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融合从单一语文教学走向综合语文教学

2019-11-26江毅君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阿炳二泉映月画风

江毅君

(江西省余干县洪家咀乡中心小学 江西 余干 335100)

单一的语文教学比较枯燥、单调,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学科的有限教育资源得不到拓展和延伸,让我们语文教师不能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基于这种情况下,我们当下的语文教学需要扩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互相融洽,渗透,从中开阔视野,实现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应该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把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起来,相互渗透,共同拓展延伸。

1.语文同音乐奏响和谐之音

“二泉映月”是小学语文课本五年级正式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一部传世之作。乐曲柔中带刚,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感受,这是怎样的一位盲人?一位刚直顽强的盲艺人,他在向大家倾吐他坎坷凄凉的人生。可是,让现在的孩子去理解旧社会的人,是很有难度的,让天真的孩子去了解一个盲人的内心,是富有挑战性的,让单纯的心思和一位艺人丰富的情感世界沟通是有障碍的,学生对阿炳的经历及感情的理解是难点,对乐曲深意的理解是重点。老师在教学中,指引学生“理解物是人非”,“生活中困难也许人生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艰辛也许就是一笔财富”的主题,可借助于音乐《二泉映月》,课堂中感悟阿炳借“乐声”倾吐自己的“心声”。听歌曲,在欣赏中体味韵律美与语文的审美相结合,与同学交流中引发思维碰撞。委婉连绵,跌宕起居伏的《二泉映月》乐曲响起,教室里安静极了,孩子的脸上充满了忧郁、凝重之色,他们已经在音乐的引领正式,缓缓走进了艺术家,孤苦伶仃的内心,与他一起“歌唱”,与他共同“表白”,音乐停止,学生找出描写曲子的段落,“带着音乐留给你印象,带着音乐递给你的情感去读一读吧。”语文与音乐相互渗透,互为补白,奏响和谐之曲,在文本和音乐的互动中,孩子似乎读懂了阿炳渗透在文学中的心声,似乎听懂了阿炳寄托在乐曲声中的诉说。我们让学生去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教室里一片喧哗。有的听到了阿炳对不公命运的“抗争”,有的想到了阿炳对光明幸福生活的憧憬,有的看到了阿炳对音乐和生活的“热爱”,有的孩子感受到了阿炳对师傅的“思念”……,这时的课堂,已经达到琴瑟璧合,物我交融的境界。

2.语文同美术呈现流光溢彩

《画风》是讲孩子们通过一起思考想主意,把无声无色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在课堂上人物对话分角色朗读。感受孩子们的快乐。风,看不见、摸不到,怎么画呢?通过熟读课文,学生受益良多。孩子们敢说敢想,喜欢善于提问的周文同学,喜欢向别人学习的陈小明,更喜欢勇于挑战的赵朋。我们要鼓励这些孩子们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想出更多画风的办法。于是,我让孩子们以四人为一小组来共同画风。只见他们有的小声议论,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在给队员分工,准备画风。不一会儿,在小组队员的合作正式,一幅幅构思奇特的画展现出来了,如飘动的五星红旗,高高飞扬的风筝,波涛起伏的湖面,斜斜的雨丝,纷飞坠落的树叶,飘动的衣裙,吹走的帽子,飞舞的白纸,弯腰的稻子等等,是风儿,吹动了它们,孩子们通过老师的启发,自己的思考,运用绘画来表现风,真是太精彩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绘画创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学习,让语文课堂呈现流光溢彩。

3.语文同数学碰撞生活之光

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皆是,语文课堂中数学更是随处可见。莫高窟是在古老的丝绸路上蕴藏着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个令炎黄子孙自豪的地方,又是一个令华夏儿女心痛的地方。莫高窟那宏伟瑰丽的壁画用上了“四万五千多平方米”,让孩子们以学样占地面积与它比较,更深深地体会到“宏伟”这个词。如果把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的壁画连起来,可以办一个一米宽的画展,可以有60里这么长,多么地令人惊讶呀?在描写面积不大的藏经洞,长宽仅2.7m,高只有2.5m的小洞里却有六万多件的文物呢。你想对那聪明的古代劳动人民说些什么?怎么去夸奖那伟大的工匠们?没有亲自经历,只通过图片、视频,学生无法完全感知,我们可以采用更直接的方式,运用数学知识去了解课文内容,体味语言,另有一番味道,在有情有趣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提高了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互助合作能力,起到了事半功教学效果。

让我们的语文与音乐的情感、美术的直感、数学的畅感、现实的生活结合起来,努力使课内与课外结合,课本与生活相融,拓展空间,砥励能力,语文课堂便会呈现出一种多姿多彩的美丽。

猜你喜欢

阿炳二泉映月画风
《二泉映月》的对外传播
张帮主
张帮主
瞎子阿炳
瞎子阿炳
画风
真实存在的怪异植物:“画风”太诡异
不走寻常路 拥有独特画风的VR设备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旋律叮咚响,泉流映月明
——二胡曲“二泉映月”演释[1]的多元化与一元化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