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分析

2019-11-28刘丽娅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培南亚胺耐药性

刘丽娅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革兰阴性菌(GNB)是医院感染的常规病原菌,其以ECO最为常见,且产ESBLs的严重性最强[1]。ECO是导致菌血症、尿路感染、败血症与肺炎等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其在抗生素滥用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高耐药性特征,使治疗难度大幅增加。临床中将产ESBLs ECO的实际分布与耐药性作为重点课题,以分析其标本来源和最佳治疗药物等信息[2]。研究中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ECO分离检测的85例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产ESBLs ECO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入本院进行ECO分离检测的85例患者为研究主体。其中,男44例,女41例;年龄是24~75岁,平均年龄(45.15±0.25)岁。

1.2 方法:依照检验操作规范将ECO置于伊红美蓝平板与血琼脂平板上,行细菌接种与分离操作,于35 ℃下培养被分离菌株。培养菌株18~24 h,选择单个菌落,进行生化试验,以鉴定其菌属。以鉴定结果为基础,分析产ESBLs ECO的标本来源与类型,并对其行耐药试验,使用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药敏试片进行耐药分析。并利用MIC法,借用药敏分析仪与生物鉴定仪对其行药敏试验。利用手工法行MIC法试验。判定药敏结果,使用药敏分析仪表型确证可疑菌株,通过MIC法检测头孢噻肟与头孢他啶等药物敏感性。利用K-B法检测亚胺培南与舒普深的药物敏感性。

1.3 观察指标:观察产ESBLs ECO的阳性率,并分析其标本来源与类型,评估其对多种抗菌药的临床耐药性。

1.4 评价标准:测量产ESBLs ECO的抑菌环直径,若药物合剂直径-单剂直径≥5 mm,则判断为产ESBLs,说明对该药物的耐药呈阳性特征。耐药率=耐药株数/产ESBLs菌株(49株)×100%。

2 结果

2.1 分析标本来源:患者共检出83株ECO,而产ESBLs菌株的临床检出率为59.04%(49/83)。标本类型中,痰液标本的产ESBLs ECO检出率居首位,为70.00%,见表1。

表1 83株ECO、产ESBLs菌株标本来源分析[n(%)]

2.2 分析科室分布情况:科室分布中,ICU的检出率居首位,为87.50%,见表2。

表2 83株ECO、产ESBLs菌株科室分布情况[n(%)]

2.3 分析耐药性:产ESBLs、ECO对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高。而亚胺培南和舒普深的抗菌活性高,见表3。

3 讨 论

ECO是埃希菌属中的代表菌种,其是临床中极为常规的分离菌种,其进入肠道的时间为新生儿出生后几小时内,并会终身存活在肠道中[3]。其作为GNB的主要菌种,分布极为广泛,可从污水、医疗器械、人体痰液、口腔、咽部等物质中分离出来[4]。ECO感染高发于糖尿病、早产儿或肿瘤患者,且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口服免疫抑制剂或长期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致病菌,其可导致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心内膜炎等疾病[5]。ESBLs是ECO的主要菌种,介导物质为质粒,会通过细菌或空气传播,并能够水解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类抗菌药,是常见耐药菌[6]。

表3 83株ECO、产ESBLs菌株耐药性分析

结果为:患者共检出83株ECO,而产ESBLs菌株的临床检出率为59.04%。标本类型中,痰液标本的产ESBLs ECO检出率居首位,为70.00%;科室分布中,ICU的检出率居首位,为87.50%。原因是ICU患者的住院时间长,其病情危重,机体免疫力差,且多需进行侵入性操作或抗生素治疗,生成产ESBLs ECO的概率高。其对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的耐药性高。而亚胺培南和舒普深的抗菌活性高。原因是产ESBLs细菌会经过转座、转导、转化与转移整合与接合等方式于其他细菌中进行耐药质粒基因的有效传递,进而生成多种耐药菌。其要求合理使用抗生素,并严格监测产ESBLs ECO,进而抑制其在院内的大范围扩散[7]。

可见,痰液标本为其主要来源,科室分布以ICU为主,亚胺培南和舒普深是其理想药物,具有较高的抗菌性。

猜你喜欢

培南亚胺耐药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用纸和纸制品中乙烯亚胺的迁移量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亚胺培南浓度及建立临床标本采样流程
特殊状态人群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群体药动学研究进展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氨苄西林预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亚胺培南敏感性的可行性研究
亚胺自由基引发的1,5-氢原子转移反应研究进展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中亚胺离子的断裂特征及其在肽段鉴定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