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学困生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2019-11-26汪学俊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学困生分数家长

汪学俊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中心学校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学困生,顾名思义,即指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那么,学困生是怎样产生的,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是那些孩子苯,天赋差吗?非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不当,简单、粗暴。学生成为学困生,不光是老师的责任,其中也有家长的“功劳”,并且是“头功”。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当孩子一出生,来到人世间,就跟随着父母学习,后天的教育也随之开始。如果父母不注意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和方式,从小对孩子缺点、错误就只是一味的指责、打骂、讽刺、挖苦,小题大做,无限上纲上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自尊心得不到保护,那么孩子从小就容易形成怨天尤人、消极退缩、心存内疚的个性品质。久而久之,孩子的不足之处就会得到强化,使他不愿意和别人交流、自我封闭,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学习就会有困难。于是,一个学困生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破土“萌芽”了。到了学校,如果老师也不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态度,孩子的不良个性和逆反心理、厌学情绪就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幼苗”就会“茁壮成长”起来,使孩子成为学困生。因此,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不当,是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温室”和“催化剂”。

二、狭隘的成才观和应试教育的遗毒是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根本原因。在当今之中国,国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在现实之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就像拔河那样争夺,无情的撕扯着老师和学生,牵动着学生家长,让老师、学生、家长都围绕着分数转。今天,面对着学历至上的社会,家长们都很无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学好,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前途,这些都要求学生考试只能有一个好分数。一旦孩子没有考好,就会遭受父母的批评、谩骂、讽刺,甚至拳脚相加。同样,在学校,特别是一些学校,甚至是小学、初中,一些学校领导,为了追求升学率,给老师订指标,学生考试平均分要达到多少分,全区排名第几,达不到规定分数和全区排名,就扣老师工资,每一分扣50—100元不等,甚至翻倍的扣,为了生活和生存,老师也只好为了高分数教学,拼命的逼着学生学习。学生考不好,一些老师也会有一些冷讽热嘲、恶语相向,体罚和变相体罚。这样,家长和老师不顾孩子的个别差异,不顾孩子的感受和需要,逼迫孩子学这学那,把孩子禁锢起来,成天浸泡在题海之中,童年的欢乐、天真荡然无存。孩子在分数的重压下,在老师和父母的双重逼迫下,孩子成了老师和家长挣分的机器和奴隶。老师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话题也就只有“考试、考试,分数、分数”。一部分孩子因为过性差异,学习有了困难,得不到父母和老师的关心和理解,索性破罐子破摔,成为学困生;而一些孩子为了分数,受不了如此摧残,被逼得过早夭折,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都成了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一些学校的老师也是如此)。为此,国家总督学柳斌曾写下《随感杂咏》一首:“科举遗毒误国深,如今分数成命根。陶翁痛心陈大弊,极言会考乃杀人。不料老舍更奇绝,考而不死是为神。想说妹妹我爱你,鹊桥彼岸问文凭。”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要转化学困生,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从根源上少“制造”或消除学困生。父母和老师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使孩子成为学困生的“温室”和“催化剂”从根本上得到消除。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多一些方式方法,多用积极的态度,不简单粗暴,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宽容,多一些鼓励和认可,善待孩子。多一些爱心,会让孩子对别人和世界多一份关怀和爱;多一些宽容,会让孩子极富有耐心;多一些鼓励和认可,会让孩子充满自信、掌握目标,导致成功。

其次,父母和老师要树立科学的成才观,肃清应试教育的遗毒。“科学的成才观,不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幸福为代价,而是给孩子一个美好而欢乐的童年,孩子的心灵是否舒展和谐才是教育成败的关键。心灵舒展和谐的孩子,必然会欢乐而轻松地飞,心灵压抑痛苦的孩子只能缓慢地爬。”心灵饱受创伤,在分数线上苦苦挣扎的孩子多么渴望他们的父母和老师能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就要求我们的父母和老师必须要转变陈腐、狭隘的成才观,肃清应试教育的遗毒,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尊重孩子的需要,还给属于孩子自己成长的空间,因材施教,让孩子全面发展。不要只看孩子的分数,让孩子成为挣分的机器和奴隶,成为分数的牺牲品——学困生。(一些教育主管领导也应如此。)

第三,对已经成为学困生的孩子,要学会赏识他们,善待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正如教育家周弘所说:“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我们的孩子,做父母和老师的我们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孩子的成长道路犹如跑道和战场,父母和老师应该为他们多喊‘加油’,高呼‘冲啊’,哪怕孩子一千次跌倒,也要坚信他们能一千零一次站起来。赏识能发掘孩子的天赋,使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得到充分肯定和强化,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整天的抱怨、指责、挖苦、讽刺,小题大做,无限上纲,只会破坏孩子的天赋,强化孩子的弱点和短处,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的意念中沉沦。”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都落实到教育教学中,那我们还何愁学困生不能转化。“愿所有的孩子在赏识中快乐成长,愿所有的生命在赏识的过程中走向和谐!”

猜你喜欢

学困生分数家长
分数
——分之有“术”
分数的脚步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我心中的好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