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学科课程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19-11-26韦志统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班规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韦志统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下莫小学 广西 来宾 546100)

1.互联网时代德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良好品德,迫切需要德育教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情感稚嫩,自我中心强烈,若无正确的德育教育易进入误区。时代变换迅速,提高德育工作实效迫在眉睫。随着社会发展,网络信息充斥社会角落,社会风气转变等因素让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社会、家庭与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利弊影响、学生对信息的辨别。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媒介等都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重要的引导者,承担学生德育教育是其职责所在,德育工作是培育接班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途径,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途径。

2.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在提高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和培养情绪方面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好榜样,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好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实践过程中,要求孩子们做到的,首先班主任带头去做到,要求孩子们讲文明礼貌,自己首先要做到礼貌,教育每一个学生要热爱劳动,自己就要和同学一起参加劳动。

3.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班主任对孩子们加强日常常规教育和训练,要以《小学生守则》为行为准则,教育孩子们要时刻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各方面做的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做的不好的进行耐心指导。训练孩子们对人要有礼貌、讲文明、尊敬长辈、团结同学、相互谦让、不说脏话、不要乱扔果皮、爱护公物、爱护市政设施、爱护环境等行为规范,班主任利用主题班会教育孩子们爱护环境,爱护市政设施。

4.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树立好良好的班风

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大家庭,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一套完善的班规来源与民主。在制定班规时,要调动广大孩子的积极性,让大家一起来参与班级的建设,民主制定班规。在班规的执行过程中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督促孩子们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让学生坚信:一份功劳,一分收获。使自己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工作中去。客观上要求小学教育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德育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端正办学思想,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5.因材施教,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基底比较薄弱、社会经验不足、认知水平较低等原因,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不成熟,只能将所见所闻进行粗浅的理解、盲目的吸收,这样极易导致学生形成不正确的观念。作为教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寻找最合适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正确的是非观,推荐学生读有益的书籍,根据学生的特点,多开展实践活动并召开特色班会,帮助学生们解答心中的疑惑,让学生们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成长和进步,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6.提升自身修养,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部分学生因为年龄和心理的限制,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尤其是与其关系亲密的人。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比较长的人,是班级的灵魂,其一言一行对于学生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肩负着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素质以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的重要责任。所以,班主任应该努力通过自身的行为来积极地影响学生,以身作则,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班主任应该严格要求自身,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应该起到模范作用。在日常交往过程中,我们应该使用文明用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

7.学校与家庭双效应

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学校与家长就要密切地沟通和配合,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品德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首先我们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之间是否和谐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等,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主题性的亲子活动、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我爱我家”等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方式,调动家长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热情,在活动中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的重要性,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孝顺品德的深刻理解。再有,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的黑板报、展示牌里的内容除了陈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内容之外,还要将家校合作的最新情况,包括图片、文字、图画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长,也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积极配合的热情。在更深的层次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工作,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素质教育获得更辉煌的成就提供活力。

总之,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特别是条件有限、信息闭塞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其作用显得更为明显,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其养成健康乐观的性格打下基础,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更是意义深远。构建农村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家长与社会实践的协调作用,德育教育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班规德育工作心理健康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My New Year Wishes
让学生成为秩序的主人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班级管理的启示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规“七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