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中语文教学探析阅读力的培养

2019-11-26郭宇君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批判性语感书籍

郭宇君

(福建省龙海市第五中学 福建 龙海 363100)

人类要高效地获取知识,除了自身实践之外,更重要的手段是通过丰富的阅读,汲取千百年来人类发展过程中累积的经验。21世纪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想要更好地融入高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和提高阅读力是个人和社会不容忽视的素养和能力。

我国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根据2018年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67本,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如此现状,与中国国民阅读兴趣不足有关,更重要的是民众缺乏较强的阅读力,如何突破阅读力的极限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和提升阅读力,开辟学生们通往理想人生境界的新道路。

1.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能够打开学生们的心灵之窗,是恒久的乐趣。打开书本,一个个文字跃入眼帘,通过文字阅读,我们能够与千百年前的人们做心灵的沟通,仰望他们的灵魂,获得精神的力量。通过接近了解作者,我们仿佛结识了他,获得一段段新的友谊。这样的共鸣和心灵的满足不是浅泛的娱乐活动可以替代得了的。

然而,我们有许多学生缺乏必要的耐心,无法获得这样的心灵的乐趣。这种遗憾需要中学语文老师来弥补。首先,语文老师要身体力行,做阅读的爱好者,潜移默化影响自己的学生们。语文老师走进阅读的世界,在文字的滋养下“腹有诗书气自华”,课堂必定妙语连珠,让学生们爱上语文课,爱上课外阅读。学生们情不自禁会崇拜那些谈吐风趣、优雅得体、学识渊博的人,榜样的力量能够鼓励学生们走进阅读的世界。

其次,帮助学生们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从适合目前阅读现状和阅读口味的书籍入手,培养阅读的耐心,锻炼自己的耐力,为形成阅读力打下时间基础。每个学生阅读力的高下有别,阅读书籍不等同于接受一份实物礼品,是固定而完整的。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学生获取接受、理解鉴赏的层级均不同,初步培养阅读力可以选择阅读起来不太费力的书籍,作者能够说出你想说的话,你曾经闪现过的心灵的微光在书本中得以重现。这样容易获得满足感,有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快乐,易于培养阅读兴趣。

再次,善于利用教科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到必修五,以及选修课本中均有不同文本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课文。引导学生们从感兴趣的篇目入手,吃透教材中的课文,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拓展阅读,也能较好地扩大阅读面,提升阅读兴趣。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文诗化小说《边城》(节选),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们鉴赏《边城》选文部分,管中窥豹感受沈从文笔下湘西的自然美、风情美、人性美之后,拓展阅读《边城》全文,进一步深入体会小说语言的诗化、境界的自然美好,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2.科学阅读方法

不同的学生阅读力有高下之分。中学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不应只停留在浅显阅读的层面,要能够引导学生从读得较少到读得较多、从懂得较少到懂得较多、从浅显阅读到批判阅读转变,从而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阅读力。

首先,重视早读课,让学生们养成开口大声诵读的习惯,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的学习,语感很重要,这个神秘莫测的感觉从哪儿来,应该说善于感悟的学生能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汲取经验,形成丰富的语感。而大声的诵读则是所有学生最高效的培养语感的方法。运用早读课,让全班同学集体开口大声诵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开口大声诵读,让学生的脑部神经兴奋紧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不容易走神或精神涣散,更加有利于学生识记课文材料、更加深入理解课文,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沉淀下丰富的知识,提升良好的阅读力。

其次,提高阅读速度。一般学生在没有特殊训练的情况下,非学术类书籍的阅读速度在每分钟在200-400字,如果经过科学的阅读速度的训练,可以提升三分之一,达到每分钟600字。不是所有的书籍都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认真阅读,为提高阅读力,根据不同文本类型,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如一般性的阅读材料,可以采用扫描阅读的方式。扫描阅读就是为了获取某些特定的信息,有选择地跳读的过程。训练扫描阅读时,要扩大视区。一般性阅读是小视角、小视区,快速扫描阅读通过视野的横向移动和纵向移动,运用大视角、大市区加快眼睛扫描文本信息的速度。扩大视区后要迅速识记目标信息,即能达到“一目十行”的效果,又能准确捕捉到关键信息。经过专业科学地阅读速度训练,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更加准确筛选关键信息,提升阅读力。

再次,多背好文章。“记忆是知识的惟一管库人。”英国诗人希德尼如是说。记忆能够把学生通过阅读后输入大脑的信息储存起来,记忆是人脑对经验的选择。在特定的情境下,人脑会自动再现曾经识记过的知识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知世界、解决问题。识记的方法不胜枚举,可以采用反复阅读、边读边背、撰写提纲、寻找特征、建立关联等方法,让识记快速有效。识记是学生们累积智慧必不可少的方法,通过大量的识记,能增加语文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语感,从而提升阅读力。

3.批判性阅读

不同的书籍,价值亦是不同。对于各种书籍,我们不能全盘照收,通过大量阅读和阅读力的提升,我们要培养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学而不思则罔”,阅读书籍,我们要对文本进行分析、思考,进而做出自己的判断。

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与作者应该是平等交流的,不应一味抱着仰望的态度,对所阅读的信息全盘照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就告诫我们,面对海量信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阅读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区分信息类型的能力。能识别关键概念,能区分观点句、阐述观点的例证句,能准确地概括大意。准确理解文本信息后,我们要能够对这些信息独立做出自己的判断。对于所阅读的材料是客观事实还是个人主张?作者所提供的论据是否真实有效?个人主张是否在不同的背景下有主观偏见?这些阅读信息对我有无用处,有怎样的用处?

通过批判性阅读,养成批判性思维,是更高阶的阅读力。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铺天盖地的信息迎面而来,我们要培养批判性思维,甄别过滤虚假信息、无效信息,通过阅读学习对自己有意义的信息,体系化地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阅读力的培养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能力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列18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足见阅读力提升的重要意义。“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是提升学生阅读力的具体的任务媒介。阅读是指引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精神丰盈的灯塔,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们终身获益。

猜你喜欢

批判性语感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思辨读写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