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体育观众心理研究

2019-11-27刘瑞环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观赛球场球迷

刘瑞环,杨 凤

1 引言

体育观众是指观看体育竞赛、表演或体育节目的人[1]。一方面,从经济价值来看,体育观众是体育赛事的消费群体,数量巨大,在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直被认为是体育产业中十分重要的研究对象[2]。另一方面,从社会影响来看,观众的心理和行为往往会在场内外形成“共振”,这些心理和行为不仅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和激励运动员赛出水平,有时也可以干扰运动员的活动,酿成危害社会生活的暴力行为[3]。可见,观众的行为既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危害性。

面对当前体育观众这一群体的重要影响,厘清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状况,研究热点以及演进脉络尤为必要,一方面可以从整体上梳理国内体育观众心理研究的状况,另一方面对于推动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研究和实践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借助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以“体育观众”or“球迷”为主题,学科类别选择体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精确匹配),在中国知网(CNKI)中的体育类核心期刊中检索,共检索得到相关文献432篇,以这些文献为数据对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我国今后体育观众心理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观众心理研究热点

关键词或主题词是文章核心的浓缩和提炼,其出现的频次越高,表明对其所表达研究主题的热度越高[4]。从表1可见,这些具有高频次数和高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集中反映了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研究的热点内容。除了没有明确心理倾向性的关键词“体育观众”“体育赛事”“球迷”这些具有较高频次和中介中心性的关键词以外,带有明显心理倾向性的关键词有“消费”“球迷骚乱”“消费动机”“满意度”“球迷忠诚”“观众忠诚度”等。

表1 体育观众心理研究高频关键词(前10位)

对高频关键词整理发现,我国关于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体育观众暴力行为研究、体育观众消费行为研究、体育观众忠诚度研究、体育观众满意度研究和体育观众观赛动机研究这5大主题,主要可以概括为体育观众暴力行为心理研究和体育观众消费行为心理研究两个方面。

2.2 体育观众心理研究演进脉络

知识图谱中的时区视图可以绘制某一时间段的研究热点问题,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的演进脉络。从图1可知,关于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有明显的三个阶段的划分即1987-1993年、1994-2000年及2000年以后,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3个阶段来阐述其演进脉络。

图1 体育观众心理研究演进脉络图

1987-1993年间,“观众、球迷、观看比赛”等是这一时期的关键词。从1985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比较大型的体育暴力行为,这一时期代表性的研究有白君玲(1988)对球迷骚乱的心理过程与管理对策研究[5]。季浏(1988)观众的心理及行为与运动员的活动研究[3]。内容涉及球迷闹事的原因,球迷发生骚乱的心理过程及对球迷骚乱的管理对策等方面,这些研究的出现为后续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1994-2000年间,高频关键词有“越轨行为、球迷骚乱、足球”等,突显了球场观众暴力是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这一时期学者宋凯[6](1996)和(1997)[7]分别对国内足球迷的研究和对国外足球迷现象的研究从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球迷现象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研究,进一步对球迷行为进行了分析,为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00年以后,关于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视角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生变化。其中“球场观众暴力、攻击性行为”等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另外这一阶段还出现了“忠诚度、消费、上座率”等关键词,说明球迷忠诚度和消费行为的研究逐渐成为这一时期的重点内容。张廷妍(2002)[8]、石岩(2003)[9]、赵建安(2003)[10]等对发生暴力的原因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对如何遏制球场观众暴力提出了一些对策;王小平等(2002)[11]的观众心理对购买行为的研究;也为之后观众心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在这一阶段,由于2008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体育赛事是热点研究问题,随之出现如“忠诚度、认同度、满意度”和“动机”等关键词,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赛事的发展,对观众心理的研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的研究。

2.3 体育观众心理研究发展趋势

理论上,当前有关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从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了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研究。比如对球场观众暴力的研究就已经形成了集群行为理论、社会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对观众满意度的研究也有Leeuwen、Quick & Daniel[12]等建立的“体育观众满意度模型”;对动机的研究也有Wann[13]等形成的各种球迷观赛动机量表。但对于体育观众心理具体研究什么,没有形成明确的理论建构,体育观众心理到底研究些什么,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具体分析。王谦(2017)的研究就指出了未来体育观众研究的方向,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对体育观众的研究进行了具体阐述[14]。未来应从多种角度研究观众心理问题,以便深入研究其心理,促进体育观众心理内容研究的丰富性。

方法上,当前观众心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球场观众暴力方面,而对球场观众暴力的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思辨式的研究占主流,缺乏实证研究,多使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问 卷法方法,少有学者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球场暴力,实验研究还没有学者涉猎[15]。另外对观众满意度和观赛动机等问题的研究也多是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量表和模型,多以问卷调查法和心里测量方法为主;个案研究法还比较少,缺少深层次的质性研究;国内还没有形成权威的测量观众心理的权威量表。未来研究应该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研制出适合国内观众的心理测量量表,对体育观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心理进行深层次分析。

内容上,要关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当前关于观众的心理研究主要还是观众为什么会发生球场暴力,球迷骚乱研究以及遏制球迷暴力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随着国家的发展、体育的发展,关于观众心理的研究不应仅仅局限于球场上,还有电视观众、报纸观众等需要进行研究,对不同群体、社会地位、社会阶层观众心理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未来应该着重研究不同社会阶层观众的心理需求,更好的提高国民素质。

3 小结

3.1 通过关键词共现分析发现,体育观众心理的研究热点主要为体育观众暴力心理研究和体育观众消费心理研究两个方面。涉及体育观众暴力行为研究、体育观众观赛动机研究、体育观众消费行为研究、体育观众忠诚度研究和体育观众满意度研究5大主题。

3.2 我国体育观众心理研究的演进脉络从体育观众心理类型的透视、分类到研究观众发生暴力、骚乱、攻击性行为的心理过程分析,进一步过渡到研究观众消费心理和观赛动机等方面的研究,以及对观众观赛满意度、忠诚度、认同度等精神心理层面的研究。

3.3 未来体育观众心理研究理论上应该从整体层面进行理论建构,方法上应该采用质性研究或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对观众心理进行深度分析;内容上不要仅仅局限于对现场观众的研究,应该注重对不同社会地位、社会阶层群体的观赛心理研究。

猜你喜欢

观赛球场球迷
岛上球场
观赏性体育迷不文明观赛行为的发生原因及对策分析
中国球迷
球场之外
被清理球场全名单
球迷俱乐部
本届世界杯现场观众第二多
超级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