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问题设计”,让学生的思维涌动

2019-11-26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市小学刘菊红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18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英语课堂小学生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塘市小学 刘菊红

问题是启动学生思维活动的最佳形式,成为学生思考探究的源动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选择适合的切入点,借助设计类型各异的问题,向学生适时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可以体验思考的快乐,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使英语课堂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设计趣味性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小学生普遍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对于生动有趣的问题自然而然地产生关注和探究的兴致。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了解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关注度较高的事情,联系英语学习内容,选择适合的提问点,设计内容有趣的问题,以灵活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可以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让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伴随着思维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和思考的乐趣,达到理想的英语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2 “Good habits”教学中,教师从单元主题“good habits”出发,在上课开始时,通过PPT 呈现了一组图片,都是学生们日常生活的一些行为习惯。“There are some pictures,let’s look at them.”教师组织学生看图片,“Look at this one. Who is he?What is he doing?”教师呈现图片,提出问题。学生们看到图片上是同学将垃圾丢入垃圾箱中,教师请学生回答问题。“It’s me.I’m putting the rubbish into the dustbin.”教师又让另一个同学看图回答,“In this picture,what are they doing?”学生们看到图上就是本班同学集体进行英语朗读的场景,回答道:“They are reading English aloud.”学生们在图片和问题的刺激下,积极参与,思维活跃。

富有趣味的问题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的行动起来,参与英语学习活动,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并且保持思维的活跃状态,让整个英语课堂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充满活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实现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设计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思维活动作为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通常都是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的。大脑通过搜集处理大量的感性信息,经过一连串的思维活动,提炼出理性的知识。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习内容的解析,按照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的顺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为学生的思考搭建台阶,明确思维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层层深入,带领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探寻现象后的本质,全面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The lion and the mouse”教学中,教师根据Story time 部分的内容,设计了不同难度的问题: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谁?狮子和老鼠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呢?你在这个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问题从表层信息到故事主题,再到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解读,找到问题答案:“A lion and a mouse.”“The mouse helped the lion.”老师补充说:“Good job.”“From this story,I know we should not look down upon the weak.”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思维的活动不断深入。

难度不同、层次分明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最佳方式。教师立足英语学习内容,借助精心设计的问题串,由简单到复杂,有序的排列和恰当地呈现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步步为营,逐个解答问题,形成对问题的正确认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顺利进行,也让英语课堂的学习活动卓有成效。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活化学生思维

思维方式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学生的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往往形成固有的思维方式,导致思维缺乏必要的灵活性,不利于快速正确的解决问题。基于思维容易固化的情况,教师在组织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时,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避免单一、固定的答案对学生思维的负面影响,防止固化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在多角度思考问题、多方面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活化,不断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取得极佳的课堂学习效果。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What do you want to be in the future”进行讨论。“我们都知道有很多职业,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do?Why do you like it?”这种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畅所欲言。“I want to be a teacher.”有学生说:“我可以像老师您一样教给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I want to be an actor.”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演员可以带给人们快乐。”学生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非常活跃,不仅思考了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也理解了不同职业的价值。

开放性问题的答案呈现出多样性,不唯一、不固定,这就为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与解题创造了有利条件,能够有力地活化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对小学英语学习内容透彻解读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切入点,采用开放的形式呈现问题,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灵活地进行学习和思考。

四、设计发散性问题,开阔学生思维

很多小学一线教师发现,小学生的思维由于受到的限制较少,存在着鲜明的创新性,为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教师在组织小学生的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时,遵从小学生思维活动的天性,有目的地设计一些具有发散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促成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形成智慧的结晶,发现新知识,增长语言技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成开阔而深刻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增强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在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 “Summer holiday plans”教学中,教师根据这一单元的主题,组织学生制订暑假计划。“Here is a good news,summer holiday is coming. Now let make summer holiday plans.”教师说:“暑假计划由哪些内容构成呢?”学生们从多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where”“time”“way of travel”“meanings”“plan”……学生们给出各种答案,教师让学生再深入挖掘,又有学生说“who”等,最后,教师又为学生补充了“Capital budget 资金预算”。这种发散性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构建了有深度的课堂。

发散思考本身就体现了小学生的思维优势,而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更加可以促进学生自由的思考,大胆的想象,形成对问题的独特解答,奠定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基础,让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加开阔,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实现共同提升,构建充满灵性的英语课堂。

总而言之,聚焦问题设计,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锻炼综合能力,增强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问题的设计上做文章,变换问题的类型,创新问题的表述和呈现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并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启迪学生的智慧,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让英语课堂思维涌动,不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英语课堂小学生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我是小学生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