漠,其实并不是,只是在跟家长沟通中,我们不能表达出那么多感性的东西,必须理性。

安:理性的悲悯,而不仅仅是感性的悲悯。

曲:对,是必须的。其实那个小孩被放弃的时候,我们没有人给她拔管。

范:真的是,这种有感情的情况下,让我们把她赖以生存的这根管拔掉,真是做不出来决定。

安:但是做不出来也得做。面对这样的事情,会不会觉得分裂?如何调整自己?

曲:越来越觉得医生和护士是需要非常大的自我调整能力的。我经常跟家长说,如果你觉得在他存在的这段时间你已经尽力了,努力地陪伴他了,就别太难受,因为没有遗憾了。做医生和护士也是这样。如果这个小孩确实长期预后不好,家长的一些选择我们也是尊重的,不要用道德标准来衡量,怎么选择都是有道理的,不管是考虑孩子的长期生活质量,还是想无论如何都要陪着他,哪个选择我们都接受。没有完美医疗,只要尽全力了,就没有太多遗憾。

但有时也会碰到一些事情,我们会回头反复想:是不是应该再尝试一下?有一个小孩,才一岁多,很讨人喜欢,我们建议免疫疗法,但家长特别相信中医,我个人一点都不排斥中医,也会经常请中医大夫到我们病房参与化痰、康复之类的治疗。但是有一些疾病,西医可能更适合。家长中断了我们这边的治疗,结果孩子感染了,病情变得复杂,家长最终放弃治疗了,虽然说是他们自愿的选择,但其实每天晚上我想起他来,都特别难受。

安:会纠结说:“我当时是不是应该再坚持一点?”

曲:是的,我想我就不应该让他走,不要去尝试那个治疗!

还有就是全团队的人都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结果不好时,也很难释怀。有个休克的大男孩,我们拼劲全力,坚持了6天后走了,我内心很沉重,那一周末什么事都干不下去。逛书店时我看到一本《时光倒流的女孩》,题目非常符合当时的心境,看完之后觉得舒服了很多。我把这书推荐给那个孩子的妈妈看,后来我又订了好几本,再碰到家长有需要的时候,就推荐给他看。我说:“也许你什么时候会跟他再次相遇到的,也许那个世界真的不坏,你不要太难过。”

当ICU医生真的是需要找东西来平衡自己,平衡得不好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特别难受。只有你自己知道,因为这个事很难分享的。

安:你们那个科有一道门,把家长和孩子隔开了,门里边神秘,也让家长焦虑疑问。

曲:所以ICU人的沟通能力很重要。现在觉得做久了,我也是半个社会工作者了。我现在特别喜欢跟家长聊天,花很长时间跟家长沟通,不管孩子结果好不好,我觉得他们都非常需要。

范:自从我有了孩子以后,就特别能体会家长。所以现在我加了好多爸爸妈妈的微信,给他们介绍里面的情况,希望尽量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

曲:有时加班很晚了,但家长也在那里守候一天了,我觉得有义务要跟人家说一下孩子的情况,哪怕几句,因为他们等一天就等你那一句话!

医疗不是完美的,但我们努力到了,多数家长都会包容,真诚还是能够打动人的。但前提是家长要信任我们。你给医生护士的一分信任,他回报你的是为你承担更多的风险,尽更大的努力。患者家长如果充满怀疑,医生护士治疗中可能就会有更多犹豫,这对孩子是不公平的。

医患关系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小关系,有些人办事喜欢“托关系”,但实际上在我们眼里,不管托到哪一级的后门,在我这里一律平等。我当时考医学院的时候,我老妈就跟我这么说:“在医生的眼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家庭背景,他就是一个病人。”人和人之间没那么复杂,坦诚相待,别人也一定给你更多的帮助。

拥抱是一件好事

安:高强度的工作,会有人坚持不下去吗?

曲:肯定有,毕竟有人中途放弃, ICU的护士一宿一宿不睡觉,实打实的夜班。她们回家后都是独生女,一杯水都恨不得是父母给送过来的,但是在这儿为了照顾那些小孩,付出了很多,所以我挺心疼她们,很多人可能都没时间谈恋爱。但是就算她们到了别的岗位上,ICU的锻炼一定是让她们终身受益。

安:二位呢,愿意一生做这事吗?

曲&范:肯定愿意!

范:干重症,能把孩子们救回来,看着他们慢慢苏醒恢复意识,把孩子还给他们的爸爸妈妈,真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儿,觉得还是很骄傲的。

曲:ICU的医护人员体会了人生的很多东西:比如抢救过来的欣喜,家长的感谢,也能看到实在没有办法时家长的伤心,医生护士也会非常伤心。

我发现拥抱是一件好事。有个持续惊厥的小孩儿,他妈妈很无助,问我:“大夫,能抱抱你吗?”我说“能”!她抱了我半天,好像她觉得很踏实。也遇到过小孩儿病情挺差,我跟那位妈妈说:“我能抱抱你吗?”我也有需要从她那里汲取力量。

猜你喜欢

小孩儿感性皮疹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多功能便携式皮疹观察尺的研制
1例氨溴索注射液致皮疹的病例分析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不傻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组合抗结核药物致过敏性皮疹32例临床分析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加味四物消风饮为主治疗艾滋病慢性皮疹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