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

2019-11-26刘中俊

少年体育训练 2019年10期
关键词:南京市课间心理素质

刘中俊

(南京市第五十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9)

1 阳光大课间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1 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体成长与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但受学生的年龄与认知能力影响,其心理发展尚不成熟,且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学习压力、考试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另外,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生活情感与经历的不断丰富,其主观欲望也在不断增强,除了学习压力之外,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也往往无法满足其需求,这也会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失衡问题,且对周围的环境刺激更加敏感,进而引发学生出现紧张、心烦、焦虑等心理,甚至还会出恐惧、厌世等心理。体育运动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方式与手段,更是心理素质锻炼的一个有效载体。

阳光大课间活动既可以保障学生每天均拥有充裕的时间来进行体育运动与锻炼,达到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缓解学生各种压力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令学生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产生更多的精神愉悦感,使之能够在各类体育活动、体育竞争中形成积极向上的正向心理,进而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或情绪上的调节或“修复”,这对全面减轻学生各种负性情绪或心理压力具有积极作用。

1.2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体育运动,尤其是集体体育运动,既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锻炼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在阳光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彼此的体育运动、集体活动、对抗性体育运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自信心、竞争意识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刚刚步入中学的新生,其面对陌生的环境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压力,并对人际关系的变化产生不同程度的畏惧、生疏感。通过阳光大课间活动,学生可以在各种体育活动、比赛、集体活动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并在交流、合作中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为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保障。

2 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施策略

2.1 借助阳光大课间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初中生均已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但更多的学生擅长文化课程的学习,个别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的兴趣不高,尤其是一些身体素质欠佳的学生,甚至还会在体育活动中出现莫名的恐惧感,担心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技巧不好而会受到同学的轻视。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良好的自信心。因此,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在开展阳光大课间活动时充分考虑到个别学生体育活动的个性化需求,并在大课间活动设计时,采用难易结合、男女适宜原则,如简单易学的乒乓球操以及跑步(6~8 min)等,也设计有立位体前屈、收腹跳等活动强度相对相大的体育活动。此类体育活动设计,主要就是给学生创设、提供更多的体育活动、锻炼的平台,使之能够在集体体育活动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并帮助学生减轻压力、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阳光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南京市第五十中学还采取了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模式,以突出阳光大课间活动的互动性,并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参与阳光大课间的积极性。另外,南京市第五十中学结合实际大课间活动情况、学生体育活动需求,为学生创设、提升了一些具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内容,如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运动量相对较小的比赛(如蹲起、收腹跳等)。这些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男生、女生皆宜,且运动量小,为进一步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提升其自信心提供了保障。另外,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些短小的对抗性体育活动,如以班级为基础的收腹跳、4~5 min慢跑等,以激发、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意识等。这对帮助学生树立集体精神、体育活动自信心等均具有积极作用。

2.2 借助阳光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受挫力”

心理承受能力是初中生心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难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困难与挫折,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正确处理遇到的诸多困难。因此,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通过一些“对抗性”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提高学生处理、解决“困难”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之能够正确、积极地面对诸多“困难”与“挫折”,端正心态。例如,在进行大课间短跑活动时,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就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年级的对抗赛,以此来激发、“刺激”学生通过努力来提高自身和班级集体的成绩。在此类对抗赛过程中,一旦班级未能取得较理想成绩时,往往会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使之在“失败”“受挫”的过程中能够不断正视原因,并在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下逐步形成一种向上、努力的态度,让学生在承受一定压力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坚持不懈、奋起直追的勇气,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有利于提升其“受挫能力”。另外,学生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还能够有效克服“怕输”“畏输”的负性心理,进而提高其抗挫能力、抗压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更复杂的环境,为其未来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2.3 借助阳光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情感

阳光大课间活动往往是以班级、小组为单位来进行的,因此,学生应具备良好的集体、团队精神,并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能够运用理智、热情、互爱之心去驾驭自己的情感,共同完成相关的体育活动。研究发现,学生在集体、团队精神的支撑下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调节个人情绪,使之能够在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去完成相关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也有研究发现,体育学习与训练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的敏感性,还可以有效丰富学生的情感与团队友爱之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团队精神,能够促进自己及其他学生积极进取,为自己的团队而努力的积极心态,从而形成豁达大气、乐观开朗的心境。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在设计阳光大课间活动时,结合培养学生情感、团队精神来进行,如为在阳光大课间活动中增设了“8 min长跑比赛”等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以达到培养学生之间情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目的。调查发现,95%的初中生会在各类集体性大课间活动中与同学进行良好的交流,如交流体育运动技巧、技能,探究如何提升班集体的体育活动成绩等,而学生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彼此的情感、友谊、信任度,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阳光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增强学生集体、团队精神与情感体验,也有利于培养、提高学生合作、协作意识,这对全面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4 借助阳光大课间活动,培养学生竞争力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竞争能力业已成为心理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学校及体育教师均应合理利用各种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力,使之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能够适应社会、适应各种竞争压力。南京市第五十中学在开放阳光大课间活动时,结合年级、男女生差异以及学生个体差异,综合开展各类体育活动,如按年级、按班级来开展各种大课间体育活动,使不同年级的学生均能够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能够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体育活动热情,并在相应的对抗性体育活动中不断增强其竞争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竞争意识与竞争力,这对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适应环境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另外,学生在彼此的竞争、合作过程中,还会不断形成良好的超越自我、挑战自我的思想,并在阳光大课间的交流与合作活动中进行彼此的传递与影响,使更多的同学也能够具备良好的、积极的、健康的心理,进而为促进学生具备健康的、健康的人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结 语

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既会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及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也会对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产生诸多重要影响。因此,初中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体育活动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教学需求来进行,并通过科学设计相关的体育活动内容来实现提高学生体系素质、心理素质强化锻炼的目的,使之能够在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竞争意识等,切实发挥出阳光体育大课间促进学生心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南京市课间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刘辉
顽皮的云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南京市长
快乐课间