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抗菌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分析

2019-11-28张晓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性肺炎

张晓丹

(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病房西药房,辽宁 鞍山 114001)

临床上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比较常见的门诊急诊呼吸道感染性病症,这种病情一般是在医院以外获得的肺实质和肺间质感染性症状,患者一般存在有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这种病情是一种多发病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当中病死率能够达到12%以上[1],临床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抗感染药物的合理选择和合理使用,能提升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效果,而且对于降低相关药物不良反应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针对于此,本文分析不同的抗菌药物进行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的用药合理性进行调查,并将主要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接收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选择6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60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患者的最大年龄为71岁,最小年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2.5±18.3)岁。本文所有患者经过诊断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为患者选择X射线进行检查,患者存在有肺部实质性的病灶,患者病灶密度身高,而且表现为斑片状,患者存在不同的均匀或不均匀阴影。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患者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的相关标准。

1.2 方法:调查过程中选择采用自拟调查表进行调查,调查的项目,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住院病号、患者的诊断资料、临床用药种类、临床用药方法、药物使用剂量、药物给药途径、临床用药时间、用药前,后的病原学和药敏试验检验情况、临床用药合理性情况等。重点对患者抗感染药物的用药状况进行分析。

抗感染药物的用药合理性评价,根据我国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及《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的部分。①将存在指征用药,但不存在用药禁忌,作为合理用药;②将药物的联合使用时,药物可发挥出协同作用,作为合理用药;③将药物剂量、给药途径、用药时间符合患者病情和身体条件,作为合理用药;④将患者对于抗感染药物具有良好敏感性,作为合理用药[2]。

1.3 观察指标:对本文所有患者的抗感染治疗的前5位用药进行调查,调查药物的使用频率,研究药物前后落实痰液培养和药敏实验的状况,评价药物使用合理性。

2 结果

社区获得性肺炎60例患者,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的前5位药物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替安、头孢唑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药物的使用频率分别为53.33%(32/60)、50.00%(30/61)、43.33%(26/60)、38.33%(23/60)、31.67%(19/60);本文60例患者当中单一用药32例,占53.33%,联合用药当中主要以喹诺酮类药物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为主,用药前后落实痰液的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分别为83.33%(50/60)和93.33(56/60);对患者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患者的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均超90%。抗感染用药的合理性情况,见表1。

表1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比较[n(%)]

3 讨 论

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在选择药物的过程中,可为患者选择喹诺酮类药物,也可为患者选择采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治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频率相对较高,本文居于前3位的头孢类抗生素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主要作用优势较强,适用范围比较广,但仍然无法覆盖所有典型的病原体,对于非典型病原体和厌氧菌效果相对理想,而其他的病原菌相对较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能够覆盖非典型病原体,但是耐药性较强,临床可以将这种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进行联合使用。

通过本研究的调查能够得出,通过抗感染药物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基本符合用药规则,但现如今临床用药之前进行病原学培养和检验工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应该强化干预,杜绝不合理用药情况出现。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性肺炎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探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