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地区资源型贫困问题研究

2019-11-27武利珍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山西煤炭

武利珍

【摘 要】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是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但由于受“资源诅咒”现象的影响,贫困问题十分严峻,山西贫困问题解决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应引起高度重视。面对山西资源型贫困状况,文章对山西地区资源型贫困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解放思想等解决方案。

【关键词】山西;煤炭;资源;贫困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是经济增长的引擎,是经济赖以发展的坚实基础。然而,20世纪中后期,资源丰裕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呈现低迷状态。据相关指标测算,在全球65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里,只有四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博茨瓦纳)人均GNP的增速达到4%。而一些资源稀缺的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却超出了发达国家的水平。由此看出,资源丰裕的国家并没有因其资源优势取得较快的经济发展,反而表现为经济低速甚至负增长,而资源贫乏的经济体却增长较快,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资源诅咒”。[1]

中国部分地区作为资源大户,同样也摆脱不了这样的“诅咒”,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是中国第一产煤、输煤大省,但山西的经济发展却并没有因此而快速增长,相反出现衰退的景象,山西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也长期处于滞后状态,山西为何拥有如此丰裕的煤炭资源的情况而却陷入贫困当中,我们又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山西资源型贫困的原因分析

1、产业结构不合理

多年以来,山西凭借煤炭禀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煤炭与采掘业,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成为山西经济的经济支柱。[2]由于长时间对煤炭的过度倚重,也使得山西三大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产业在山西的三大产业中,就一直占据“半壁江山”的位置,平均近20多年的三大产业所占比重比例为11:51.3:31.7,呈现明显的“二三一”结构。

2、初级产品比重大,贸易条件恶化

制造业的衰落,往往会造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价值的外逸。同样,山西也不例外,作为资源型城市,山西的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高新技术含量、知名品牌较少,根据2006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556个中国名牌产品,山西省有12个,仅占全国名牌总数的2%。此外,山西精加工高端制成品少,其出口的商品多以矿产品、化学工业产品以及设备零配件等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为主,这些产品的产值和利润与相应的精细加工的制成品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制成品的产值利润是初级产品的几十倍或几百倍,因此,造成山西省的境遇是以低价出售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高价买进制成品,买卖之间形成较大的价格差,经济价值双向流失。

3、制度性障碍

Korhonen等人的研究认为不合理的制度是导致“资源诅咒”的根本因素。[3]在资源富集的地区,人们财富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用较低的时间和成本,就可以获得较大的收益,这就造成人们安于现状的心态,不思进取和创新。煤炭资源型省份山西便是如此,山西煤炭的开采成本低、储量大,获取财富较轻松,很多人因开采煤矿一夜暴富。此外,由于我国宪法规定矿产资源的所有权归属国家,政府官员为谋求利益滥用资源开采的许可权,轻松获取的既得利益,助长了他们的贪婪,阻碍了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正如16世纪法国哲学家Jean Bodin所说:“那些土地肥沃国家的人们往往过于娇气、懒惰和懦弱;相比之下,那些生活在荒芜国土上的人们则出于生存的需要而表现得更为稳健、勤奋和执着”。

4、生态环境的恶化

山西煤炭的开采,在造富“煤老板”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人们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成为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相关资料表明,山西的坍塌区域中有40%为耕地,这就造成当地村民基本的生活没有了保障,收入来源也被切断,加剧了当地人们的贫困。

山西采煤对环境的损害不仅限于地下的采空和地表的塌陷,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极其严重的,煤炭的大量开采和消费,形成以烟尘和二氧化硫的危害物,污染大气环境。在采矿中大量水的疏排,矿井中大量污水的排放,造成水质污染。山西煤炭的开采对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空气污染及环境卫生状况差,不适合电子、制药、食品等行业的大规模投资,从而阻碍外商投资[3]。

三、解决山西资源型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从长远来看,解决山西资源型贫困问题,既要立足于山西的具体省情,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纲领,通过上文分析山西资源型贫困的原因,提出解决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产业结构

山西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其贫困的主要原因,因此推进山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解决山西贫困问题的关键。对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应因地制宜发展第一产业。山西各地区应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在特色优势上做足文章,建立起特色突出、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林果、畜牧及其相关加工产业,打造高质量农产品牌,并对其规模化经营。其次,优化发展第二产业。对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山西资源禀赋优势,充分挖掘煤炭业的潜在优势,延伸产业链,尤其是处在下游的资源深加工业,增加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最后,大力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及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2、改善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是阻碍山西经济发展、造成贫困的重大因素,因此,解决贫困问题应当加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防止环境和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首先,加大对资源型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实现其从粗放型向集約型经营转变,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资金和资源利用率,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次,对那些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在修复,塌陷的煤炭生活区进行改造,发展农牧业。此外,还应加强对环境破坏的惩罚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增强人人环保的意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解放思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解放思想方面,不仅包括上层领导干部和企业家的思想观点的转变,同时也包含处于基层的乡镇居民的思想推进。在领导层面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破除封闭狭隘、僵化保守、因循守旧的思想观点,坚持开放、包容激发思想活力;破除资源依赖的思想,树立市场竞争意识,激发创新活力。在居民思想方面应灌输走出去的思想意识,当在自己故乡没有机遇或好的谋生途径时,应该走出去寻求出路,提升自己与家庭生活质量。

四、结论

本文对山西地区资源型贫困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得出山西地区产业结构不合理、初级产品比重大,贸易条件恶化、制度性障碍、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造成山西资源型贫困的原因,从而再次基础上提出解决山西资源型贫困需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解放思想等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Richard M.Auty.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   esis[M].London:Routledge,1993:5-10.

[2] 王闰平,陈凯, et al.资源富集地区经济贫困的成因与对策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资源科学, 2006, 28(4):158-165.

[3] Korhonen I. Does Democracy Cure a Resource Curse?[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4.

猜你喜欢

贫困山西煤炭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山西叹五更
煤炭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