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9-11-27金文菲孙敏烨

智富时代 2019年9期
关键词:实体经济金融

金文菲 孙敏烨

【摘 要】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不断普及,虚拟经济也迅速崛起,而与此同时实体经济却逐渐弱化,回报率持续走低,导致资本逐渐脱离实体经济,出现实体经济空心化态势。对于如何从金融领域缓解这种态势,利用金融手段来把控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度”,从而助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目前还并未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文从恒顺醋业的发展史出发,研究其投资房地产到剥离房地产的整个过程,运用对比分析法比较其自上市以来的经营情况,找到实体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扩大到整个实体经济,研究在新形势下我国要如何从金融角度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脱虚向实

一、引言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发展之根,只有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保证GDP健康稳定增长。长期以来,金融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当前情况金融业更要将其放在首位,同时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以达成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使中国经济形势发生系统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当务之急是研究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对策,寻找促进经济稳步前进的新出路。

二、案例分析

(一)逐渐“空心”的恒顺

恒顺醋业,作为镇江香醋的代表,于2001年上市,上市以后从市场获得大量资金,开始迷失了方向。而当时由于多种原因,比如原材料成本上升,金融支持不足等,实体企业很难提高其利润,只能任其一再被压缩,导致实体经济业面临困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部门拥有高回报率,资本受趋利性的驱动,从实体部门抽离,转向投资周期更短、投机性更强、投资回报更高的房地产等金融领域。于是2002年恒顺醋业便斥资4000万元投资房地产,公司是想通过房地产的盈利来实现食醋行业龙头地位的巩固,但实际上这一举措已经让恒顺有了“空心化”的趋势,也自然不会给其带来收益。在投资房地产的10年里,房地产业务本身销售不达预期,恒顺一直在用盈利的主业贴补副业。

(二)“脱虚向实”的恒顺

2012年金融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发布,要求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决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虛,以钱炒钱,防止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房地产受宏观调控影响,业务受挫严重,该年末恒顺醋业做出剥离房地产的公示。对原控股子公司恒顺置业及其全资子公司恒顺房地产实施存续分立,而公司控股股东恒顺集团拥有分立后的恒顺置业100%股权,恒顺置业拥有分立后的恒顺房地产100%股权。至此,恒顺醋业才算从房地产“旋涡”中脱离,开始集中精力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实现了“脱虚向实”。

三、数据分析

众所周知,房地产业是一个对资金需求极高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为显著的行业。同时因大笔举债拿地,银行借款增加,2003年开始,恒顺醋业账面负债水平大幅提高,资产负债率基本保持在75%左右,2011年最高时达到86.08%,直至房地产业务对外剥离(见图1)。同时财务费用也激增,严重侵蚀了公司每年利润(见图二),虽然在少数年份财务费用有所降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01年至2013年,上市13年,恒顺醋业业绩随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累计98亿的营收仅实现了2亿元的净利润,净利率仅为2.09%,而扣非净利润则仅为6,259万元。

2014年,公司领导班子换届,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做出新的规划,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多元化发展到聚焦主业,同时不仅仅明确要坚守调味品主业,还要加快新产品研发及企业技术创新。同年恒顺醋业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净资金6.5亿元,大大降低了公司负债水平及财务费用支出,而且没有了房地产业务的拖累,自2013年来,公司的经营状况有了很大好转,负债水平也一直在降低(见图2)。与此同时,财务费用对利润的吞噬在减弱,从2013年高达9362万元到2019年第二季度仅300万元,财务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下降至0.34%(见图3),已经不再是降低企业盈利的因素之一。

四、对策建议

从恒顺醋业的例子不难看出,企业脱实向虚必然会严重打击自身利益,动摇资金基础,实体经济亦是如此。由于实体经济空心化的成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所以实现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机制化的关键,在于消除实体经济回报率不断下降和虚拟经济回报率持续上升之间的巨大收益反差,通过金融手段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从而打破反差,让实体企业心甘情愿将资本留在实体部门。

(一)夯实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提高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更高的服务水平,需大力优化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一是完善金融法制体系,全面推进法制金融建设,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打造更加稳定安全的金融生态环境;二是加大内外部资源整合力度,打破市场壁垒,发展一体化运行模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三是推动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的建立,同时提高监管强度和有效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降低信用方面的信息不对称,为实体企业提供便利的贷款条件;四是搭建广覆盖的支付清算平台,及早实现跨部门、跨市场、跨境内外的互联互通,形成市场化的支付结算服务收费定价机制,为实体企业提供统一、透明的资金清算服务。

(二)助力升级小微金融服务,降低其融资成本

金融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其必要性,深化金融改革创新,以金融服务的供给侧为出发点,实现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服务的需求的结合,既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又可以扩大金融机构服务范围,覆盖到普惠金融领域,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第一方面就是信息采集。在不侵犯实体企业隐私的前提下,金融机构收集和整合大量分散的多元化的场景信息,通过区块链技术提高多环节的业务数据透明度,尽量把征信的信息收集的更有效率。

第二方面是金融創新。通过对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高新技术的运用,进行一系列金融创新,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实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提高中小企业数量和业务比重,同时简化金融交易中审批等较为繁杂的环节,形成智能化、自动化的审批流程。

(三)加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市场环境

完备且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对一国实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发达且有影响力的市场环境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所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从这两个关键点切入。具体而言,一是加快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市场发展,把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放在突出位置;二是鼓励创业投资,大力发展天使投资、私募股权等财富管理投资形式,加大对实体企业的发展的支持力度,让投资者更充分地参与、分享企业各成长阶段的发展和收益;三是坚持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功能定位,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与商业性金融联动互补、差异化发展。通过加大供给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对接,提供针对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服务。

(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居首位,而金融风险作为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被看作是“首要战役”,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一是加强监管体系的统筹协调。落实部门监管职责,全面建立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框架,强化综合监管。尽快推动关于中央和地方分层机制落地,确保实体经济体制内的资金流动都置于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督视野之内。

二是积极稳妥处置好突出风险点。如当前应尽快颁布监管指导意见,确保监管方面新的规制能够有效对金融控股公司、影子银行风险进行防范化解。防范地方政府债务过快上升引发违约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限额管理,切实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违法违规债务融资,对房地产信贷加强政策的分类指导,确保房地产市场的软着陆。

三是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活动的流程监测预警,准确分析金融风险形势、及时有效识别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突发金融风险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焕波,孙晓涛,郭迎锋.我国经济脱实向虚问题的评估、原因与对策[J].全球化,2018(10):104-117+135.

[2]陈晨.我国产业空心化的趋势、成因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9):21-24.

[3]吴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J].中国金融,2018(01):12-14.

[4]杨立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J].中国金融,2017(10):20-23.

作者简介:金文菲(1997—),女,汉族,江苏仪征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金融学方向。孙敏烨(1998—),汉族,江苏无锡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金融学方向。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苏大学2019年度大学生科研立项项目,项目编号:18C073;本文系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RK2019003。

猜你喜欢

实体经济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