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

2019-11-26周春梅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圆锥体积创设

周春梅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实验小学 福建 永春 362600)

小学数学要聚焦新课堂,把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克服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问、学生答,整节课完全由教师“主宰”的现象呢?我想这需要教师认真备好课,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1.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来讲,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活动,在进行认识活动时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当学生自己发现学习难度较大,但一种方法又行之有效时,便会产生极大的兴奋感、自豪感,体验到成功的无限欢乐,这对学生来说是个极大的激励和鼓舞。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情境教学法尤为重要,它能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生动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创设情境时,教师要结合教材,掌握时机,既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有关的趣味数学和数学家故事,也可以创设动手操作情境,让学生摆一摆,摸一摸,想一想,分一分,画一画。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实物图示和操作来讲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怎样用加法算减法,再做到脱离图示看着加法算式来算减法,最后使学生能看着减法计算直接想加算减的方法计算,这符合从感知形成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教十几减9时,教师就要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教具、学具,通过比一比,摆一摆,算一算,充分感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思考的方法,教师不宜过早引导学生概括“做减法,想加法”的计算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类推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实际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解决”的中心环节,教师应视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激问的方式,充分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并由活跃状态进入高潮状态。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电脑的演示使学生知道圆锥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接着教师提问:“该如何求圆锥的体积呢?这时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思维障碍,使学生陷入疑难之中,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然后教师再启发:“你们已经学过圆锥体积计算方法,能不能把圆锥体积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呢?”在教师创设的特定问题情境中,学生茅塞顿开,就会兴趣盎然地参与实验。然后教师引导他们观察研究、比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从疑惑到获取新知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对新知产生强烈的渴求,对整节课也就能全力以赴,主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不断地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使他们始终感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对待学习将是如饥似渴,表现出更高的热情。

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有条件参与学习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平等、互尊、互爱的和谐关系,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坚决反对盛气凌人,生硬粗暴,尽量创造一种良好的民主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时时刻刻注意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当学生学习或回答问题有困难时,教师要有耐心,脸带微笑,用期望的目光看着学生,鼓励学生:“你能大胆发言了,说错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下次能回答正确”。这样,学生对学习就不会泄气,对答错问题也不会感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丢脸,对搞好学习就更有信心和勇气,在全班也形成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学生主动学习的条件也就具备了。

3.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

心理学研究表明: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求知欲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保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质疑问难,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经常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改变学生总是围着教师、教材,以及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如教学《圆面积计算》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已提出问题思考:(1)圆可以转化为什么图形来计算面积;(2)转化前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通过动手操作,学生自己发现了圆的面积公式。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探求新知识的本领。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全过程,教师必须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除了做到上面几点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明确教学目标,养成自我评价习惯,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解决问题,探求新知,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知识的本领。

猜你喜欢

圆锥体积创设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