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2019-11-28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靶区优良率乳腺

赵 娜

(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营口市第六人民医院),辽宁 营口 115007)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术后可能复发,因此除手术外,适宜的放射治疗也十分重要,本研究对目前常用的两种放疗方法进行对照观察,以探讨二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便临床医师参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81例,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书,同意实验;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年龄在28~67岁,平均年龄(45.2±6.3)岁,平均Karnofsky评分(74.9±10.1)分;吸烟9例;病灶位置:右侧18例,左侧23例;对照组40例,年龄在25~65岁,平均年龄(44.7±7.1)岁,平均Karnofsky评分(75.3±9.9)分;吸烟8例;病灶位置:右侧17例,左侧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保乳术,术后放疗,选择仰卧位,上肢外展,需举过头顶,保持呼吸平缓,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建(CTV),勾画出临床靶区,腋中线是外界,体中线时内界,皮下大约4 mm处是前界,紧贴胸壁处是后界,修整后,CTV外放,获得计划靶区,即皮肤不外放,头脚外放约1.0 cm,胸骨、肺部、腋窝外放0.6 cm。

1.2.1 观察组:应用调强放疗,以计划靶区的几何中心作为射野的中心,剂量设定:计划靶区<处方剂量×105%,左侧病灶的心脏位置<30 Gy,患侧的肺部<处方剂量,对侧乳腺部位<5 Gy;总处方剂量均设置为50 Gy/25次,每周行5次,持续进行5周,共行25次。

1.2.2 对照组:应用三维适形放疗,常规切线野加楔形照射,95%剂量线将患侧乳腺包全,6MV-X射线四野照射。

表1 两组临床效果对比 [n(%)]

1.3 观察指标。临床效果评定标准[1-2]:应用Harris美容评分对保乳术后美容效果进行评估,优秀:双侧乳房的外形一致,无并发症;良好:乳腺有轻度的色素沉淀,手术瘢痕可见,局部的毛细血管有扩张现象;一般:乳腺的外形变形很明显,乳头发生移位;较差:乳腺回缩严重,且纤维化严重,毛细血管扩张现象很明显;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00%。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效果:观察组优良率97.50%,对照组优良率82.50%,观察组患者保乳术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5例,占12.20%,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12例,占30.00%,观察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一般需要手术治疗,但单纯的依靠手术,术后复发率高,肿瘤控制率仍然不够理想,因此需要配合术后放疗,以提高治疗效果,但常规放疗存在照射剂量不均匀的弊端,目前三维适形放疗和调强放疗是主流的治疗方式,而探讨二者的治疗效果对医师选择适宜的放疗方式有利[3]。三维适形放疗通过CT图像构建肿瘤三维图像,可从不同方向照射,是高精度放射疗法,在乳腺癌中常用,而调强放疗是一种特殊的三维适形放疗,可调节辐射剂量强度,使靶区剂量整体分布更为均匀,是新型的三维适形放疗,主要目的用于优化放疗效果,降低放疗不良反应,整体效果较三维适形放疗更为优秀[4],本研究结果中亦显示,在整体美容效果方面,调强放疗更为优秀,说明调强放疗治疗后,在整体治疗效果方面取得了优势,较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更为优秀。并且在降低放疗不良反应,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面也具有优势。

综上所述,乳腺癌的治疗除适宜的手术方法外,还需要放射治疗,而调强放疗是一种优秀的放射治疗方法,较三维适形放疗更加优秀,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靶区优良率乳腺
18F-FDG PET/MR融合图像对宫颈癌大体肿瘤靶区的影响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对术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进行调强放疗时用内镜下肽夹定位技术勾画其放疗靶区的效果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