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突显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学案教学资源文本

王 芳

(江西省余干县玉亭镇中心小学 江西 余干 33510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指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以及作者之间的对话,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如何使我们的教学有效,并且求高效方面作出了具体的研究,“问题导学、互动探究”教学模式在整个中小四至六年级全面铺开并试用且初具规模。“小组合作式”的茶馆式座位法。教学案与“导学案”的设计与使用,小组捆绑式的学生评价方案是这一教学模式具体化的表现。这一系列的改革,恰好注重了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主质疑,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扎实的朗读训练,整合课内外的教学资源,同时,进行阅读评价,为学生打造一个在小学语文新课堂教学改革下更为开放而又有活力的阅读课堂。从而,使我们的教学突显其有效性。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以亲身的感受谈几点建议与做法。

1.激发阅读兴趣、快乐阅读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增粘剂,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成了有凝聚力的内核。只有孩子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提高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意识,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各种方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1 精心设计“导学案”。学习最大的兴趣,也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基于这一点,每个学期开学前,我们就通过集体备课,整合全年级语文教师的智慧形成我们教学的共案,完善导学案的设计。“导学案”是文本与学生间的学习桥梁。是学生学习文本的“路线图”。是有效阅读教学的载体,或者说是学生如何学习的“指南”。任何教学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能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地碰撞,导学案的合理设计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与文本间,师生间、生生间的阅读互动。因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可以使用学生拿到导学案时就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思维也随之活跃起来。

A.优化导学案的语言表达

“导学案”基本包括目标导航、重难点导航、学法导航、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测评等几大相对固定的板块,可视具体课型作出删减。每一板块的表达角度都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述,学生也便有了学习主人翁之感。

B.创设可行的课堂评价闯关游戏

合理的评价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导学案”这一白纸墨字的打印稿上,如何使其生硬的文字鲜活起来呢?通过评价手段。我校陈老师在教学《花的勇气》一文时,就趣味性地将课堂评价亮了起来。她在导学案的旁注中注明了:“知识宫闯关须知”。内容包括:

自学闯四关。闯过一关,画一个笑脸

没有完成任务的先与对手一起探案

最先闯过四关的同学帮助没有完成导学案的同学闯关;对于不能解决的,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写到小黑板上。

过关小组组长汇报得分情况

由此,枯燥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板块变成了层层深入的闯关游戏,孩子们能不感兴趣吗?我们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心中有“预案”,学心心中有了趣味“学案”!

1.2 优化设计课前导语。俗话说:一篇好文章就有一个好的标题,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样一堂好课若能有一段好的导语,亦能引起学生阅读文本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加强朗读训练解读文本之意

综观我们的课题,课堂教学曾经走过一个误区:注重了“问题导学”,即课堂围绕学生的自主质疑。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进而小组展示,教师抓住教学的重点予以精讲点评而展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提升的同是却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读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比侧重于提问再解决问题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进还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突出以读为主,促进学朗读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润物细无声也”!情境的自然创设,学生的自主朗读,无声无息中给予学生古诗词朗读的技巧:“注意停顿”及“平长仄短”的读法。一遍遍富于自信的朗读,正是张志和“不须归”的一种内心独白:自吟自乐不须归!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要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读出文本之味,才是关键。

3.整合教学资源,丰厚阅读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动手搜集处理信息,亲身体会无处不在的教学资源,将课外所找的资源汇集于课堂教学中,使单一的文本教学丰富起来。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大胆地将课堂内延伸到课外,利用课内外两种教学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包括“课前的资料收集”、“课中的资料汇合”、“课后的知识拓展”。“导学案”的自主学习,知识链接,达标测评三个板块正契合着教学资源的整合而设置,教师教学中可以很好地牵动阅读的拓展线。

阅读内容的丰富多彩,形式的灵活多样,将激励性、趣味性的合作阅读活动配以鼓励性的评价机制大大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积累的自觉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互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让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实实在在地突显其有效性。

猜你喜欢

学案教学资源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用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乡愁导学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